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传奇剧:在罪恶的世界寻求宽恕与和解

6.传奇剧:在罪恶的世界寻求宽恕与和解

00:00
16:03

你好,我是冯钢,欢迎收听我的课程《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第6讲。


上一讲讲了莎士比亚的悲剧,重点分析了《李尔王》。1608年到1612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又称为“传奇剧时期”。


说起“传奇”可能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十八年前上线后风靡一时的电子游戏《传奇》,那时还是2D画面,同时在线人数就曾经超过3000万。哦,对啦,请问你玩过吗?这款游戏里就有魔法师、超自然能力的野兽和怪物,这都是传奇故事的硬核,也是莎士比亚传奇剧的标配。


“传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欧洲,出现于中世纪,就是所谓的“骑士传奇”,讲述的是骑士的冒险和爱情,也有超自然的力量、魔法师或者巫师,故事奇幻。在欧洲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莎士比亚一共创作了四部传奇剧,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我先举两个例子吧。

在《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里,配力克里斯和妻子泰莎在海上不幸遇到了风暴。配力克里斯以为泰莎已经死了,祈祷之后,就把她装进一个箱子,抛到了海里,没想到箱子被大浪卷到了岸上,一个精通医药的医生发现泰莎还有一口气,就救了她的命。泰莎苏醒后也以为丈夫已经葬身海底,决心到神庙出家。更加不幸的是,他们的女儿被一对恶人卖到了妓院。后来父女相认的时候,女神狄安娜出现了,狄安娜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她叫他们去她的神庙,泰莎就在那里做祭司,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在神庙里主持工作的。合家团聚。你看,都葬身大海了,还能活过来,还能大团圆,够神奇了吧?《辛白林》的主人公波塞摩斯误以为妻子伊摩琴不忠,派仆人去杀死她。当发现真相后,痛不欲生,要用自己的命去抵伊摩琴的命。其实,仆人并没有杀死伊摩琴,他拿了一个假证据回去给波塞摩斯看。波塞摩斯父母的鬼魂请神出手援助。大神朱庇特,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降落人间,告诉他们幸运将要来临,波塞摩斯和伊摩琴将在朱庇特的神殿里正式举行婚礼。这两个剧本里,最后解决问题的都是神。没有神的参与,故事就进行不下去。唉,神啊,你也救救我吧。


莎士比亚四部传奇剧都是这样,情节离奇曲折,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剧本里面好人受难,坏人逞凶,但正义最终获胜;主题是宽恕与和解,最后结成了美满的婚姻。莎士比亚希望用道德感化的方式来改造人类,完成对社会的改良。剧本里面有对理想国的向往,也有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解决问题要么是巧合,要么是超自然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是受欺压受迫害的一方,表现了宽恕。没有宽恕与和解,就没有和谐美好的社会。这也是莎士比亚通过传奇剧告诉我们的重要道理。


悲剧的结尾尸体横陈,传奇剧的最后洞房花烛,差距如此之大,莎士比亚为什么会发生这个转变呢?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戏剧审美的变化。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斯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创作就是在他的统治期间。詹姆斯一世登基后,宫中除节假日之外,一年有半年的时候都在演戏,但节奏已经被带偏了。宫中开始流行符合宫廷趣味,满足贵族消遣的作品,导致传奇剧流行。莎士比亚的创作首先是为上座率,所以他必须去迎合这种新的审美风向。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608年,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租了一个新的剧场,名叫“黑僧”,黑色的“黑”,僧人的“僧”。1608年正是莎士比亚开始传奇剧创作的一年。这是一家私人剧场,前来看戏的都是贵族,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生活舒适安逸,喜欢戏剧表现优雅的情调,神奇的故事,浪漫的爱情,以及勇敢的冒险。剧场的舞台装置也更加先进,还有蜡烛照明,既可以朦胧,也可以亮丽,制造出神奇或梦幻一般的效果。这也非常适合传奇剧的演出。


经过悲剧阶段,可以说莎士比亚已经完成了对历史、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人类还有出路吗?出路在哪里?他要把自己从沉重、压抑、悲观之中解放出来,并使自己的戏剧创作成为一个逻辑完整的过程,即从表现现实,挖掘人性,到寻找出路,展望未来。而戏剧演出和场地的变化,无意中推动了他的转变。


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代表作是《暴风雨》,它也是莎士比亚戏剧的高峰。詹姆斯一世女儿订婚和结婚的庆典上都演出过《暴风雨》,可见这部剧在当时收欢迎的程度。其实不仅在当时,在后世也受人欢迎。贝多芬读了《暴风雨》后,创作了《热情奏鸣曲》和《暴风雨奏鸣曲》。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奇妙岛屿”作为主题,灵感就来自《暴风雨》,英国著名导演肯尼斯·布莱纳还在开幕式上朗诵了其中一段经典台词。


《暴风雨》里的人生大变故发生在三个多小时之内,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情节多线索推进,但处理得井井有条,非常凝练。


