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三个层次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废皇帝刘贺、汉宣帝和霍光这几位历史人物在宫廷政治斗争中的形象。若是由此进一步上溯,沿着他们背后那一条历史脉络,去找寻其历史形象的生成渊源,就不能不谈到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
原因,我在前面第二节里已经谈过,正是由于卫太子的反叛,才导致汉武帝空置储位,不再信任成年的皇子,也不定立太子,这让他在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才不得不令幼子刘弗陵继承帝位,从而引发了后来那一系列事件,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特别的历史人物。
卫太子为什么会反叛呢?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卫太子在“巫蛊之变”这一事件当中的行为和他的政治形象:即究竟是卫太子对乃父汉武帝施行了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速死?还是别人栽赃陷害,诬蔑他做出了那么不仁不义的事儿?
关于这一点,前人的旧说,几乎众口一词,都对卫太子赞赏有加,说他规规矩矩,纯洁得就像一只小羊羔,而所谓“巫蛊”之事完全是别人泼到他身上的脏水。按照这样的说法,卫太子刘据就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后生的形象。
这样的认识,当然有它的缘由。可是,假若我们暂时搁置这样的通行说法,深入审度历史文献的记载,就会发现,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而即使是卫太子刘据对他老爹汉武帝施行了蛊术以咒其速死,也并不一定就是在做什么坏事。
按照我的看法,历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事实的认定,或者说是确认史事,也就是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说,我们研究“巫蛊之变”,首先是要确认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是要弄清卫太子刘据到底有没有对汉武帝搞过蛊术?在这一个层次上,由于结论完全依赖史料的证据,是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取得共识的。
第二个层次,是对史事发生原因或内在机理的阐释。对于“巫蛊之变”这一事件来说,我们就是要尽量来解释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事件?这样的解释,大多不能完全依赖直接的史料证据,需要推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因素增大,取得共识的可能性就比史事的认定有所减少,甚至会大幅度减少。
第三个层次,是人们对史事的评判。因为这纯属个人好恶,就因人而异,甚至天差地别了。比如,若是卫太子对汉武帝施行了巫蛊之术,那么,这真的是像现在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不仁不孝的坏事么?这样一来,卫太子就不是一个好人了么?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脑子,这一点往往没有办法取得共识,但我可以讲述我的评判,你也可以讲述你的评判。
汉武帝
东窗事发
那么,下面就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卫太子究竟是不是对他老爹汉武帝刘彻搞了巫蛊之术呢?
这事儿,在《汉书》的《戾太子传》里,本来有着非常清楚的记载(附带说明一下,所谓“戾太子”,是卫太子后来在兵变失败之后,朝廷给他的谥号),这就是汉武帝派遣那位名叫江充的特使,到后宫和太子宫中去搜检其行用蛊术诅咒汉武帝速死的罪证,结果,在卫太子的宫中,挖到了他搞蛊术时使用的桐木人。
这件事,历史的记载一清二楚,并没有任何歧异。在与卫太子对立的一方、也就是那个叫江充的特使那一方面,《汉书·江充传》记载的情况也是如此。
像《汉书》这样严谨的历史著作,其最基本、也是最为首要的功能,当然是如实记述史事。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有关巫蛊之案侦办与被告双方人物的传记里,都绝然不见江充暗设计谋来诬陷太子据的记载,也就是说并没有江充在太子宫中偷偷埋设桐木偶人来陷害他的记载,这清楚显示出这是一件在太子宫内实实在在发生了的事情,并非无中生有。
可是,就像我在开头讲的那样,很多关心汉武帝时期历史问题的人们都知道,前人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对汉武帝搞巫蛊这件事儿,是江充对卫太子的诬陷,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这与东窗事发之后,卫太子身边那个太子少傅石德的态度具有直接关系。“太子少傅”这一官职,担当着辅导太子的责任。将来太子若是一扶正成为皇帝,通常这种少傅也会随之高升的。因此,石德这位太子少傅,和卫太子的私人关系相当亲密,现在出了大事儿,可谓罪恶滔天,卫太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找石德商量,让他帮自己出个主意。
当得到卫太子报告的情况,知悉卫太子上述罪证被江充搜检到之后,这位太子少傅的第一反应,并没有像卫太子所期望的那样,为太子分忧解难,而是“惧为师傅并诛”,也就是担心自己会因汉武追究失职之责而被处死。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若是不明就理,或是此事还存在卫太子自己确是施行巫蛊之外其他的可能,石德怎么会一下子想到自己会与卫太子一并遭到诛戮?对于卫太子来说,自己做了什么事儿,自己心里本来就明明白白,更何况现在汉武帝派遣的特使拿到了罪证,当时,在惊慌之中,卫太子也并没有向这位少傅讲出诸如江充设计陷害之类为自己开脱的话。这是因为石德是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人,用不着说假话。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在这万分危急的生死关头,石德一下子就想到了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办法,以询问的口气对卫太子说:“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眀。”——即这个桐木偶人,究竟是司职搜查的巫自己安放的呢?还是此前确实就在宫里,这是你自己怎么也说不清楚的事情。这是以一种委婉的形式,给卫太子指明一条逃脱惩处的路径:也就是反咬一口,说是江充预埋桐木人偶陷害卫太子。请大家注意,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卫太子刘据也并没有向石德申明自己的无辜。事情的真相,已昭然若揭。
