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 最有工作效率的管理机器登场

05 | 最有工作效率的管理机器登场

00:00
19:22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李工真。上一堂课我们谈到了这一点,德意志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是改革,而不是革命,这和其他国家不同,尤其和西欧国家不同。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在中央集权建立的过程中,普鲁士它的形式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一个是因为上节课讲到的,容克贵族和中央集权形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个不同,就是这节课要特别讲到的,普鲁士有个特别的官僚集团,正是这个官僚集团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把德国——首先是普鲁士——引进现代化。


在这个中央集权的建立的过程当中,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区别的:在英国和法国,它们的中央政府的建立的过程当中,是通过王权和市民阶层联盟,然后来产生一种抑制土地贵族的平衡力量——就是说中央权力是需要有意地和市民阶层联合起来,为什么要和市民阶层联合起来呢?用市民的力量去抵消土地贵族的力量,这样中央权力才能够突出出来;而在德意志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这样的现象:由于德意志的这个中央集权,它不是通过和市民阶层(联合建立起来的)——因为市民阶层的力量太弱了,我们说通过30年战争,工商业城市的倒退,都不可能形成这样一支力量——所以普鲁士的中央集权恰恰是由土地贵族自己搞起来的。


所以这种土地贵族扶植的这种中央权力的力量,土地贵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这个中央集权的力量,所以这个社会里边的中央集权的力量是非常弱的。那么中央集权的力量要想强大起来,那么国王就要有意识地去发展一支力量,这支力量是要拿来和土地贵族、和军队,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支军队的力量来相抗衡的。

普鲁士步兵(1745年)


这支力量——就是中央权力所特别发展的一种力量——就是文官集团。简单说用文官集团来抵消土地贵族的力量。这就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侯的战略。所以我们后来所理解的这个城市新生活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成长,那实际上都是这个文官集团改革的成果。

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侯


那么普鲁士的这个(文官)集团,这个官僚集团的发展,首先是和这个普鲁士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疆土的扩大,和这件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上节课已经说到过了,这一个半世纪,通过了霍亨索伦家族的三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东征西讨,这个疆土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了腓特烈大帝的这个时代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这个领土扩张得非常厉害,王室的领地已经达到了这个全国土地的1/2。因为当时这个普鲁士的体制是这样决定的,贵族们提供军队,国王来指挥这支军队去打仗,但是外部的获得的土地全部给王室,是定下了这样一个盟约的。所以这个时候王室的土地已经发展到全国领土的1/2。这个1/2的王室领地是需要官僚去管理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这个官僚队伍的扩大,是和这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

霍亨索伦家族家徽

霍亨索伦家族在柏林的宅第(1702年)


所以这个集团我们可以说经过了数代人以后,它就发展成了一种一直专门从事国家管理,而又充满了“专家治国”气味的这样一个集团。所以特别在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这个腓特烈大帝的培养下、训练下这个官僚集团就发展了一种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普鲁士风格,独具特色的普鲁士风格——大家是这样来评价的:“他以严守时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廉洁奉公的作风而闻名于世。”所以他成为了当时的整个德意志空间,而且是整个全世界最有工作效率的管理机器,所以这就是和这个普鲁士的风格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一种高效的管理机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最初,这支官僚队伍也是按照军事上的普鲁士体制的方法来建造的。简单的说,也是从贵族家里的老二、老三里面来筛选人才来做官僚的,最先开始一部分老二、老三去做军官,一部分老二、老三来做文官,来管理王室领地上的土地。历经了数代人以后,这个官僚集团部分的成员,尤其是它的最上层,也就是那些名字上带冯的人,冯某某,这些在官僚集团里边带冯的人就肯定是贵族了,这些人都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来自容克世家的。这就说明了这个官僚集团本身和土地贵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因为老二老三他的哥哥、父亲,都是大地主这样的人。


我们要看到这一点,由于这个长子继承制的关系,这些做官僚的这些老二老三们,他们和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是已经发生分离了。再加上他们已经是一批出生活工作在城市里边的人,他们已经通过了严格的大学的教育和补习文官的训练,通过了效率上的成就感,也通过了普鲁士国家哲学的熏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与自己在庄园里的父兄区别开来了,也把自己和其他的职业者区别开来了,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一个基本的事实。


