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第7集:情感影响发展(上)|人是如何利用心灵和身体实现目标的

《自卑与超越》第7集:情感影响发展(上)|人是如何利用心灵和身体实现目标的

00:00
13:46

第二章 第二节 情感影响发展(上)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对生存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的文化是人类心灵引导身体做出各种动作的结果。我们的工作会受到我们的心灵的启发。我们身体的发展也会受到我们心灵的指导和帮助。总而言之,在人类的所有表现中,都能看到心灵发挥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度强调心灵的重要性。如果要克服困难,健康的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心灵要做的其实是控制环境,保护身体免于受病痛、死亡和伤害,并且可以避开灾害、事故和功能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进化出了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进化出了想象创造力,以及辨别环境优劣的判断力等等。心灵的幻想和辨识都是可以预见未来的方法。不仅如此,它们还激发出了恰当的感觉,以便身体做出反应。个人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身体,但人们却并不依赖于感受,个人的感受主要是由他的目标和他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不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影响他行为的唯一原因。如果没有其他的力量,态度本身并不会导致行动。要引起行动,还需要感情的强化作用。

在个体心理学中,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是:感受绝对不会和生活方式相违背,一旦有了目标,感受就会自我调节去与目标相适应。这个时候,我们谈的已经不是生理学领域里的事了,因为感情的发生不能用化学理论来解释,也不能用化学实验来加以预测。而在个体心理学中,生理条件虽然是大前提,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心理目标。比如,对于焦虑情绪,我们并不关心它对交感神经产生了什么影响,而是更关心一个人为什么焦虑和焦虑导致了什么结果。


根据这种研究方向,我们认为焦虑的产生既不是因为性压抑,也不是因为出生时难产带来的后遗症,这些解释都不太靠谱。我们知道,一个习惯有母亲陪伴、帮助和支持的孩子可能会用焦虑来控制母亲,不管他焦虑的根源是什么,这种控制总是非常有效的。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愤怒是控制他人或控制局面的一个策略。现在我们可以确定,所有身体或心理的表现都是天生的,心理学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人为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或心灵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感情是按照他目标的发展方向来成长的。他的焦虑或勇气、快乐或悲哀,都和他的生活方式相对应,感情的表现方式和程度,都恰恰符合了我们的期望。


如果一个人是通过悲伤来获得优越感的,那么他不会因为目标的实现而感到快乐或满足。他只有在不幸的时候才会快乐。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发现,感情是可以随需要而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一个患有人群恐惧症的患者,当他身在家中,或指使另一个人做事时,是不会产生焦虑感的。所有精神病患者,当他认为自己不够强大,无法克服困难时,就会感到恐惧。一个人的情绪基调,也像生活方式一样固定。比方说,懦夫总是胆小,即使他在和弱者相处时可能会显得傲慢自大,或者在别人的庇护下可以表现得非常有勇气。但他还是会在门上装三把锁,用防盗器和警犬来保护自己,然后觉得自己很勇敢。没人能证明他的焦虑,可是他性格里,那些懦弱的部分早就在他大张旗鼓的自我保护行为中表露无遗了。


在两性和爱情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当一个人想接近他的性目标时,属于性的感情必然会出现。为了集中心意,他会排除与之矛盾的工作和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引起相应的情感和功能。如果他不能放弃不相关的工作和兴趣时,阳痿、早泄、性变态和性冷淡这些症状就会出现。这种异常行为,其实是错误的目标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常常发现:患者只期望别人体贴他,自己却不体贴别人;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也缺少勇气和乐观的心态。


有一个病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他因为无法摆脱犯罪感而觉得痛苦万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重视诚实这种品质。在他7岁时,有一次,他在学校里告诉老师:他的作业是他自己做的。事实上,他的作业是他的哥哥代替他做的。在这以后,这孩子隐瞒了他的犯罪感长达三年之久。最后,他跑去找他的老师,拆穿了他自己的谎言,但老师只是一笑置之。接着,他又哭着去找父亲,再一次认错。这次,他成功了,父亲为他的诚实感到骄傲,不但夸奖了他,还安慰了他。尽管父亲已经原谅了他,但这孩子仍然非常沮丧。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孩子是通过对这件小事的自责,来证明自己的诚实。因为他家庭对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和约束,所以他强烈的希望自己能成为道德模范。但是,在学习和吸引力上他都自觉自己不如哥哥,因此,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更因其他各种情况引起的自卑而感到痛苦。他经常手淫,在考试时也经常作弊。每次考试时,他的负罪感都会增加。因此他饱受折磨,也由于他的过分敏感,他比哥哥多了很多的负担。因此,当他想追上哥哥但却怎么也追不上时,他便以此作为借口。大学毕业以后,他计划找一份技术的工作;但是他的负罪感和强迫症却愈演愈烈,一直惶惶不安,每天都祈求上帝的原谅。所以,他根本就找不到可以工作的时间。


