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丨《专家之死》:揭开美国反智主义的一角,是什么让专家越来越不被信任

社科丨《专家之死》:揭开美国反智主义的一角,是什么让专家越来越不被信任

00:00
28:37

揭开美国反智主义的一角。是什么让专家越来越不被信任?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托马斯·尼科尔斯曾任美国海战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美国参议院前助理,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的专家。


他认为美国人不仅缺乏知识,还对专家抱有盲目的敌意甚至憎恨,人们除了自己谁都不信。这种“专家之死”的现象让尼科尔斯非常忧虑,在书中,他探讨了“专家之死”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专家出错。


第一,盲目地拒绝相信专家有哪些危害?


1、危害个人生活


2、干扰公共政策的制定,动摇民主的根基


在公共政策领域,专家的责任是向选民提供专业知识和观点,告诉选民,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他们的选择会导致什么后果;选民的责任则是充分了解这些问题,决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想要怎么做,然后慎重地做出选择。

如果选民不对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把决策权交给一小部分政府官员和精英知识分子。而民主应该代表民众真实的意愿和诉求


第二,是什么导致专家不被信任?


1、思维陷阱


①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会高估自己水平,而且越难以改变自己观点。


②证实性偏差:人们会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略反对这个观点的信

息。


2、大学教育商品化


①学校降低了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分数注水严重,让学生得不到高水准的知识教育。


原因:美国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文化。


②学校迎合学生的喜好,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让学生对专家缺乏尊重。


原因:吸引更多学生报名。


3、互联网的流行


①虚假信息泛滥,各种谣言传播迅速,难以辨别真伪。


②让人们以为有了信息,自己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③制造了一种平等错觉,让人更刻薄浮躁,面对不同意见无法理性讨论。


④加强了证实性偏见。


4、新闻媒体娱乐化


①为了提升收视率,部分媒体放弃了客观中立的立场,提供迎合观众政治立场的节目,加强了证实性偏见。


②记者重视速度和产量,对新闻真实性缺乏审查,传播虚假信息,切断了专家和大众的沟通渠道。


第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专家出错?


1、当专家在自身专业领域出错

科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论。专家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对现有的理论不断进行验证和完善。我们应该在尊重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专家抱有慎重的怀疑精神。


2、当专家进行学术欺诈

大众很难进行辨别,需要依靠行业内的监督机构。


3、当专家跨专业入侵

专家对其它领域的了解,未必比普通人强。当专家跨专业发表观点时,大众要小心谨慎,不能因为他是专家,就觉得他说什么都有道理。


4、当专家进行预测

科学的目的在提供解释,去解决现有问题,因此专家并不擅长预测。如果大众需要专家预测,应该去找那些知识面广博,各个领域都懂一些的狐狸型专家。


作者:[美] 托马斯·尼科尔斯

撰写:西蒙

主播:旗达内

策划编辑:李雪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为梦想而生06

    建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键仙和无脑喷子们听一听,反省一下自己的荒唐作为。

    kings_wlz 回复 @为梦想而生06: 关键是喷子和键盘侠都不会花钱买喜马会员

  • 涂玉芳

    盲目拒绝相信专家的危害:危害个人生活;干扰公共政策制定,动摇民主根基 什么导致专家不被信任? 思维陷阱: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高估自己水平且越难改变自己观点);证实性偏差(人们会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大学教育商品化 互联网的流行:虚假信息泛滥;人们以为有了信息能正确判断;制造平等错觉;加强证实性偏见 新闻媒体娱乐化:部分媒体放弃客观中立立场,迎合观众;记者重视速度和产量,忽略真实性 如何看待专家出错? 在尊重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专家抱有慎重的怀疑精神;当专家进行学术欺诈,大众需要依靠行业内监督机构;当专家跨专业发表观点时,大众要小心谨慎;找知识面广博的狐狸型专家来预测

  • 小章鱼zhang

    其实在中国民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相信权威的专家,只是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渠道太多了,专家说辞出入也很多,普通民众无所适从。谈到经济问题,那观点简直不要太千奇百怪,谈到健康吧,各种保健品啊养生之类的,消费者购买时不知道何去何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信不信专家了,而是一部分专家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民众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网上流传那些匪夷所思的专家口中的话让大家吃惊不已,制定政策的人也基本上不是专家。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当务之急是提高专家身份认证的有效性,整顿专家为一己私利误导大众的个别现象,网络一些不实言论的查处。作为普通大众,也不要把科学当宗教更不要无视科学。。

    wind_wang 回复 @小章鱼zhang: 你能在媒体上看到多少专家?你平时能看到的大多都不是专家,专家才没那么多时间上媒体呢。你看到的专家就是媒体娱乐化的后果。

  • 曹宁说法

    继续听

  • 曹宁说法

    专家,呵呵

  • 政经理想

    今天一天第三次接触到这本书了!神奇哉,一次在公众号,一次在微信读书,一次在喜马讲书!

    1596102tcsj 回复 @政经理想: 哈哈,現在知道大數據的厲害了吧!這不是神奇

  • atingnide

    听了这么多,我觉得只有自己成为专家才靠谱。 至少成为半专家

    学路毅行 回复 @atingnide: 普通人只要加强思考就行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没那么多精力

  • 阿炜529

    怎么听这个书,里面也有黑中医的人,还有好多人点赞👍真是怪了,中医自由它的逻辑关系,你🉑️以不相信也🉑️以不看中医,但不要说宣扬中医文化就是反智主义,在现代所谓的医学中,好像中医不科学似的,但是科学未必能解释一切问题,对自己国家的传统医学要🈶️敬畏之心,不要黑它,你喜欢😘打针输液,我喜欢😘渴汤药,都是自己的选择,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是恰好,而不是百分百治好,尊重别人才能尊重自己,我坚决支持宣扬中医文化,不喜欢的大🉑️以一辈子只看只用西医,而不必黑它!

  • 世间儿女双全法

    什么是衡量专家的标准?在知识缺乏的古代,信息储量大的人就是专家。比如通晓金刚经的鸠摩罗什,据说为了争赢罗什两国不惜开战。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小白上网搜罗一番,也能人云亦云的解读金刚般若。信息量不再是专家的标准,独立思考能力才是。一个真正的史学家不在于掌握多少史料,而是有能力提炼历史教训指导当下,这不是死读书能学会的。After all, data is no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s not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is not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