26. 唐与印度(上):佛教对中国人世界观的冲击

26. 唐与印度(上):佛教对中国人世界观的冲击

00:00
21:11

中国本来的宇宙观在佛教传入后受到巨大的挑战,中国人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而印度传来的新知识则认为印度处于中心而中国是边鄙之地,身处边缘带来的焦虑感在许多高僧的著作中均可看到。五印度中的“Madhyadesa”被译为“中国”,许多早期佛教文献所谓的“中国”并非中华之中国,而是Madhyadesa。后代之学者不了解其中的思想背景,就会犯下啼笑皆非的错误。比如清代四库馆臣对东晋《法显传》有关“中国”的记载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其书以天竺为中国,以中国为边地,盖释氏自尊其教,其诞谬不足与争”(《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一)。晋僧慧严就认为中天竺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不能叫“大夏”,只能称“东夏”。(《释迦氏谱》,《大正藏》第50册)三国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就已经把释迦牟尼的故乡迦毗罗(Kapilavastu)描述为天地的中央。(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正藏》第3册)这种观念一直到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山录》时还被坚持,其将洛阳视为震旦的中心,而天地的中心是在印度。(《北山录》卷一○,《大正藏》第52册)持本土立场的学者,比如李淳风,对佛教宇宙观大加批判,他极力论证华夏居天地之中,指责佛教对天地的论述“怪诞不可知”。(杜佑《通典》卷一八五《边防一》)


唐代及其以前,中国僧人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去天竺求取佛经。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无不对此作出贡献。但是同时,他们都在内心深处有某种焦虑,为自己生在边地而焦虑。玄奘到天竺之后,甚至为此气绝。法显他们到了印度之后,要千方百计去佛经里提到的圣地朝圣,比如佛祖讲经的耆阇崛山(Gdhrakūa)。耆阇崛山(Gdhrakūa)又名伊沙堀,揭梨驮罗鸠胝,姞栗陀罗矩吒,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法显、玄奘都曾到此山朝圣。耆阇崛山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有机会多去凭吊,高宗上元二年(675)至则天光宅元年(684)义净住那烂陀寺,十载求经。尝与无行同游鹫岭(即耆阇崛山),又在王舍城怀旧,赋诗述怀,写下了《杂言》、《一三五七九言》诗,其中《杂言》即作于耆阇崛山,其词有云,“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玄奘归国时,其在印度的师友就劝说他留下,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印度是佛土,而中国处于边地。唐代及其以前的朝代,对印度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但是这一切,在一个大唐的使臣到达天竺之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足以影响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微尘众666

    如果老师您能讲《中国佛教史》,那就太好了!

    邙洛山 回复 @微尘众666: 那你们多转发推广,等这个结束喜马可能会继续邀请我讲

  • 青冰先生

    这么看来,现在的韩国是不是很像当时的唐朝,对外来宗教接受度很高,还成为了传教大国

    邙洛山 回复 @青冰先生: 不是一回事。韩国已经路走歪了

  • 倔强_wm

    老师好,之前听过钮卫星老师讲课,他有个看法,佛经翻译之所以在唐末衰落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佛教的密教化引起统治者的警惕,所以政治上取消了对佛经翻译的支持,此说有依据吗

    邙洛山 回复 @倔强_wm: 有一定原因吧。不是主要原因

  • 纯心皓洁

    耆du(第一声)崛山

  • 秋陌尘

    期待老师讲佛教史!

    邙洛山 回复 @秋陌尘:

  • Ice_tb

    孙老师,是这样的吗?玄奘不屑于翻译道德经,觉得不如印度哲学?

    邙洛山 回复 @Ice_tb: 他是佛教徒,让他翻译《老子》,是很不尊重的做法

  • 青冰先生

    李淳风是道士,代表的道教的观点,也是唐朝官方的观点。

  • 九月天雨

    老师,请一定讲讲袁天罡和李淳风。

  • 高藏虎

    希望孙老师讲佛教史

  • Ice_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