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商贾救亡(读《左传》等)|蒙学院第一讲(下)

冯天瑜:商贾救亡(读《左传》等)|蒙学院第一讲(下)

00:00
01:01:27

大疫读书:“上医医国”与“商贾救亡” 

冯天瑜口述  胡新整理 


    己亥冬至庚子春,即2019年底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湖北,又扩及全国各省乃至于国外,武汉封城,我禁足于宅已然五十日,惟思虑、读书为务,现将学思小感呈献诸君,盼获指教。    

  第二讲:商贾救亡              

    商贾即商人。行商坐贾,在外面经营的商人叫商,坐在店里面卖东西的就叫贾。 

    “商贾救亡”,是读以下书引申出来的论题,其一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二是《吕氏春秋•先识览》,其三是《淮南子•人间训》,这几本书载有古代商人弦高救郑的故事。另外,我还浏览了《抗日战争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里面涉及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航运救亡的故事。然后联系今天抗疫中民营企业家的作为,综议商人的社会功能。

    中国长时期处在农耕文明、自然经济阶段,有“重本抑末”传统。“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四民排列秩序是“士农工商”,商贾屈居末座,在雅俗两层面往往不受待见,这其实是很不公道的。


  从上至下:《左传》书影 ;《吕氏春秋》书影 ;《淮南子》书影

    从文明史全过程来看,商业和商人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商业的功能,民众皆有体验,许多思想家都有阐发,特别是《史记•货殖列传》对于商业和商人的社会作用有翔实而生动的载述。可以不夸张地说:没有商业和商人,社会无法正常运转,文明无法进步。

    举近代史上一例,可见商人的重要性。

    清末,左宗棠力排李鸿章放弃西北的意见。李鸿章是晚清第一重臣,他认为国家积贫积弱,财力、军事力有限,当前战略重点在东南,因为西方列强从这里打进来,海防关系国家命脉。有所重视就须有所放弃,时下只能放弃塞防。李议似乎有道理,但是,不顾塞防、放弃西北又是危险的。左宗棠指出,海防固然重要,但是塞防一旦失守,丢掉新疆、甘肃,国防线就就要退到陕西,敌锋直逼中原。 故左宗棠坚主西北用兵,平定新疆的阿古柏叛乱。阿古柏在沙俄支持下要把新疆分裂出去,如果阿古柏得逞,中国就国将不国。左宗棠深知国家财政困难,但他认为西征必不可少。1875年,年过六旬的左宗棠率领楚军远征,平定阿古柏,保卫了占全国面积1/6的新疆国土。左宗棠的这一历史功绩得到时人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不可忽略,左文襄公在清末财政困难、军力疲惫之际,能完成耗资巨万的西征,得益于安徽商人胡雪岩的金融运作。胡雪岩筹措了5000万两白银以供军需,这是一笔巨大的资金,要知道,当时清朝一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1亿多一点。这样才使左宗棠西北用兵得以运作,取得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商贾胡雪岩的金融运作,便不可能有左军收复新疆这样一次关系国家命脉的军事胜利。

  从上至下:左宗棠 ;胡雪岩

    按下商人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且不详表,即以商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卓异表现而论,可谓商人不乏足堪世范,令人肃然起敬。

    下面讲两位商人的故事:春秋的弦高和近代的卢作孚。

    第一个故事——弦高犒秦师救郑。犒,就是慰问、犒劳,弦高犒劳秦军以救郑国。          

    春秋是一个诸侯争霸、列国兼并剧烈的时代,有齐、晋、秦、楚几个强国,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都先后当过霸主。秦国和晋国这两个强国一直是竞争对手。 

    公元前628年冬,郑文公、晋文公相继去世。被压制多年的秦穆公急欲争夺诸侯长之位,打算趁晋国国丧、无暇外顾的时机,与驻守郑都北门的秦大夫杞子等里应外合,偷袭郑国,在中原腹地打下一枚楔子。于是,争霸野心膨胀的秦穆公不顾蹇叔的反对,派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率兵远征。    

    秦军偃旗息鼓,悄悄经过晋国南部,千里行军,至次年春二月经洛邑(今洛阳),不理会周王室,继续行至郑国近邻滑国(今河南偃师一带)境内,郑国危在旦夕。恰在此时,郑国商人弦高要到周王室辖地贩牛,途经滑国,见状大骇,分析秦军至此,必为图郑,然郑国上下仍浑然不知,且国都尚有秦军可作内应,乡邦必遭袭灭,遂急遣人归国报告。同时,弦高冷静分析,料定秦孤军来袭,并无十足把握,难免瞻前顾后。遂灵机一动,佯装作郑使犒劳秦军,秦人以为郑国有备,必引兵退却。

弦高塑像

    主意定后,弦高将自己打扮一番,献出自己准备拿到周国贩卖的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假称自己是郑国使者,前来犒劳秦军,并派人回郑报信。见到孟明视等三位将领后,弦高佯传郑穆公之命,正色道:“我郑国君主听说贵军将经过敝国,特遣我前来犒劳贵国将士。敝国虽一向穷困,但贵军将士行军在外,如果想要住宿的话,我们仍然可以为贵军提供一天的粮草,如果要继续行军,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晚上的守卫。”弦高一番外交辞令,令孟明视等人深信其为郑使。秦人琢磨自己袭郑之事泄秘,郑国肯定已做好准备,强攻恐难获胜,于是就地把滑国攻灭,然后班师回秦,郑国得保平安。

