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锐见】无症状感染,重视但不必恐慌

【人民锐见】无症状感染,重视但不必恐慌

00:00
04:31

日前,河南省卫健委通报称,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患者曾与无症状感染者一同就餐。同时,湖北荆门钟祥市通报新增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从目前的统计情况看,连日来国内已报告多名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应该纳入确诊病例,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这些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核酸检验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促使将其纳入确诊病例的呼声升高,但仍有专家认为由于存在“假阳性”等问题,无症状感染者需要进一步诊断鉴别。由此看来,无症状感染者是否纳入确诊病例,需要从生物医学和政策设计层面进一步论证。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为疫情防控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对待无症状感染现象,需要高度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由于中国本土新增确诊人数维持在低位,很多省份已经清零,所以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说,中国不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现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无症状感染者即便出现,也只是零散发生,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也要看到,由于没有临床症状,这使得无症状感染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同时,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病毒延续时间较长,隔离期这道“防线”容易失守。无症状感染现象的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识别和防控的难度。这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疫情防控,即疫情防控会日益进入“常态化”,不会是一战定乾坤的歼灭战,不能指望总体控制住之后就高枕无忧,而需要在保持疫情常态化的条件下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及时做到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就能够把传染风险降到最低。这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各地千万不能为追求零报告而瞒报漏报,而要确保疫情统计数据及时真实准确,这样才能让无症状感染者一经出现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和隔离,阻断传播风险。


无症状感染现象,也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换言之,无症状感染现象增加了防控疫情的难度,全球经济贸易受到冲击增加了稳经济的难度。这就说明防疫情和稳经济都要增加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不能错过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佳时间窗口,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对各地而言,对消费该刺激要刺激,对企业该支持要支持,对就业该保障要保障,避免全球经济贸易受到冲击带来连锁反应。


面对无症状感染现象,有专家称“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人类只有展现更多智慧,才能战胜病毒的狡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无症状感染现象,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也要适时做好“六稳”工作,为疫情防控筑牢堤坝,为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文 | 李拯   主播 | 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