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我们简明扼要的总结孔子的思想,或者说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文本是什么?我相信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说那是《论语》。
《论语》这本书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这本书应该说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集大成,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本书叫《孔子家语》,那我们就在此不多说,主要是给大家谈谈《论语》。
《论语》里边一个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应该是仁义道德的仁,这是最核心的概念。
在《论语》中间有二十章,讲仁的应该几十处不止,每一次在讲仁的时候,讲的都不一样。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仁义道德的仁?它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而恰恰什么是仁的问题上,没有一个所谓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孔子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空,他的回答总是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今天要揭秘。
19世纪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黑格尔,黑格尔在读了孔子的这个书之后非常迷惑,以德国的这种哲学的习惯,和黑格尔的领悟能力,他没办法理解,他甚至很浅薄的认为,孔子是一个不懂逻辑,或者不懂概念的人。他认为在讨论一个学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的清晰性、准确性当做前提,如果连它的概念的清晰和确定都做不到,黑格尔认为这不可能的,或者是不可以的。说明什么呢?说明他的那种哲学习惯限制住了黑格尔的认知能力,使得他跨领域,或者跨文化的去理解孔子智慧的时候,使得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那么我们就解读一下他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个仁义道德的仁,他讲的是一个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呈现的状态。那么修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勉强的用语言给大家说一下,其实就是一个人把人性里面的那个污点,打掉了,打掉之后所呈现的状态就是仁。我们进一步要问,那个状态是什么呢?我要告诉大家那个状态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使得任何一个词语都没办法描述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怎么办呢?孔子就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孔子针对学生提问题的时候,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空,孔子告诉你在这个特定的场合怎么做,但是这个在特定场合怎么做,和仁义道德的本身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一个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称为得道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大觉悟的人,大智慧的人,假如说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呢其实很严重,这个病人就问这么一个大觉悟的人,说,我的身体怎么样,我现在很担心。那我请问大家,你说这个大觉悟的人,他怎么说呢,他会不会告诉别人呀你快不行了,他会这么说吗?不会。他会考虑这个人的感受和家里的感受,会告诉他好好养病,没事的,多调养。这种我们称为善意的谎言,其实并不是撒谎,是一种大觉悟、大智慧的人,他的这种状态,要很善意的让这个得病的人稳定住情绪,不要出现因为过度的恐慌,而使病情极度的恶化。所以,一个大觉悟、大智慧的人,内在的状态,在这个场合体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善意的谎言本身,和大觉悟者大智慧的这个境界,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善意的谎言只是大智慧的人一种具体的应用。
如果到了另外一个场合,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如果一个大智慧、大觉悟的人,有一个领导人问他,治理国家怎么办?老百姓遇到困难怎么办?这个时候他就不是善意的谎言了,他就会推心置腹,非常真诚的和盘托出,把自己对如何增进人民的福祉的这种建议给提出来。这个大智慧、大觉悟的人,到了这个场合的表现又不一样了。
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他说的不一样,是因为,仁它本身就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在中国古代,我们称为得道的人,或者觉悟的人。那么这种状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好用语言来概括它,但是这种状态,当遇到了处理问题的时候,在不同的事、不同的问题上,该怎么说、该怎么做,随机都反应出来。所以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总是有不同的回答,我们称为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都可以。其实是大智慧的状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具体应用。
而黑格尔他理解不了,西方哲学更多的不是讲“仁”的状态。所以很多西方的哲学家或者西方的艺术家,他是说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说,他的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他的人品,未必。原因何在呢?就是西方的这种求知,知识的知,知识的这种传统,使得人家有一套清晰的逻辑,在知识上去钻研。但是,不是说像中国一样,中国特别强调人的修为,是内求的。也就是说,一个在西方哲学语境下的人,一个强调清晰的概念和逻辑的人,他没办法理解中国哲学,所以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边,对孔子的那种武断的评价,应该说是非常不负责,更是非常有害的。可以说是很多学西哲的人,读了黑格尔的这个话以后,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对中国哲学提出了很多的偏见,甚至认为孔子浅薄,孔子概念讲不清楚,孔子的书没有逻辑,其实这都是因为被西方的哲学框架所束缚之后,所得出的一个偏见,或者说武断的结论。
