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纪念,一个见证

一个纪念,一个见证

00:00
06:20

作者:定宜庄

我手中持有一本《故都风物》,是台北正中书局于1970年11月的正版书。2004年,我赴台北“中央研究院”访学数月,得以有机会拜访当时任台湾满族协会秘书长的马普东先生。马先生出生于1923年,北京的镶黄旗满洲人,马佳氏,时年八十一周岁。他在为我讲述他从北京到台湾数十年复杂坎坷的经历之余,还惠赠我一份厚礼,是他保存多年的几本旧书,其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本,是他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台湾各种报刊中收集剪贴的剪报簿,内容全部都是有关北京(当时称北平)的民习、风俗、掌故等等怀旧说往的文字,大多出自唐鲁孙、夏元瑜、郭立诚以及梁实秋的手笔,积聚日久,集腋成裘,遂成蔚然大观的厚厚一部。而另外几本书中的一本,便是陈鸿年的《故都风物》。

这本《故都风物》,因为年久已经泛黄,又因被经久不断地翻阅而几乎散页,散见于书中各处的很少一些错讹,也已经被读者马先生用心地、逐页逐句地、几乎不放过一个地挑出来并修改订正,遂使得这样的一本书,也变得像那剪报簿一样厚重。

迄今难忘收到这份礼物的那一瞬间,我所受到的触动。有多么难以排遣的乡愁,才会让一位当年已经年近六旬、去乡卅年有余的游子,这样一篇篇、一页页地反反复复地翻阅这些报刊书籍,再把它们细心地珍藏起来!坦率地说,这几本旧书传递给我的信息,比任何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更多也更真切和丰富,这才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陈鸿年这本书,所涉当时京城的社会生活范围之宽广、内容之宠杂,足以当得一本描述老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但我却宁愿将其视为他的一部回忆录,这不仅因为他笔之所至,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更因为他通篇所用的,都是北京人独有的语言——北京话。许多当年赴台的老人都与我谈及初到台湾时语言不通带给他们的烦恼,我能理解京腔对于作者有多么的重要。我甚至觉得,这不是一本用来向人介绍北京的著作,而是他用自己的话写给他自己听的、用来消解自己乡思的诸多小文构成的书。

台湾“解严”之后,马普东先生终于有机会回到他苦苦思恋的京城,此后也曾常年往返于两岸之间,思乡之情自是冲淡许多。但陈鸿年先生于1965年即已病故,他不仅没能再回故乡,甚至也没能看到《故都风物》这部由他的故友辑录编成的作品问世,因为这部书在台湾出版,已经是1970年。

当一切的颠沛游离、悲欢离合都随着这一代老人逐渐逝去的时候,当北京这座曾让他们如此魂牵梦萦的故都也在一步步走向沉没的今天,我愿拿出这部继马先生之后又由我保存了十余年的旧书,并向北京出版集团郑重推荐它的原因,是想用这样的方式,为这些老人们留下一个纪念,一个见证。也希望这些老人的后世子孙,不要把记载了这段如此沧桑历史的人和书,仅仅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而等闲来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54921379

    这读的水平太一般了

    琪琪4601 回复 @听友454921379: 我继续努力

  • 小喽啰爱听黑水公园

    很棒

    琪琪4601 回复 @小喽啰爱听黑水公园: 谢谢您的聆听鼓励!

  • 安土桃山的足轻

    陈鸿年的《故都风物》。友梅松龄的《小额》。邓友梅的《那五》和叶广芩的《采桑子》。都是京味儿。但各有千秋。

    琪琪4601 回复 @安土桃山的足轻: 回头找来一读,谢谢您的推荐

  • 经典小说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