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孙绍振。
上一讲,我们一起研究了,诗歌究竟是不是越真实越好,还是越有感情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读懂诗,除了以情动人,还需要什么?那么我们要读懂一首诗,要从哪里开始呢?
古人其实是有理论的,譬如说,我们总说诗歌以情动人,《诗大序》里面也讲到,“情动于衷而行语言”。还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当然是对的,但也不完全,为什么?心里面有了志和情,讲出来的话就是诗吗?我心里很忧愁,非常忧愁,是诗吗?不是诗。“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诗吗?这不是,变成舞蹈家了对不对?很难的。
那么,我们后来有陆机的《文赋》,讲“诗缘情而绮靡”。那么,诗是抒情的,一定要文采风流吗?不一定吧,也有非常不文采,非常非常简朴的诗,而是像陶渊明的诗,对不对?所以,诗如果光讲以情动人,很难说得清楚。
那么,朱光潜先生就引进了一种理论,他说这个情啊,不能孤立地讲,它是一种价值观念。它跟另外两种价值观念是并列的:一种是科学的价值观念,真;一种是实用的价值观念,善;然后再有一种是审美的价值观念,情,也就是美。中国人强调了真、善、美这三者的区别。
这个理论从康德那里来的,后来经过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奇的发挥,就有了一个树的例子。这树的例子,就被朱光潜写得非常通俗地写了一个文章。朱光潜先生这篇文章叫《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文章是这样讲的,假如你是一位木材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我们同时来看一棵古松。那么我们三人都可以说“知觉”到一棵树,可三人知觉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呢?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你脱离不了木材商的心习,对不对?能用来干嘛?你想呢?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种事情值多少钱的木料,木材商看的是木料嘛,木料可以做器具,可以赚钱,可以提高就业率。这木材商,思量的怎么样去卖它、买它、砍它、运它。那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心里的习惯,我所知觉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有两种植物,一种隐花的,没花的,一种显花的,看得见的,我们把它归类到某一类,某一棵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树的相异之点。而我的朋友是个画家,他不这样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以及它屈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他什么都不管,只管审美。
注意,科学家什么,讲真的。木材商人是讲善的,有用的,那画家是讲美的。他说知觉到了,你注意到,他用词很准确,他不是感觉,是知觉,因为感觉是比较保持的。朱光潜说,同样一棵松,三个人看到三个不同的样子,是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画家看到的是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是人的精神观念,不是松树的。但是,把人的精神变成它的,这真的吗?不是真的。所以它科学吗?不科学。再说,这是有用的吗?昂然高举有用吗?没用。
你们在中学时代念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对不对?他说,白杨树是挺拔向上,力争上游,抵抗着西北风,守卫着家乡的哨兵。白杨树是哨兵吗?日本鬼子来了以后,他会放枪吗?它不是真的,也不实用,但是,它是美的。所以我们通常说,真善美理想状态下,真的一定是善的,善的一定是美的。但实际上,真善美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艺术里是有区别的。
我们说《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么好,这首诗最能反映柳树的特征了,它代表什么?代表真的观念。这是科学家的事情,诗人这样写也太理性了,太没感情了是吧?如果用科学的、实用的的眼光来看的话,把植物写成人的气概,也是最没用的是吧?但是,它是最美的。
好吧,我们现在来理解诗缘情,诗缘情为什么不能完美地来解读文本呢?因为我们没有把情作为一个独立的价值观念,所以,经常不自觉地往科学的真去靠,往实用的善去靠,结果就不能读懂一首普通的经典著作、经典诗歌。当然,朱光潜先生说的话,还是要补充的,你真善美也不是绝对矛盾的,也有统一的方面。
你们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它不是真的,但是它表现了柳树的一方面,对不对?一个碧绿碧绿的,而且非常茂密的柳丝,非常精致的柳芽这个特点。这个特点使人心情激动起来,而且非常惊险的比喻“似剪刀”,对吧?来表现本身就有价值。当然,朱光潜先生的理论还是个美学理论,还解决不了我们读古典诗歌的问题,对不对?
那么,你说,我把它写成人就好了,是吧?也产生一个问题,很大的问题,怎么样使得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感情,变成一个形象,变成柳树,变成松树?在古希腊的理论里,都是模仿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模仿自然,对不对?模仿自然,就没法解决诗了。诗是要超越模仿的,是不是?