    弦高的事迹在《左传》首载,之后陆续见载于众多典籍,比较重要的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内容几乎一致。成书西汉的《淮南子》则描述更为详细,加了两段内容。一补写——郑穆公认为弦高有存国之功,准备给予厚赏,弦高坚辞不受,带着随从迁居东夷,终生不返故地。二补写——弦高讲拒赏的理由:我是假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师,乃欺骗之举。若因此举而获赏,是郑国无信义,“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我认为这是汉代人的添加之笔,意在渲染儒家的仁德思想。这种思想言论,不可能发生在春秋年间。

    弦高仅为一名普通行商,并无官职,也未受委托,非为谋取私利,国难前义字当头,为国家安全而甘愿令个人财富受损,救郑国于危难之间,有高尚的情操,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责任担当,成为历代商人的表率。唐代诗人吴筠在《宗玄集•郑商人弦高》中赞道:“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标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更不要鄙视商人。

    第二个故事是卢作孚民生公司航运救国。疫情禁足期间,在家浏览《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这本辞典由我作序,惭愧的是,先前只看过这部篇幅浩繁的典册的少数条目,这次方挑选卢作孚及民生公司诸条仔细拜读,即大为感佩,对中国商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卢作孚(1893—1952),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有“中国船王”之称。他出身贫寒,经过艰苦努力,积攒了一定的资本,1925年发起建立民生航运公司,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1953年12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议及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段话可以成立。

    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伐的加快,卢作孚开始为抗战做长江航运准备。仅1935年秋以后的一年半中,民生公司在上海订造的新船就达二十一艘之多。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四十六艘,总吨位一万八千余吨,为长江航线的战时运输打下运力基础。

卢作孚题词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卢作孚前往南京协助草拟抗日战争总动员计划,并号召民生公司将一切工作迅速转移至战争轨道,集中宜渝线上所有的轮船,抢运川军数十万出川抗日,并组织撤退长江中下游的工业设备、物资和人员至西南后方。

“民生”号轮船

    1938年10月23日,武汉沦陷前夕,卢作孚飞赴宜昌,坐镇指挥民生公司将物资和人员向四川撤退。

    宜昌是长江咽喉、入川门户,当时拥塞着三万以上军公教人员和九万吨战略物资器材待运入川,卢作孚只收平时运费的十分之一,亏本营运。武汉会战,中国空军损失殆尽,制空权落入日军方面,民生公司船舶冒着日机轰炸航行,船舶、人员损失惨重。当时长江上游的中水位仅能保持四十天,此后较大的轮船将无法航行,而按照正常情形,民生公司在此期间最多仅能运送一万四千吨物资,运输压力十分巨大。卢作孚集中民生公司的二十二艘轮船和两艘挂法国旗的中国船,冒着敌机轰炸,不停往返宜昌与长江上游各港口之间。第一批上船的有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几百名孤儿难童,孩子们扒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的情景,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卢作孚号召“运输救国”

    囤积在宜昌的物资按照轻重缓急实施分段运输,除最紧要及过于笨重的物资直接运抵重庆之外,其余先抢运至万县等地,再接运至重庆。此外,卢作孚还征集一千二百艘木船参与抢运。最大程度利用四十天中水位时间,将全部待运人员和一半以上的物资安全运抵后方。随后二十天,民生公司又抢运了两万多吨重要的兵工器材,直至长江水位已低落至不能大规模运输,战时运输最紧张的一幕——宜昌大撤退才落下了帷幕。

    此后,民生公司继续抢运物资。在整个过程当中,民生公司一共输送了部队和壮丁二百七十万人,弹药、武器三十余万吨,运送军粮十一万吨,对中国抗战贡献巨大。                   

    中外史书尝称卢作孚指挥的宜昌撤退为“东方敦刻尔克撤退”,这样比拟有道理,因为它们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两次大撤退,为反法西斯阵营保存了有生力量,可以并辉千秋。但这个提法毕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我以为应予修正,改为敦刻尔克是“西方的宜昌大撤退”,因为宜昌撤退在先(1938)、敦刻尔克撤退在后(1940),而且撤退物资人员的规模,宜昌在敦刻尔克之上,故比拟的主体应该是宜昌。

    令人感奋的是,在时下的抗疫总体战中,多方豪杰慷慨,各路人士竞力,而民营企业员工是其中的一支生力军,民营企业家堪称卓越。以我们比较熟悉的武汉大学校友会中的企业家为例,便足以显见,弦高、卢作孚后继有人。这里略举几例。

    如陈东升的泰康集团在抗疫中巨额捐款,贡献大批医疗器材。艾路明的当代集团巨额捐款,提供千余台呼吸机等大批防控物资,建方舱医院和康复驿站,改造提供六千七百张病床。

从上至下: 陈东升;艾路明;阎志

    阎志的卓尔集团提供大量医疗设备,建立七家应急医院、三家方舱医院,捐款捐物数亿元,旗下六家酒店为援汉医疗队员及在汉医护人员提供住宿及生活服务。

 

从上至下:艾路明捐献的呼吸机;阎志捐献的国外采购的物资 


从上至下: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景;卓尔应急医院3月14日数据


    企业家们身先士卒,率员工奋战第一线。                         

    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的般般事例中,可以见得,商人,民营企业家,具有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                         

    向他们致敬!


音频由冯天瑜教授书面授权,文字内容由口述者冯天瑜教授和录入者胡新编辑授权,未经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