刚才说了中国哲学它是讲境界的,那么孔子说的这个仁,它不是一种逻辑,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状态,一个人修到了一种状态之后,他呈现的这种圆融,这种周到,这种全面,这种智慧,这种德行,合在一起称为仁。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具备了某一种或者某几个美德,但是他未必有仁这个境界。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某几个优点,但是不代表他证悟到了仁这种状态。那么我们要问,一个人如果要证悟到了仁这种状态以后,那么他会表现出什么呢?他会表现出叫“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什么意思,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大觉者就是仁,他证出这种状态了,修到这个状态了,他在人生的每一个场合,他在和每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场合说什么,那个场合说什么,对张三怎么指导,对李四怎么指导,都是胸有全局。
所以,怎么样理解《论语》的这个仁,应该说这是一个中国哲学的概念。所以我这里也特别提醒,我们今后在跨学科学习的时候,我们主张中外的交流,中西文化的碰撞,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逻辑和脉络,都有自己文化的特点,我们不能拿着西方哲学的眼镜,尤其是有色的眼镜,去看中国哲学,拿着西方的那套概念和逻辑框架,去阉割中国哲学,这样的话往往是没有能力了解中国哲学,甚至非常武断的做出一些结论,应该说害人害己。由此,我们在主张跨文化交流的同时,尽可能站在不同文化的思路上去理解对方。
比如说我学中国哲学,我就站在中国哲学的框架上去看中国哲学。我在(学)西方哲学的时候,我就站在西方哲学的框架和逻辑上解读西方哲学。可是在近代以来,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在这里我提出来,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暂时的落后,使得西方社会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到了主导的地位,这就导致西方的学术框架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可以说,今天人类的整个学科框架,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民族学等等,几乎所有的学科框架都是西方制定的。那么西方制定的学科框架,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但是,不可避免的打上严重的西方文化的烙印。这个时候,在整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当西方的这种学术框架摧枯拉朽式的占领整个世界的时候,使得那些后发展国家的学术和文化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比如中医,应该说中医有中医的逻辑,有中医的框架,西医有西医的框架。可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使得西医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拿着西医的那一套培养方法和思维方式看待中医,结果是什么?结果违背了中医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得中医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现象。比如说,怎么样培养一个好中医?中医他成为一个好的大夫,他从中草药开始,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录》,这种经典的阅读,包括他的号脉、药性,包括对病症的把握,这是长期在一线实践中才能得到的一个本事。可是,现在按照西医的方式,光读读书,穿上白大褂,到实验室里读上四年书、五年书,乃至读个博士,写论文可以,发表文章可以,但真正治病的水平,应该说几乎没有。曾经有一个中医的同志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好多博士、博士后,讲课可以,发表文章可以,但是治病不行,为什么?因为真正中医的那种培养方式有它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绝不拿着西医的框架,批评中医,打压中医,而是说西医有西医的框架,中医有中医的框架,我们按照中医自身的逻辑和方法,来培养中医的人才;西医用西医的方法,培养西医的人才,中西医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还可以互相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的促进人类医学的发展,这是人间正途。
所以,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这种主导地位,使得它对整个人类的文化的学术框架的建构,起到了一个主导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对后发展国家的文化学术带来巨大的压力。
那么在这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看?我觉得产生于西方社会历史下的那种经济学、法学、哲学等等,他们的学术框架有他的合理性,或者有他的道理,我们可以去借鉴。但是中国哲学,中国的经济学,或者中国的法学等等,我们一定要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学术的发展,绝对不是盲目的照搬西方的学术框架,对中国的现实或者学术进行指手画脚。
就像刚才讲黑格尔说中国人,进行批评,黑格尔批评的是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一个西方哲学语境下的哲学家,由于自己的那种学术的束缚和哲学的习惯,使得他对中国哲学理解实际上是有相当困难的。结果,黑格尔就没有跨越这个困难。这个教训就告诉我们,中国的学术一定要自立,一定要觉醒,这叫文化自觉。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哲学、西方的经济学、西方法学都可以,但是从长远来看,产生于西方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学,没办法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产生于西方的那种所谓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他们恐怕也不可能简单的通过照搬,来解决中国的法学问题。那么一个真正有文化自觉的人,应该既有学习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为我所用的那种博大胸怀,同时我们还要懂得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一定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要建构中国自己的经济学,中国自己的法学,中国自己的哲学,用自己的一套学术逻辑和框架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当然中国学术体系的建立,一定是立足中国的实际,立足中国的实践,这种框架能来自于中国、解释中国、推动中国的进步。当然在此,我们还有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的胸怀,能吸纳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我所用,但是以我为主,一定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所以,我们通过《论语》的仁的概念,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也希望所有听课的朋友们,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向西方的框架学习,那是一个历史阶段,学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应该返回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根本。根据四五十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和实践,我们要有建构中国学术框架的那份理论的清醒和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