铤而走险
办法好像是找到了,但这只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想挣脱业已紧套在脖子上的锁链,只能孤注一掷,采用非常手段,抓住汉武帝特别委派的究治巫蛊的使者江充及其随同人员,投入黑牢,“穷治其奸诈”,也就是采取严刑逼供(这或许应当包括江充辈使用过的“烧铁钳灼”、也就是用铁烙铁往身上烫等酷刑)、直至以死亡相胁迫的方式,屈打成招,令江充等人不得不承认是他预埋桐木人偶来陷害卫太子。
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江充及其同行人员被捕之后,显然谁都没有屈服认账。无计可施的太子据,只好彻底孤注一掷,发兵反叛,希冀汉武帝或许已经病重不起,以求侥幸;并且很干脆地直接杀掉江充,还在皇家苑囿上林苑里,把当初为他动手搞蛊术的“胡巫”做成了烤肉,用以发泄自己的愤恨,当然这同时也是他试图彻底消除罪证的蠢办法。
结果,是卫太子兵败自杀,落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身败”是说他自杀身死,命没了;那么,“名裂”、也就是名声败坏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后来他嫡亲嫡亲的孙子刘病已做了皇帝、也就是所谓汉宣帝,诏命朝廷给自己的爷爷定谥号,还是根据他犯下的罪过,拟定了个“戾”字,所以后人又用这个谥号,称谓卫太子为“戾太子”。
谥号制度,据史籍记载,乃是创制于西周的周公,是用来约束君王和贵族的行为的,即按照所谓周公谥法确立的谥号颁授原则,是当时规定:“谥者行之迹也。”按照这一原则,对于逝者,要美行予美谥,恶行得恶谥,真实反映其一生的“行迹”,也就是盖棺论定其所做所为,评定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会让大权在握的当政者有所顾忌,不至于把坏事做绝。
汉宣帝为他的祖父所选定的这个“戾”字谥号,依照所谓周公谥法,乃是“不悔前过曰戾”。卫太子先行巫蛊,再继之以兵戎犯上,正符合这一特征。因而这一谥号可以有力地证明,卫太子确实有过施行巫蛊的事情。因为如上所述,谥号制度本身要求后人给逝者确定谥号,必须符合其一生的行事,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曲意讳饰。不然的话,都是后世子孙和臣子给去世的尊人定谥号,岂不都成了所谓“美谥”,谥号制度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巫蛊之变”的真实原因
这样,我们就要进入认识这一问题的第二个层次,即需要阐释促使事件形成的原因或机理是什么?也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巫蛊之变”?卫太子干这种对他亲爹老皇帝汉武帝搞蛊术的事儿,到底为的是哪桩呢?
其实这只是古代后宫中经常上演的“宫斗”戏中的一出。卫太子生母卫子夫得以被迎入宫中并被册立为皇后,本来就出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她与汉武帝并没有什么深切的感情,待其年长色衰之后,汉武帝在他的后宫当中,更不断有新欢另爱,像什么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等等。喜新厌旧的原始欲望,万人之上的皇帝,可以尽情放纵,而冷宫中的卫皇后和卫太子,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不能不感到忧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卫太子刘据得以被册立为太子,乃是缘于汉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初得子嗣,令汉武帝欣喜不已,所以在他出生之后,随即尊立其母卫子夫为皇后,而在这之前两年,其原已正式册立多年的陈皇后,则刚刚由于卫子夫博得汉武帝宠爱而施行媚道、巫蛊等法术,遭致废黜,退居长门冷宫。
翻覆之间,陈皇后的昨天,或许就是卫皇后的今天。不管是卫皇后,还是太子据,都很有可能同样遭遇废黜的危险,他们不能不有所应对。
然而,面对残暴至极、也专制至极的汉武帝,满朝文武大臣都无可奈何,他们母子俩又能做些什么呢?可以说是束手无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不过心里实在憋得慌,也不能就那么憋死。就是再没有办法,并不等于不能动心眼儿想一想。
若是在汉武帝正式废除卫太子和他的母亲卫皇后之前,他自己就先行命归黄泉,那么,卫太子据以及卫皇后便自然会保住既有的地位。直接刺杀武帝,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们也绝不会这样想。
可既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就也不是毫无办法,至少卫太子和卫皇后会觉得不妨试试一个比较特殊的办法,这就是藉助职业的“巫”,这也可以称之为“巫人”,来施行蛊术,以诅咒汉武帝快些死去。——哪怕效力不验,这至少也可以发泄一下内心深处积郁多年的不满,或是倾吐一下自己强烈的期望。
当然,谈到这一点,我们大家需要知道,对自己的仇人,搞这种“巫蛊之术”,在西汉时期,是非常平常、非常普遍的事儿,所以卫太子才会这样想、这样做。事情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可这就是“巫蛊之变”发生的真实原因。
至于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最后一个层次,也就是我们今天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卫太子对他亲爹汉武帝搞蛊术这件事儿呢?我的判语是卫太子干得好,他真是一个好后生,要是真的成功达到目的,就可以说是为民除害了。因为汉武帝残暴至极,早该死了。
茂陵
这篇是老师亲自写的稿子吗?听起来感觉有点生啊,而且观点的深刻度跟前几节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啊!
老而不死是为贼
感觉这么解释,一切都能解成阴谋
其实看史书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想问问,,辛老师您怎么看史料中关于 惧 这一类的心理描写,史家写史书的时候是靠什么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他们描写的这类心理活动可信度有多少
1529525ttjd 回复 @看灰机_qf: 同问辛老师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