不过这是我们讲的上层的这个官僚了,那么它的中下层的官员很有意思,基本上是来自于平民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呢?我们就要讲一讲。就是由于这里边出现了一个文官和武官的区别,在军队里边他对士兵的要求就是什么呢?就是纪律、服从和勇敢。但是在官僚队伍里边,在文官这个队伍里边,即使是最下层的官僚,也必须要有知识,要有管理的才能。所以这样的一些人员来做官员,哪怕是做低级官员的人员,也必须是从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里面来筛选的。


这就决定了这些人的家庭,因为在那个社会里边,什么样的人能够有钱接受教育呢?显然是家里有财产的人。那么家里有财产人是哪些人呢?实际上就是乡村的市民阶级、乡村资产阶级和城市里面的新兴的资产阶级。这样的家庭里边的孩子被选进文官的队伍里边。


那么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我来讲一讲。就是王室领地的扩大,这个领地也是要有人来种的,谁来种呢?中央集权建设的需要,所以这个国王就特别地创造了一种模式,就是这种土地——王室扩展来的这种土地,一概不能由有贵族身份的人来经营,要委托给非贵族的,也就是平民这样的人来做资本主义的承租人,你们可以来经营这个王室领地。这样这个王室就可以直接的向这个领地上的经营者来抽税,这样就能够增加中央的财源。这样就给很多人提供了一种机会,去承租这个土地以后,就会发财致富。这样的人就是普鲁士最早的一批乡村资产阶级。


另外还有当时还正在成长中的数量相当有限的市民阶级,也在慢慢起来。所以这个基层的文官主要首先是从这些人里面招募的。这就说明了普鲁士的文官系统这个东西,它是和新兴的资产阶级这个阶层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军队的那个体系,它是和容克贵族的那个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区别。而且这样的一些人,这些市民阶层的人,他们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了公职人员的资格,同时也能够豁免兵役、能够减免纳税款项,这是很重要的。这种出身经历和特权,不仅使他们自己,而且培养他们成长的家庭,还有培养教育他们成长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像这样的一些人,也和他们一起与现成的统治关系达成了一种和解。


所以一个市民阶层,他家里有人在这个朝廷里边做事儿,那么全家人对朝廷就有了一种亲切感,而就不是一个反抗性质的,就是你在压迫我,他就不这样想了。这是很妙的一桩,从这个市民阶层里面去招募文官,不仅连同这个人,而且连同他的家庭、连和他有社会关系的人,都和这个政权能达成和解,都从感情上把他们带入到与官僚集团最上层的那伙人的利益共同体当中。


那么这个文官在普鲁士有个非常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待遇特别的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普鲁士的这个国王他要招募全德意志的其他邦国的有用的人才。大家都讲的一样的德语嘛,谁来做这个官呢?他就要搞一个很优厚条件。让大家到处那些人都愿意跑到这来,就有点像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到这个国家来做官,他到那个国家来做官,大家都是都能够流通的,就是这样的。所以哪个地方的条件好,人家就往哪里来。所以当时这个腓特烈大帝他的开明专制当中,为了吸引其他邦国的精英人才到这里本国来做官,所以就给自己本国的文官配备了一种非常优越的经济上的终身保障、法律上的终身保障。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你在我这里为官,你一辈子所有的生活全部有安全的保障。一个普鲁士的文官不至于因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反对国王的某项主张,而导致自己衣食无着,甚至是杀生之祸。这个在普鲁斯是不存在的。这就允许了他们在思想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也使得他们有了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这就造就了一种普遍进行政治讨论的气氛,甚至有人把这样的一种氛围称之为:这个普鲁士的官僚实际上是成为了替代性的国会。就是里边是可以自由讨论问题的。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不是不让人讲话,而且讲了和上司不一样的意见,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这就使得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最高明的想法直接的提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武官也好、军队也好,文官也好,这两者对于中央集权的建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里面是有区别的,这个军队与武官集团,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呢?他们要建立这个中央集权的目的是为了在对外问题上为自己的这个商业机会提供保证,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不是为了在对内上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不是为了在对内的问题上来限制自己的行为和权力的。所以他们支持中央集权,具有保护地方封建统治的关系的性质,所以具有相当强的前现代性。而文官集团产生的这个背景就大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央权力的体现。所以它的现代性是更为明显。

