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称莲。
从2011年开始,我陆续出版了三本著作,分别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这三本书都很畅销,到目前为止,这三本书销量已经超过了120万册。
很多的朋友读书后会给我来信告诉我他们读了我的书以后不再焦虑了,这给让我感觉很欣慰也很感动。作为一名家长,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体验陪伴着孩子成长的感受,也在思考到底要如何陪伴才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孩子的小学阶段,也就是5、6岁到12、13岁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说把他的自信建立起来,把他的习惯培养起来,对他求学阶段甚至成年以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今天,我就特别想从几个教育的理念来跟大家聊聊,因为我认为育儿的理念是决定着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觉得家长要把孩子的成长放在一个全局和完整的大概念里来谈
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子进入小学,学校都会评三好学生,这个提倡和评比,正说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全局观和完整观。
通常我们认为小学生就正是进入到学习阶段,在我这里,学习是一个大概念,孩子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如何爱和接受爱,还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还要学习如何跟自然跟宇宙建立关系等等。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在这些方面发展,他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他可能不完美,但他会是完整的人。
如果真把孩子的学习放在这么一个大的概念里来谈的话,孩子是快乐的,家长也会是放松的。
这怎么说呢?
生命原本是一张白纸,生来就是要学习的。孩子每时每刻都是在学习,而且总在进步。这么想的话内心就会感觉很开心,因为我们发现孩子每天都会带回来惊喜!
刚刚开学,你也许会发现,今天的孩子跟昨天的孩子已经截然不同,他的变化其实就是通过学习而来的。这就是我说的大概念。如果你这样看,一定可以认可和欣赏自己的孩子,被欣赏和认可的孩子会不会快乐呢?
另外一个方面,学习又是无处不在在的。就像我上面说的,孩子需要学习各个方面的能力,这各个方面的学习,很多时候不是听课或者做题可以达到,而是需要孩子去体验的。
第二,我们要给孩子机会,允许孩子自由地体验生命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学习很重要,那让我们来看一看孩子的学习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他们要看到、听到、摸到、感觉到,然后对自己感官接触到的这些东西在头脑里进行抽象,形成概念,这是学习完成的过程。
比如,你告诉小朋友开水是烫的,让他不要摸,他依然会试探,因为他并没有烫的概念,他只有自己亲自摸过了,才知道妈妈说的烫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个时候学习的过程才完成了。
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孩子又会是怎样的呢?他们先听到了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可能会自己想象。很多东西,他们记住了,但依然是似懂非懂的。他们必须要再经历那个体验,才会明白老师家长讲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比如小学生学习了课文《故宫》,他们从文字的描述上对故宫有很多的想象,但他最后有一天到了故宫才会明白故宫到底长什么样子,那个学习的过程其实最后才完成了。
其实孩子很多的顿悟就是自己体验后出来的,你有的时候会发现孩子玩着玩着就开始发愣,如果你不打扰,他没准楞过神以后会跟你说:“妈妈,我发现……”这很可能就是他在玩的时候突然把他头脑里的某个概念在他的体验里完成了。
孩子体验越多,他们就会越丰富,就能够越深地和自然、宇宙有联结,因为很多东西是在孩子体验的过程中被完成的,孩子的生命会感觉到归属和意义感,同时便会感觉到幸福。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让孩子多体验,让孩子学习文化课知识之余,要让他们走出去。玩,接触大自然。比如孩子学习了昆虫的知识,你得让他多观察昆虫,他才可能把课本上的昆虫和真实的昆虫联系起来。
在孩子学习课堂知识之余,要让他们有生活实践,建立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结。比如孩子学习了数学知识,你让他帮家里算算帐什么的,他就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了。
而且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孩子会实现顿悟。顿悟的感觉的欣快程度,会远远超过了他考了高分数。因为那种感觉伴随着很强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而这些感觉是生命本身很深的需求。
同时,当孩子有新的学习和体验的时候可以被看见和被肯定。这个也特别重要。
第三,我们要在孩子的现实里支持孩子
很多家长找我聊天,我都能感觉到大家对自己的孩子很不满意。因为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期望,而孩子往往不能满足家长期望,或者说孩子的现实跟家长的期望是有差距的,这导致家长很多的焦虑和着急。
其实这些着急和焦虑的背后是家长深深的恐惧,恐惧孩子有一天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会出现什么什么情况。大家就是被自己想象中的老虎给吓住了。从而,压根不能活在当下,更看不到孩子的现实。
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快,或者说世界一直在进化中,过去的行业是360行,如今恐怕3600行都不止了,如果你寻找的话,总有一款是适合自己的。
而我们家长还停留在过去的现实里,怕孩子找不到工作,用不适合孩子的方式来要求和对待孩子。这其实对现在的孩子是蛮不公平的。
有的家长觉得某个东西对孩子好,就会为孩子选择,如果选的是孩子喜欢的还好,如果是不喜欢的,孩子的生命就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那么就会产生要么逆反要么抑郁的情况。
我碰到一位家长,从幼儿园起,家长就让孩子在一个机构学英语,学了8年,现在孩子小学高年级,死活不想再学了,因为这个英语班一方面是在放学后的晚上去上课,孩子感觉很累,另外一方面,家长必须要在后面跟着,家长就像监工似的,让孩子非常不舒服。
孩子就想停下来,家长又不允许停下来,所以这个孩子就开始变得躁狂,常常会摔东西,甚至会打人。像这种情况,家长就应该允许孩子做自己的选择。
8年,如果他一直跟着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这个机构是比较好的机构的话,孩子应该学会了如何学习英语,那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习了。
真正为孩子成长负责的家长应该把选择的权力给到孩子,让孩子学习成为会做选择的人,而不是被动的为满足家长的期望而活着,这其实是很悲催的。
另外一个角度,生命是如此的独特,却又无比复杂,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本身这台独特又复杂的机器上进行的。
家长需要接纳和允许孩子以他独特的方式来学习和成长。如果说我们要为孩子做准备的话,需要准备的是孩子的自信、爱的能力以及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孩子的现实里进行。
家长如果真正能够活在当下,和当下的孩子接触,不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真正以平常心和平等心看见并支持当下的孩子,允许孩子如其所是,支持自己眼前的这个孩子。
那么孩子的自信、爱、思考和创新能力才可能建立起来。如果我们的孩子拥有了这些品质,做家长的还有什么好担心和焦虑的呢?
这一次,我们推出的这18节课,就是从家长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的,但并不仅仅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基于完整性的概念,通过这些课程,家长朋友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帮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负责任,从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希望我能改变
👍🏻👍🏻
但是孩子什么都不会爱,老师都天天批评了
我要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我没有做到
太好了👍👍👍👍👍👍👍
老师你说的太好了。听了你的课我明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