已购课程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郭老师群内互动交流。
仁是一种状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现,类似于佛家的觉悟者。这种状态应该是知行合一的状态。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也是有不同的答案。 孔子的仁特别强调人性,强调人性的各种表现,其核心是爱。爱是有区别的,也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周礼。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文字本身就代表了不同含义,智:常与慧同用,但意并不同,知日即看得见大家都可得的东西,急中生智,似乎苏西方的概念性的东西可以为智,但慧,从心,博大渊源双丰居上,中间的部首可以拐弯,又一以贯之,有悟的成分在,静而生慧,所以仁有千面也是圣贤慧心所在,因材施教,仁绝非用智可表达的。感谢老师的解读。有此状态,方可知行合一,圆融通达。
仁,是一种状态,呈现出圆融,周到,全面,胸有全局的气魄。目前对于我们来讲,在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看问题,各有所长,我们还要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解决我们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认知的维度,个人的认知维度决定了彼此的境界的。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以人为本。个体的差异促成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所以“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仁是孔子思想中核心概念。
我从昨天听完郭老师的这堂课到现在,一直都在琢磨、领悟郭老师的那句"仁是修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状态"!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 郭老师给我们讲过夫子的一生,是充满凄苦、充满磨难的一生,而且也是充满好学,充满奋斗的一生,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仁!旨为天下之苍生、为世间之大道。 原来仁是一种状态,仁是一种境界,与释家相比,仁的境界应该就是佛的境界,我今天通过郭老师的解读,才明白了儒家的最高法旨是什么。 有人评价说正是因为夫子坎坷的人生经历,才成就了夫子成圣成贤的伟大一生!若按这样的规律来论证,当今社会有哪个人不说自己的命苦?现世间岂不是人人都应是圣贤?为什么我们明白了很多的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荥阳延真 回复 @荥阳延真: 接上条 我认为夫子的家庭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凡的一生,因为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引导他的人生。 人究竟该如何来过这一生?我们来人世间的目的究竟是为何?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思考的问题,一个人只有先想通了这个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先想后做,也就是精神与物质的阴阳平衡。 而"三思而后行",估计是每一个普通家庭家教里的一句平常话了。 可为何还是很多的人总说自己生活在苦海当中?他们收入不断,锦衣玉食。 我想大家都应当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中华经典文化是我们的国之根基,她滋养国家数千年犹新,怎么会解决不了一个人的问题呢? 祝福更多的人吸吮到中国经典文化的乳汁滋养慧根丰富人生。
郭老师讲的太好了!仁是一种状态,是内修而来的。 在今天是到了反思我们该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对待我们中国的哲学,对待中国的中医药,对待我们的法学,经济学等等的时候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很久远的文化,它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的。我们今天要站在一个统观全局的角度,以一个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审视中西方的文化,学术,这样才能兼收并蓄,优势互补,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文明!点赞郭老师能有这样的高明的见解!受益了!敢于破除我执我见,才能达到没有分别心的高境界!
孔子为我们讲明了要掌握中庸之道,任何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和环境下,结果是不一样的。有道的高人,读懂了人性,因此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往境下,都能依道而行,给出不同的答案。建设心灵品质,提高境界和格局,紧牵圣贤之手,才会让自己在末法乱世有正确的方向。
孔夫子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这是智慧的表现。可见夫子是一个大修行者,和得道者。是我们国人,更是当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日日精进。在工作中学习和修行。感恩夫子给我们的榜样
感谢郭老师细心的讲解,从而深入理解古圣先贤中孔子“仁”的诠释。学生有几点收获,愿意和师长们分享:1、古圣先贤们应机说法,面对不同人,用对机方式解答,这是智慧的体现,如同孔子诠释“仁”的不同样子。2、中西方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朝着可持续发展进步。作为中国人,珍视本国文化,扎根与本土,学好自己的文化,践行好,对西方文化不盲目崇拜,理性的吸收优点,使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进步,取长补短,为人类文明服务。3、近些年来,灾难不断加重,人类面临的苦难逐渐增多,我们在其中越来越多需要反思,众业所感,心境不二,端心正意,科学在不断证实其中的奥秘,恰恰中华文化强调心的能量,给人类文明提供充分的养分。
弘正学堂 回复 @欢乐多drw: 恭喜您喜获上周听课笔记优秀学员,麻烦您看到信息后联系微信:hzxt06,回复您的详细地址,以便尽快给您赠送郭继承教授的最新书籍《中华文化要义读本》(中华书局),祝福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