17世纪普鲁士领土的扩大

1786年,腓特烈大帝逝世时,勃兰登堡普鲁士(紫色)已经大大扩张


腓特烈大帝有一句名言叫做什么呢?叫做“官员是国家的公仆”——把官员作为国家的公仆。我们现在经常说这个官僚官员是国家的公仆,这句话怎么来的?就是腓特烈大帝讲出来的。这位国王是把自己称之为国家的第一公仆:我就是国家的第一公仆,我们要保卫的是供大家的利益。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当然就是黑格尔后来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普鲁士的官僚集团实际上是一个代表国家社会普遍利益这样的一个集团,这样一个阶层。而且说普鲁士的官僚集团虽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是它具有社会的个别利益与进行平衡的国家力量,加以协调彼此联系起来的功能。这就是黑格尔对这个普鲁士官僚的一个定性的评价。


这种国家和社会利益、普遍利益保护人的自我理解,也使得他们不仅代表了贵族的整体利益,同时也表明他们是要反对贵族的个别和特殊利益的。所以这些文官集团,他们坚信社会关系是可以塑造的,他们相信现成的国家,通过有目标的有效率的手段,是能够控制和操纵社会的发展方向的,也是能够造就出一种对社会结构转变的必不可少的适应能力的。所以,这种思想观念和行为功能上的独立性,也恰恰使他们成为了这个新兴的强国,能对时局做出有效反应,并能使推行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改革的发动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他们的这种能动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而且这种能动性都是倾向于开明君主专制的。他们主张:要采取宽容的政策、实行相对的法律平等、剪除封建弊端、发展工商业、发展教育、发展福利。


所以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前,他们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就是:“唯有通过改革才可能避免革命,才能保证国家的前途,也才能最后真正的保证贵族们的未来。”我是为贵族服务,我是为你这个贵族的国家服务,但是不是用你们想象的那种方式来保证、来为它服务的。我们是要改革,用改革的方法,而不是用保守的方法——很多人趋向于用保守的方法,什么都不变来保证自己——他说不是的,我们就是要变,我们变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这样来说服人家。所以这种观点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德意志的这些国家,尤其是普鲁士,它们没有出现一场像法兰西那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出现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中的原因很多:你可以说是由于民族和国家在政治和信仰上的分裂。我们说的那个局面的多元化,是吧。你也可以说是由于市民资产阶级的相对的软弱,经济上不够强大,政治上不够自觉,这都对。

普鲁士王国象征


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了,也要归功于普鲁士官僚机器它的效率、廉洁、理性主义和实事求是的治理作风,以及开明专制改革的部分成就。所以使得这里的德意志的这些王朝,与法兰西的王朝比较起来,应该说是更有效率的。而法兰西的王朝是更加的腐败和无能的,而德国的王朝是有效的,是廉洁的。这就使得普鲁士,尤其是以普鲁士为代表的这种官僚机器,他们所代表的统治权力的受攻击面,就要比波旁王朝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会发生革命,而德国尤其是普鲁士会走上改革道路的原因。


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受过了严格的高等教育,有部分的市民成分参与的普鲁士的文官体系,它不仅是在为权威的君主专制的国家在履行义务,而且也在为正在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理性履行义务。它的改革与固守,它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双重性,使它处在一个非常矛盾的位置上。在这个时代里边,它究竟倒向何方?它有多强的现代化的倾向?这些东西都要取决于外部压力的大小。


所以只是当法国的大革命疾风暴雨似的席卷欧洲大陆的时候,普鲁士才终于在这个官僚集团的领导下,实现了向新兴工业世界现代化社会的突进。这就是我们今天讲述的课。所以我们下一堂课我们会讲到外来的拿破仑战争它的这个风暴对德国改革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下堂课的这个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