所以,我们的诗歌写得那么漂亮,那读懂诗的理论没跟上,直到清朝,才有了一个很聪明的理论家,叫吴乔。这吴乔特别强调一下,他太聪明,太有才气了,但太不受重视了。他不是孤立地讲诗的特点,而是把诗跟散文比较起来。诗的特点在哪里呢?是“诗缘情”吗?是“情动于衷”吗?还不够。他提出来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他在《围炉诗话》里的一段话。他把诗和散文内容比作米,“文,则炊而为饭”,如果做散文的话,就是把米做成饭;那么,“诗,则酿而为酒”,诗呢,就是把米酿成酒。
什么意思呢?就内涵:一粒米,你的心灵,人的情志,就像米。“文,则炊而为饭”,你做散文的话,也是要加工的对吧?那特点是什么?米变了,但没有多大变化。饭不变米形,你拿饭来看一看,跟米差不多,是吧?不就是米变胖一点、大一点了,是吧?那么,诗是把米变成酒。所以得出一个结论,什么结论?酒,形质俱变,原来是固体,现在变液体了;原来是淀粉,现在变乙醇了,形变了,质也变了。这个理论实在太精彩了。
还有一点,吃饭要吃饱,吃饭才能活得下去,是吧?饮酒是不能吃饱的,但“忧者以乐,喜者以悲”。喝了酒以后,本来一肚子忧愁忘掉了,开心了;本来开心的人忧愁了,像李白一喝酒,就一会喜,一会悲,所以这是审美价值。它吃不饱,不能养生,但是它可以愉快我的身心,这叫酒神精神对不对?好吧,这关系讲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我们举例的话,它太多了。
譬如我们讲《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才一天没见,就好像过了三年。这是形也变了,质也变了,是吧。就比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一个妻子,自己的丈夫老不回来,所以一次见到非常苦。这个荼菜是非常苦的,但是我吃起来很甜,因为我心里太苦了,吃苦的东西不觉得苦,所以它荠菜一样甜。再如杜甫写,“露从今夜白”,下面一句是什么?“月是故乡明”。你看看,“月是故乡明”,这是不是很不科学的?月亮照在鼓浪屿,舒婷认为全世界鼓浪屿最亮。月亮照在我们的康山里,我认为我这最亮,这不科学,但很有感情。所以,你有了感情,感知就变异了。
我再举个例子来说形质俱变。《长恨歌》里写到,杨玉环非常漂亮,当时还没封贵妃,跟唐明皇一见钟情,它其实也是虚构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杨贵妃回头一笑不得了啊,使得唐明皇李隆基感到非常漂亮,以后再看后宫的戏,三千个,一个个脸色苍白。这不科学,但是你一下就能明白,这形容太漂亮了。
在陶渊明的《饮酒》里写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把这房子造在闹市,但车马之声我听不到。再讲一个李白的夸张,“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不得了是吧?那么可以说,元曲里面,关汉卿写《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写关羽经过长江的时候,怎么唱呢?这不是江水啊,而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就叫,形质俱变。
所以上次我们讲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吧?秋天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美,是不是?到了《西厢记》里,崔莺莺送她丈夫去考试,进京赶考。离别很痛苦,所以她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才叫悲秋。红色的枫叶,是离别丈夫的妻子的眼泪和鲜血,对不对?
后来,鲁迅送了一首诗给一个日本朋友,“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枫叶在秋天光的映照下,有些鲜亮的寒气。这就是你不同的感情,由米变成不同的酒,你的枫叶就变成不同的形和质,对不对?
但是,这个理论比吴乔晚了一百年以后,英国的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诗辩》)里面也提到了很著名的,诗使他出击的一切对象变形。诗一碰,这对象就变形了。比如他写这个云雀,一开头就说,我翻译成中文,有些中国英语你听起来,你们可能听不懂,“你从来不是鸟禽,而是欢乐的精灵”。它本来是鸟嘛,他说你不是鸟,你是欢乐的精灵,所以说,这什么?你要把你的感情表现出来,你不能说我就直接表现出来,要通过一个对象,把你的感情作为你的感情的载体,这个时候就可能有诗了。
今天我们讲了,诗歌除了“以情动人”,还有“诗缘情”,“情动于衷”,“诗言志”。那么,凭着这一些,就能够辨别诗的好坏吗?还不够。譬如说,同样的水和月亮,在李白的感觉里面,和别人的感觉里就不一样。下一次我们讲。
很高深的理论
,
文稿捉虫: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形质俱变大概就是通过比喻象征让作者的主观感受“形质俱变”,化身到具体的客观景象中让读者产生“感受”上的体验。 理论: (1)吴乔《围炉诗话》“文,则炊而为饭”,如果做散文的话,就是把米做成饭;那么,“诗,则酿而为酒”,诗呢,就是把米酿成酒,形质俱变。 (2)英国的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诗辩》)里面也提到了诗使他出击的一切对象变形。“你从来不是鸟禽,而是欢乐的精灵”。
黄岚_u6 回复 @黄岚_u6: 举例: 《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陶渊明的《饮酒》里写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李白:“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关汉卿写《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写关羽经过长江的时候,怎么唱呢?这不是江水啊,而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关于秋叶,不同的形质俱变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鲁迅:“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不同的感情,由米变成不同的酒,你的枫叶就变成不同的形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