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与养生~闻沉香,服正气

香与养生~闻沉香,服正气

00:00
09:47
我来给大家讲讲“闻沉香,服正气”。
就药性来讲,沉香是中药中上等的理气药,行气而不伤气,具有通天达地的行气功能。我们先来聊聊这个“气”。中医最主要的理论是“元气论”,气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能量,但是对人体非常重要,如过你泄了气,就跟皮球泄气就不会充盈一样,泄了气的人会无精打采,没精神。传统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血同行,其实气总是跑在血的前面,引领着血液畅通无阻运行,所以我们常说“气血”,气在血之前。汉代董仲舒提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人活着就是活一口气,也引申为濡养人品的正气即养浩然之气,而气血充沛正是形与神俱的生理基础。
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健康”二字,“健”指的是给力、强壮之意,而“康”字在汉语中本意则是通达畅通之意。所以“健”“康”两个字的含义不一样。从对人体的重要性上说,畅通是强壮的前提条件,气不足则血不通,气脉通达则百病消除。沉香为什么这么神奇?我们讲它的第一个神奇是它“因缘俱足”,自然界化生的神奇;第二个神奇便是沉香功能的神奇,“温中不助火,行气不伤气”。
沉香在中医里通过何种方式使人体吸纳香气呢?沉香在中医养生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当属“服”。这里的“服”字是个动词,我们讲“闻香服气”,气服与不服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用“服药”一词中的“服”字,最初的本意并非“饮”药或“喝”药,而是来源于古人的“香囊”疗法——通过“闻香”进行治疗。“服”即衣服的“服”,古文中“衣”为外衣,“服”为贴身内衣,古代“服药”翻译成今天的文字为“闻药”,是指将装有香料的香囊贴身佩戴,通过香气的吸入防病治病。这种令人难以理解或者说感到陌生的养生方式,来自古人对人体经脉、穴位和外走的途径。古人对“闻香”治病功效有着深入研究与精到理解。人体共有361个“俞穴”,“俞”为气从里往外走的途径,如肾俞、胃俞、肺俞;而“穴”刚好相反,是外气进入人体的渠道,如迎香穴、人中穴、合谷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鼻翼两侧的对称穴位“迎香穴”。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又迎接外来的香气。
沉香的香气在经络学说中通过“迎香穴”有两条经络,一条是贯穿体表自上而下的龙脉即足阳明胃经,另一条是负责吸收津液、排泄槽粕的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按压迎香穴可开通鼻窍,增强嗅觉功能。经常犯过敏性鼻炎或者多年鼻炎,可以经常按按迎香穴,多闻香多服气。
在闻香之时,香气从迎香、人中和鼻子进入,由鼻孔内的鼻中隔粘膜中的微细血管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上达大脑下达心胞,所以我们一些穿透力特别好的沉香,尤其闻到棋楠这种异香,有些人就能感觉香气可以一直达到头顶上去。有些香的气团非常稳重,我们只把闻完香呼出浊气,再闻进沉香的清气,鼻子吸上来再缓缓把这口气吐掉。这样一口气一呼一吸的过程,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气息的吐纳。所以,吸进沉香的清气,是一种养阳的很好的方式,因为我们知道,沉香的香气是正能量的纯阳之气,吸入的鼻腔是督脉经过的重要关口,督脉为阳,任脉为阴,故吸入沉香香气是非常养阳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皮肤是会“呼吸”的,主要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这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其中角质层是皮肤吸收气体的最重要的途径。角质层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它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半通透膜,在一定条件下我们熏香、闻香、点香的时候,香味的气体分子会与水分子结合的形式,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所以我们常讲,“闻香服气”“闻香养生”,这个功效不是一定要通过吃、喝来达到的,我们的皮肤、我们的穴位,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开心果北京

    闻香养生🙏🙏🙏

    晨熙美雕 回复 @开心果北京: 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