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篇】什么可以变而什么不能变

【文化篇】什么可以变而什么不能变

00:00
08:48

13.什么可以变而什么不能变

 

有所变有所不变就是持经达变,这是由《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延伸出来的道理。那么,中华文化,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呢?

 

讲到这句话我每次都会笑,因为现在很多人,包括一些有大学问的人,都在骂这句话:什么以不变应万变?应该以万变应万变。

 

其实,这是他们自己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深意。当然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否则连原则都变了的话,就全乱套了。

 

稍微有一点哲学修养的人都知道,本体是不会变的,现象才是万变的。

 

中华的“中”是不会变的,“华”是会变的,所以中华就是有所不变有所变,它跟《易经》里面讲的变易和不易是一样的。

 

《易经》里面包括很多内涵,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一个叫变易,一个叫不易。

 

很多外国朋友都不能接受这种看法,都理直气壮地跟我讲:“如果变易,就不应该不易;如果不易,就不可能变易。中国人又变易又不易,怎么可能呢?”

 

这是他们不懂,中含有阴阳,生发出来就是阴和阳,而阴的会变阳,阳的会变阴。

 

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永远都有一阴一阳两个选择,一个叫生门,一个叫死门,这个阶段选了一个之后,下一阶段又面临这两个选择,做人难的原因就在于此。

 

否则如果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闭着眼睛就能走了,用不着左右为难地去选择了。

 

面对生门与死门,如果我们连走三次死门,大概就没救了;如果连走三次生门,就会觉得运气很好,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

 

所以,应该变的,非变不可,不应该变的,千万不要变。有所变有所不变,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奉劝大家,以后不要再笑这句话了,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难堪。我们现在有很多错误,由于太普遍了,普遍到讲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错了,还理直气壮的,这是很要命的事情。

 

诸如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到死都不能改变。勤劳不能改变,负责不能改变,认真不能改变,规律不能改变,孝敬父母也不能改变。

 

哪里有说什么都在变?我们有太多不能变的东西。

 

我们只有把不变的原则学会了,掌握了经以后,才能应对万变的现象,做出适当的调整。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始终连续下来,就在于我们的经没有变。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靠圣贤之道在维持我们民族的命脉。孔明、关公就代表了圣贤之道。

 

如果孔明投奔曹操,关公也投奔曹操,那他们代表的就不是圣贤之道。可他们宁可受罪,宁可受苦,也要维持正统,这是为什么?

 

中国人最大的志气就是要逐鹿中原,就是保存圣贤之道,让它永远不坠。

 

我们希望我们的子孙也能够长期固守这种信念,这样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亡,中华文化就会时时刻刻继旧开新,就会每隔一段时间都能从老树根里面开出新的花来。

 

中国人比较容易同化人家,却比较不容易被人家同化,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抓得很稳。

 

我们现在再深入一点探讨,到底哪些部分是不变的,哪些部分是变的?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大家去细细体会一下,就能领悟到了。

 

中国人对于有形的部分,是一点都不在乎,而不在乎的部分,就让它一直变,没有关系。

 

但看不见的无形的部分,我们很注重,不会让它变的,而且一直没有变。中国人在看得见的部分,是最赶时髦的。

 

比如中国人的服装,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变到现在没有一套自己的衣服。

 

又比如中国人不太重视古物,我们盖房子,一定要用最新的建材、最新的设计,绝对没有人说要盖一栋样式、材料跟他祖父当年一模一样的房子。

 

但是,看不见的部分,我们是牢不可破,不会改变的做人要有良心,这点亘古不变。

 

我们不能否定良心,不能胡作非为,要凭良心。晚上安静下来,我们要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有没有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孝敬父母,也是亘古不变的。做到了凭良心,我们就会体会到,父母把我们从小拉扯大,非常不容易,如果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我们。

 

大家看到,黄河是七弯八绕的,虽然它会泛滥,会翻来覆去,但是如果黄河是直直的,一直通到东海,那是非常可怕的。

 

幸好黄河是七弯八绕的,人们才能储存一部分水使用。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人。

 

黄河是弯的,不是直的中,中国人就想通了,任何事情,表面看是坏的,实际上它是好的;表面看是好的,实际上往往是坏的,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无法完全阻止黄河泛滥,但是我们仍把它叫做母亲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为不争顺天应人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无为不争顺天应人: 感恩您的支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千色卉妍云夕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千色卉妍云夕: 亲爱的易友,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云南深宁

    “看得见的在改变,看不见的不改变”。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云南深宁: 规律是不变的,是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冲而不盈145

    重复听了两遍半,真的觉得重要。

  • 冲而不盈145

    勤劳、认真、负责、规律和孝敬父母永远不能变。这里的规律是不是就是遵循大自然规律?

  • 阿悸饱饱

    讲的很好

  • 听友192407019

    支持

  • 暖色调蓝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