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悲剧:探索人性的的深度与宽度

5.悲剧:探索人性的的深度与宽度

00:00
17:22

你好,我是冯钢,欢迎收听我的课程《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第5讲。


上一讲我们讲了莎士比亚的喜剧,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崇高声望首先是建立在他的悲剧创作上的,并且在西方文学观念里面,悲剧和史诗位于文学的最高等级,具有崇高感。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悲剧,悲悲到什么程度,深深到什么程度。


莎士比亚一生写了十部悲剧,第一阶段写了三部,第二阶段1601年到1607年写了七部,这个阶段因此称为悲剧时期。


你知道大假期间,到哪里旅游最经济实惠又不堵车吗?呵呵,当然是朋友圈啦,不花一分钱看遍全世界,至于你的朋友去过那里没有,只要他躲在家里,你就得相信。你在朋友圈里看见过意大利小镇维罗纳吗?那可是全世界恋人的打卡地哟。为什么呢?因为莎士比亚著名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发生在维罗纳。那里有一栋13世纪的建筑,里面有朱丽叶的塑像,因为据说那是朱丽叶的故居。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写于第一阶段的悲剧,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爱情悲剧,也是我们最熟悉的莎士比亚悲剧之一。由于家族恩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加上外在的偶然因素,最后双双殉情,写下了永恒的爱情悲歌。


莎士比亚的戏剧其实一直潜藏着悲剧的水流。直到1601年,终于汇成一股洪流,奔涌到英国的舞台上,然后漫过世界的舞台,至今仍然是一片汪洋大海,深不可测。


第二阶段莎士比亚写了十个剧本,其中有七部是悲剧,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就是这个时候写的。莎士比亚为什么突然从喜剧转到了悲剧呢?一是社会原因,二是舞台原因。


从社会原因来说,莎士比亚进入悲剧创作时期,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晚期。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战争、叛乱、腐败、饥荒、贫困、难民等等,原来的乐观情绪被悲惨的现实所取代。伊丽莎白女王巡视全国,回来后说了一句:“到处都是饥饿和死亡”。一个伟大的作家总是会反应他所处的时代。


从舞台原因来说,当时英国流行复仇悲剧。莎士比亚是剧团的专职戏剧家,他首先是为演出而写,必须考虑上座率,迎合观众口味和喜好。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主人公首先都是地位很高的人,国王、将军、王子、贵族,他们遭受的痛苦或灾难都是异乎寻常的。在悲剧结尾时,都遭到了死亡。比如奥赛罗亲手扼死了深爱自己也为自己深爱的妻子,真相大白之后,自杀身亡。在当时的文化语境里,这种人的死亡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悲悯,产生悲剧审美的崇高感。


其次,悲剧主人公都是大起大落。比如麦克白从国王赞扬的英雄,到谋杀国王的篡位者,再到惶惶不可终日的暴君,最后哀叹人生不过是“喧哗与骚动”,被人杀死。这种身份的转变,必然在人物内心产生激烈而又复杂的内心活动与内心冲突。莎士比亚的内心描写丰富而复杂,深刻而细腻,有时深入到人物的潜意识深处。他的剧中人甚至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这是莎士比亚对世界戏剧艺术的最大贡献,也是他悲剧艺术最大的成就。


第三点,莎士比亚的悲剧在对社会罪恶和邪恶势力的批判方面具有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展示了时代的阴暗面。下面我要讲到的《李尔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任何一个时代总是光明与黑暗并存,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往往通过对黑暗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三点只是莎士比亚悲剧最基本的特点。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哈姆莱特》与《李尔王》常常相提并论,有的认为前者更伟大,有的认为是后者,真是“既生哈何生李”啊。19世纪更倾向于前者,20世纪更倾向于后者。其实,这两部作品很难分出高低,只能根据个人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审美偏好来决定。因为这四点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很难对一部文学作品得出一致的意见。如果故事再隐晦一点,人物形象再复杂一点,那就只能众声喧哗。


后面我要重点讲解《哈姆莱特》,所以在这里我谈一下《李尔王》这部同样伟大的悲剧,它确实也不比《哈姆莱特》逊色。


故事的起因是,不列颠国王李尔80多岁了,决定退位,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他唯一的要求是要三个女儿向他表示忠心,最有孝心的将得到最好的土地。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先后balabala说得天花乱坠,总之就是爱得死去活来。李尔王最爱小女儿考狄莉亚,满怀希望地等待她表达爱心,她却异常简单干脆,面对李尔王的再三威胁,毫不动摇地回答:“父亲,我没有话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本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我年纪虽小,我的心却是忠实的。”此处是不是应该有掌声呢?李尔一怒之下断绝了父女之情,当然更没有给她一分土地。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目睹这一幕,更加爱慕考狄莉亚,决定娶她回国。高纳里尔和里根拿到土地后,立刻翻脸不认父亲,以致最后把父亲赶出了家门,让他流落荒原。狂风暴雨中,他终于认识到了人间的疾苦。他疯了,同时也清醒了。