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12年前沉迷于学问和魔法,被弟弟安东尼奥伙同那不勒斯王阿隆佐夺去了爵位。他带着年幼的女儿米兰达以及他酷爱的魔法书,流落到了一座海岛上,当年的仇人经过海岛附近时,他使用法术掀起了一场大风暴,使船只搁浅。


精灵爱丽儿,也是他的仆人,暗中安排好其他贵族,然后将阿隆佐的儿子斐迪南带到普洛斯彼罗和米兰达身边。米兰达看见斐迪南时,激动地说:“我简直要说他是个神,因为我从来不曾见过宇宙中有这样出色的人物。”斐迪南也一见钟情,认为米兰达就是女神。男神见女神,爱情心中生。普洛斯彼罗大喜。经过一番考验,决定将米兰达许配给斐迪南,三个女神从天而降前来祝福。上一讲我说要理解西方文学,有两本必读的书,一本是古希腊的神话,一本是《圣经》。如果你想深入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同样需要阅读这两本书。这三个前来祝福的女神就来自于希腊神话,如其中的朱诺,就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妻子,在希腊神话中叫赫拉,她像宙斯一样可以呼风唤,同时也是管婚姻。


最后一场里,爱丽儿将阿隆佐、安东尼奥等人带到了普洛斯彼罗面前。阿隆佐看到了以为已经死去的儿子斐迪南欣喜若狂。普洛斯彼罗决定听从更高尚的理性,怀着慈悲之心赦免了他们。米兰达和斐迪南将在那不勒斯举行婚礼,普洛斯彼罗将前往参加,然后返回米兰。


这是一部诗剧,被人看作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不仅因为这是他独自完成的最后一个剧本,更因为剧终普洛斯彼罗的收场诗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莎士比亚在向观众告别。一年后,莎士比亚便彻底回到了家乡。中国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时候的莎士比亚还没到将死的时候,但这句话的根本意思是说人最后说出来的话往往充满了善意。莎士比亚行将离开舞台,回到故乡,经历了充满信心的历史剧、快乐的喜剧和苦难的悲剧,看到了人类社会的邪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此刻,他想让这一切都过去吧,人类需要的是宽恕和解相亲相爱。“善”关键词是“慈悲”和“赦免”,没有慈悲就没有赦免,而慈悲则源于爱。宽恕与和解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


最后有个场景很有意义。当阿隆佐等人来到普洛斯彼罗的面前时,他打开他居住的洞窟的大门,阿隆佐看到儿子在和米兰达下棋。“下棋”这个场景在我看来是非常富有象征意义的。因为,下棋也是一种对抗,但对抗的双方是凭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对方,而不是用暴力去驱赶甚至杀害对方。这种对抗是和平的、有边界的、守规则的,有计谋也是当面使出来的,你可以去分析去判断,做出应对之策。如果不幸落入了对方的陷阱,也是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够,即使最后输了,也会心服口服。起身之际,彼此还会握手言欢,相约下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能战胜对方,而前提则是自己比对方更有智慧更加强大。


米兰达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后一个美丽的女子,幼儿时期就随父亲逃难,在岛上长成了美少女。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米兰达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美的完整世界。”远离人世的她善良仁慈,看到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只,乞求父亲赶快平息这场灾难,她觉得自己在和他们一同受难;她一尘不染,认为船上可能载着好些尊贵的人,没想到里面有差点置她和父亲于死地的仇人;遇难之后,都还在酝酿新的谋杀和夺权;她纯真热烈,一眼就爱上了斐迪南,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神,是宇宙中第一出色的人,爱得如痴如醉,甚至甘愿做他的奴仆;为了考验斐迪南,普洛斯彼罗让他去搬木头,米兰达心痛得哭了起来。在斐迪南眼里,米兰达“是一切仰慕的最高峰,价值抵得过世界上一切最珍贵的珠宝。”  


《暴风雨》还被称为莎士比亚最美的剧本,其中描写暴风雨的段落被称为英国文学中最美的篇章。剧本里,少男少女美,爱情美,海岛景色美,诗歌音乐美,加上朦胧神秘的色彩,像一个令人心醉的梦,奇妙而迷人。普洛斯彼罗说:“我们都是梦中的人物,我们的一生,是在酣睡之中。”当然啦,这样的梦,这样的人生谁不愿意啊,可惜,我们往往做的是恶梦。这个剧本特别适合改编成歌剧,以莎剧为题材的歌剧数量很多,其中最多的就是《暴风雨》,至少在30部以上,一位著名莎学家认为《暴风雨》表现了“这个世界和它如何流逝而去,给人的一种美妙感,它的未来又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这种美妙感乃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他“为纯粹的美流泪。”


好啦,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的梦也有结束的时候。这一讲我们学习了莎士比亚传奇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也深入地了解了传奇剧的代表作《暴风雨》。《暴风雨》之后,莎士比亚把他巨大的身影留在了伦敦的天空,从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的伟大体现在哪些地方?这就是我下一讲要讲的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