后来,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医生认为他无药可救。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病情大有起色并且出院了。在离开医院之前,院方告诉他:万一旧病复发,必须再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在出院之后,他改行攻读艺术史。有一次,在考试前的一个周日,他跑到教堂,在众人面前跪倒在地,大声哭喊道:我是最大的罪人!就这样,他又再次成功地让别人注意到——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后来他在精神病医院又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居然赤身裸体地走进餐厅吃午饭,因为他的身材很好,而在这一点上,他是可以和他哥哥或其他男人一较长短的。


他的负罪感让他看起来比其他人更诚实,而他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优越感。然而,他所做的努力,却让他走上了生活的旁门左道。他对于考试和工作的逃避,是懦弱和严重缺乏信心的体现。他有意地避开每一种他觉得可能会发生的失败,却因此生了病。为了获得优越感,他做出了在教堂中跪倒认罪、赤裸身体进入餐厅吃饭这些拙劣的行为。他的生活方式要求他这么做,他产生的感觉也是和他的生活方式相符的。


我们说过,四五岁的孩子正忙着构造他心灵的整体性,并在他的心灵和身体间建立起关系。他利用由遗传得来的基因,以及从环境中获得的印象,以适应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五岁之后,他的人格已经成形。他的人生观、他追求的目标以及做事的风格、他的性格情绪等等,都差不多已经固定了。虽然以后还可能会改变,但在改变它们之前,他必须从儿童时期犯下错误所带来的负罪感中走出来。就像他以前的一言一行,都来源于他从前对生活的理解一样,现在,如果他改过自新,他的新言行就会和新理解相一致。


这一集内容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我是夏雨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alyfs7l4ls49c95lbjo

    书读多了,就没人能欺负的了你

    夏雨嫣 回复 @jalyfs7l4ls49c95lbjo: 哈哈哈

  • l4r8r7sm15lzx4dw71ir

    听了这么多集,我都不知道这本书说了什么?感觉不到哪里好。

    寜靜才致遠 回复 @l4r8r7sm15lzx4dw71ir: 我也是,我很苦恼

  • 对自己开战

    我批评一下: 这本书虽然看起来在讨论阿德勒的心理学。其实,讲的和阿德勒心理学好像差别很大。阿德勒心理学不是”原因论”,而是,目的论。这种理论的基石是: 他者贡献,他者信赖和共同体意识。这种理论推崇: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全然的自由,都可以自在的我出选择。影响我们身心自由的恰恰是因为我们: 要么纠结于过去的原因中无法自拔,要么认为我们的自由掌握在别人手中,甚至梦想将来能有一位神圣的存在让我们重获自由。

    牧阳真菌 回复 @对自己开战: yes

  • 听友99853418

    这个患者是个好人,真诚的人,愧疚感与敬畏感是有共性的,过度的敬畏道德,就容易愧疚,因为人无完人,人也不是神。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该吃药了。

  • 冲浪摆渡人

    打卡

  • 不防水的洗衣机

    赤身裸体和哥哥一较长短????

    12345678998349 回复 @不防水的洗衣机: 因为他哥哥的身材没有他的好

  • 虎哥有憨福

    读的很好!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带文字版的,因为想更专注一点,不然听着听着眼睛看着其他事物就容易晃神😂因为这种类型的书不像讲故事也不是谈话节目,不需要动脑时不时集中注意力,想更深入但脑子容易跑路如果是边听边看,眼睛为了跟上听力也会引导自己更专心去听去想,也更加深印象(小姐姐有句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石半半 回复 @虎哥有憨福: 下面有文字的

  • 羁旅客子

    背景音乐是的哈,好好听

  • 御风07

    这个人的负罪感好奇怪呀。

    牧阳真菌 回复 @御风07: 不奇怪,家里人或者身边人都很注重道德。然而自己又不道德,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不道德暴露出来证明自己的诚实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且把负罪感留在自己身上,以证明自己有良知,愿意受罚,愿意接受不道德带来的苦痛,这让他虽然痛苦,但也很自豪,因为他认为这样自己还是个好人。这就是很多犯罪的人内心深处也还是认为自己是个好人的原因。

  • 叶子小薯

    请问读的是谁的译本呢?一直找不到好的译本。

    夏雨嫣 回复 @叶子小薯: 曹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