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漫谈23雾霾的危害和为什么要监测PM2.5?_mixdown

健康漫谈23雾霾的危害和为什么要监测PM2.5?_mixdown

00:00
06:41

宫羽雅音,健康漫谈23雾霾的危害和为什么要监测PM2.5?

这几天,雾霾不仅没有减退的趋势,而且越来越重,出去吃了一次饭,回来气道痉挛,咳嗽不停。早上,上班看到树林里鬼影重重,而且断断续续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知道这是健康爱好者们顶着寒冷,冒着毒雾,坚持早起,锻炼身体,我被这些老人们的精神感动了,我必须要做点什么,让这些无知的健康爱好者们能够认识到自已的愚蠢,不在做这些费力添乱的事情了。国家的医保已不堪重负,你的身体不只是你自已的,你们这样作下去,几年之后,我们的肺癌、肺病发病率可能会出现井喷。这不是耸人听闻。还是老习惯,我们让数字说话吧。据卫生部消息,过去30年,肺癌死亡率在中国上升了465%。我们一个肺有3亿个肺泡,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我们生活的环境Pm2.5是1155单位,一年堵死三千万个肺泡!3年堵死三分之一个肺!

 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多种多样,这些颗粒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而且成分非常复杂。这种颗粒可以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人们在呼吸时,它们就被吸入人体的体内,因此,它们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污染物。

人类呼吸道就像一个过滤器,这种结构的本身就是为了阻挡空气中的一部分异物。通常直径大于30微米的颗粒,很容易沉降到地面,因此不太会被人吸入体内,故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小。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大部分被阻挡在鼻腔及咽喉部位,直径在10-2.5微米的颗粒则可以进入下呼吸道的支气管。至于直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它们在气流中的跟随性非常好,就可以到达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粘附在肺泡上。这些粘附在肺泡上的颗粒,人体很难将其通过气道清理出体外,它们会长期滞留在人体内,而且可能进入血液、并进一步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幸好,人类的呼吸系统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即我们的肺泡里有一种专门用于围歼这些有毒颗粒的巨噬细胞,它可以处理掉一部分突破道道防线、深入到这里的颗粒。包括通过气道排出体外或通过淋巴及血液系统来处理掉这些微小的颗粒。肺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从外界吸收新鲜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地方。如果每天都有大量的有毒颗粒聚集到肺泡,再能干的肺泡也会有不堪重负、精疲力竭的时候。一旦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肺泡也将失去它的功能,呼吸系统的功能将衰竭,这就意味着人生命的终止。

     这些长期滞留在人体内的颗粒表面吸附了多种有毒气体,重金属,、有机化学至癌物质以及各种病毒及细菌,当人类吸入它们以后,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工业中应用的旋风分离器很难分离出直径5微米以下的颗粒,我们人类的呼吸系统也无法阻挡或处理掉空气中的那些粒径太小的颗粒。因此重点监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PM2.5尤其必要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医学素养,宫羽雅音,健康漫谈。欢迎你继续观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