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忧郁心理位置与其对伊底帕斯发展理论的影响 2(下)

第五章 忧郁心理位置与其对伊底帕斯发展理论的影响 2(下)

00:00
10:05
在与母亲的关系中,婴儿感受到的许多愉悦,充分证明了他所爱的客体——不论是「内在」或「外在」的——没有受伤,也没有变成试图复仇的人。快乐经验增加了爱与信任,减少了恐惧帮助婴儿一步步克服他的忧郁和失落感(哀悼),也让他能藉由外界现实考验他的内在现实。藉由被爱,以及他人关系中所获得的快乐与安慰,他愈来愈信任自己与他人的好。而当他对外在世界可能毁灭的矛盾情绪和极度恐惧减少时,他也会愈来愈认为他心中的「好」客体,能跟自己的自我同时被拯救与保存。对幼小儿童而言,不愉快的经验和欠缺愉快的经验,尤其是欠缺与所爱他人的快乐和密切接触,会增加矛盾情绪,减少信任和希望,并强化他对内在毁灭和外在迫害的恐惧,进而产生焦虑。除此之外,它们还会减缓甚至永久遏止儿童追求长期内在安全感的良性历程。
克莱恩在总结忧郁心理位置理论时,提出了一个薪新、引人联想的字词,来代表失落的焦虑:现在我建议,用一个来自日常生活语言的简单字汇,例如,对所爱客体的「渴慕」(pining),来描述害怕失去所爱客体,以及渴望重新找回对方等这类哀伤担忧的感觉。简而言之,「坏的」客体的迫害,和与之对抗的特定防卫机制,加上对所爱的(「好的」)客体的渴慕,就构成了忧郁心理位置。
「渴慕」的痛楚会引发狂躁防卫。对先前理解的狂躁状态,克莱恩在此再添上一笔:控制客体的欲望、征服或羞辱客体的施虐满足、打败客体的胜利感,都可能强烈地出现在修复的行动中(以思想、活动或升华进行的行动),以至于这项行动刚开始时的「善意」循环被打断。本来要修复的客体再度变成迫害者,而被害恐惧再度复活。这些恐惧会增强偏执防卫机制(毁灭客体)及躁动防卫机制(控制客体,或让客体暂时休眠等)。进行中的修复行动因此受到干扰,甚至中止,其受影响程度视这些机制活跃的程度而定。由于修复行动失败,自我于是必须一再地诉诸强迫和躁动的防卫机制……在这方面,我想特别强调跟鄙视和全能感息息相关的胜利感,它也是躁动心理位置的一个重要元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