但是,对于莎士比亚来说,这样的批判力度还不够,社会面还不宽。他又安排了一条平行线索。李尔王有个大臣叫葛罗斯特,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爱德伽,善良诚实;一个叫爱德蒙,阴险凶残,是他的私生子。爱德蒙为了独自霸占父亲的全部财产和爵位,诬陷爱德伽阴谋杀父。葛罗斯特偏听偏信,爱德迦只好逃命。


爱德蒙不仅诬陷了哥哥,还向高纳里尔和里根告发父亲帮李尔逃命,导致父亲受审,胡子被拔掉了,两只眼睛也被挖瞎了,最后也流落到荒原上。后来爱德蒙甚至还想刺死自己的父亲,为了当国王,还同时向高纳里尔和里根两人大献殷勤,而两姐妹也都想背叛丈夫和爱德蒙在一起。


考狄莉亚得知父亲的遭遇后,带兵打回来,找到了李尔。李尔也恢复了神智。但是考狄莉亚打了败仗,两人都被俘虏了。


英军胜利后,里根公开宣布要与爱德蒙结婚,被高纳里尔毒死,高纳里尔也跟着自杀了。爱德蒙在与爱德华的决斗中遭受致命的一击,临死前他良心发现,下令撤回吊死考狄莉亚的命令。然而已经晚了。李尔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迸发出勇气,亲手杀死了凶手,为最心爱的女儿报了仇。他抱着考狄莉亚的尸体走上舞台,痛苦地呼喊着:“哀号吧,哀号吧,哀号吧,哀号吧!”最终心碎而亡。


听上去,是不是惊心动魄啊。那么,这么一个大悲剧,莎士比亚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对社会的批判上,它通过两个家庭的悲剧,揭示了一个混乱而又残酷的时代:女儿逼疯父亲,姐姐谋杀妹妹;儿子告发父亲,弟弟诬告哥哥;妻子背叛丈夫,姐妹争风吃醋;为了权力和财富,一切伦理道德都可以无情地摧残和践踏,利己主义者横行于世,一个比一个更加令人不寒而栗。这都发生在王公贵族之家,那么社会底层呢?同样是饱受摧残,衣不蔽体,忍受着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头上没有片瓦遮身,腹中饥肠辘辘,衣服千疮百孔。罪恶当道,民不聊生,从上到下悲剧不断。


莎士比亚的揭露如果仅止于此,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悲剧也就仅仅具有社会学或历史学的意义,而无关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人类和个体的认识。莎士比亚的悲剧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是时代的镜子,更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度揭示,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恰恰是这些对我们更有意义。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剧本。我的问题是,在这个悲剧中,李尔有责任吗?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我们可以从中思考权力与爱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即使你是平民,你也有权力。权力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而非仅仅是是世俗中的级别。比如作为父与子,就包含着权力在里面。


首先,凡是用权力和利益换来的爱都不可以持久,也不可能真心。


悲剧的起因是李尔王退位前打算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凭什么分配呢?凭说出的动听的语言。这个,幸福是不是来得太容易了一点?只需要说话哦!然而,这又是多么空洞的东西。或许你会问,李尔王凭什么要求女儿们向他表示爱呢?凭他手中的权力和他许诺的利益。面对这种情况,李尔已经丧失了起码的理性。他不知道女儿爱的实际上是利益,而不是他本人。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把爱利益和爱人区别开来。前者是功利的爱,甚至连爱都不是;后者是非功利的爱。功利的爱可能转变成邪恶,非功利的爱一定有慈悲和宽容。


其次,所有的权力都暗含着对爱的渴求甚至依赖,爱永远大于权力。


李尔王要求女儿们表达了爱才能得到土地,他需要这份爱来证明权力的有效性。他的威望不是建立在自身之内,而是自身之外。对李尔这样的独裁者来说,权力不能离开爱。所以,他们不断地、贪婪地渴求爱,以此巩固权力。他们也要为自己制造道德神话,因为只有道德高尚才能争取到最大的爱,在一个伦理型社会尤其如此。于是,他们不断地制造“爱人”的神话,而其最终指向是要“人爱”。


权力与爱是我们时常会遇到的一对既互相勾联,又互相对抗的关系。这个权力可大可小,可以是政治,也可以是私生活。所以,每一个握有权力的人,对此都应该有清醒地判断,以免遭到李尔那样的悲剧。


关于这个剧本,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因为它太丰富太深刻。以上只是略举两例而已。


好啦,我总结一下这一讲,这一讲里,我向大家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悲剧,重点分析了《李尔王》。莎士比亚悲剧有太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但是,人不能一直生活在悲剧里,莎士比亚也是如此。这样惨痛现实,希望在哪里?下一讲我们会看到他的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