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什么是蒙古包?

<历史地图>什么是蒙古包?

00:00
11:50

本文作者:一只哈娜

本文主播:许海峰



        蒙古包是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房屋样式。

       千百年来从事游牧的蒙古族人,逐水草而栖,需要这样一种拆装简便,又具有保暖功能的建筑常伴身边,是一种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的古朴智慧。

这种房屋广泛用于从大兴安岭到里海沿岸的广阔内陆草原地带,使用也不限于蒙古族人(图片来自:shutterstock@HelloRF Zcool)



       而随着蒙古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蒙古包与蒙古族也在外人的头脑 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成为了塞外人文风光最好的载体

       可是你真的了解蒙古包么?


蒙古高原的降水量和草场无法支撑长期“驻牧”,“游牧”就成为可持续利用草场的一种办法。以至于马、车、可拆卸房屋(蒙古包)都成为必需品(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蒙古包就是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产物在经历了众多高原游牧民族的传承和发扬之后,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蒙古包” 这一名称源自满语的“蒙古博”,意为蒙古人的帐幕。它的原型,是古代蒙古人的伞形帐幕,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史书中被称作“穹庐”。



其内部,仿佛一把大伞

顶部的装饰,仿佛草原版藻井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Lana Tannir)



蒙古包结构非常简单,主要是由门,天窗,网状支架,毛毡和系绳组成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Huns)


先把墙立起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天窗就是他高高举起的这个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将“陶脑”与“乌尼”插在一起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如果你不是一个系绳好手

你的蒙古包可能根本立不起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nnaTamila)



给骨架盖上被子...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盖毡则呈方形,置于蒙古包最顶端,用以盖住“陶脑”,其四角用绳固定,与“哈那”连接在一起,在白天掀起,以便采光和通气,晚上则盖上。天窗主要作用是把烧牛粪的烟排出去.晚上需要盖上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zamat Mukanov)



犄角纹与回纹图样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guangyingkejian)



西北角,也就是与包门相对的位置是专门用于祭祀的神位,通常安放佛箱,佛龛和成吉思汗像.(图片来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吉尔吉斯斯坦-松克尔湖畔的毡房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随时拆迁,装车就走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还可以将这种建筑形态用于大量其他场景

(或许适合自闭儿童来此独居)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Marcel Strelow)



一只自带移动电源的蒙古包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我们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传统建筑上就可以了解到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传承人的我们,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传统文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inkywinky

    谢谢~学到很多

  • 听友227215450

    为何包门要朝东呢?

    地球知识局 回复 @听友227215450: 可能打开门门就可以看到太阳?

  • 我想一想好吗

  • 心常念

    不听不知道,蒙古包里讲究多,谢谢,长见识了

    地球知识局 回复 @心常念: 感谢收听~

  • 听友209095475

    祭奉火神的传统

  • 风雷_hy

    学习了,感谢😊

  • 栗子_oy

    很棒

  • 萨玛贝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