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赵帅:《事实》引读

【005】赵帅:《事实》引读

00:00
14:20

专辑为打卡返现专辑,按照规定完成7天打卡即可返还全部喜点,并获得进入深度学习群的资格,完成打卡后可添加微信号:cjbs2020-001



无知让人盲从,读书让你思考。

你好,我是赵帅。


疫情期间,禁足在家的这些天,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是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新闻消息充满了头脑,甚至消息一多,也总有些不辨真假的时刻。每天刷微博热搜,看下面大家的评论,有专业人士的解析,也有很多质疑,一来一往,你根本不知道如何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分不清哪些信息是有效的事实。


恰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叫做《事实》,它是瑞典全球健康学者汉斯·罗斯林的著作。罗斯林是和各种公共资讯打交道的专家,他曾经在 4 分钟内,用 12 万个数据解释 200 个国家的发展,让听众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真实在发生着的变化。而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叫做“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对于在疫情期间面对外界信息轰炸的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十分应景了。


接下来,我会分享给你的,就是书中对我最有启发的3个点:了解真实世界、跳出局部误导、和避免紧迫决定。



第一点,了解真实世界。什么意思呢?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他其实根本不了解真实的世界。

这个观点,乍听之下,你可能会觉得作者是在危言耸听。一般不就是举出一些普通人根本不会了解的冷门领域的数据,然后嘲笑读者的无知嘛!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这么以为的。毕竟,现在网上什么都搜得到,我好歹也算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会不了解真实的世界呢?

然而这本书很快打了我的脸。

比如哈,如果我现在让你想象一下,全世界的低收入国家里,有多少比例的女孩能够上完小学呢?是60%?还是20%?还是40%?不妨用几秒钟思考一下,你的答案是什么?

好了,正确答案是60%,你答对了吗?反正我是答错了。原因是,大部分相对发达地区的人,都会天然地认为低收入国家的女孩往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对于他们最近几十年在两性平权和推广教育上的努力一无所知。


你知道吗?这道测试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7%的测试者答对。更讽刺的是,同样的问卷汉斯团队给动物园的大猩猩做了实验,结果大猩猩们的正确率为33%——因为随机选择的正确率就是有这么高。而且,还有更讽刺的——书中的这类问题,往往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比如世界银行的职员、美国某高校的教职员工,正确率就越低。


这说明,对于这个世界的很多基本问题,我们长期以来积累的印象,不仅没有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反而还是累积的偏见。


你可能会问,那我只要去搜索数据不就能够了解情况了嘛,确实是的。问卷中的很多问题,在权威网站上都可以免费查阅。而当作者向你解释真相后,你也会觉得本来就理应如此。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总是很难相信,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世界。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用所有感官去接触和体验,进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总是依赖它,并相信这就是世界的模样,所以,一般人怎么很难有动力去主动搜寻客观的数据,去刷新自己的世界观。

有时候,真正阻止我们找到真相的,并不是信息的匮乏,而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只有先放下自己的偏见,才有可能看到世界的全貌。



我想和你分享的第二个有启发性的观念,叫不要只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


有一句俗语你一定听过,那就叫“眼见为实”,我过去以为,这句话就是真理,至少是发现真理的方法。但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警觉,眼见其实不一定为实,甚至,越是亲眼看到的,越有可能掩盖深层的真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别急,汉斯的一段亲身经历就完美地解释了这一点。


20世纪80年代,他在莫桑比克做医生,当时的莫桑比克的大部分人民都患有疾病,他每天要接收至少3名重症儿童,而他所处的医院的医疗条件甚至无法打点滴,只能看着眼前的小孩慢慢地停止呼吸。我想,不论是你还是我,甚至任何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面对这样的场景,都一定会呼吁所有的资源集中投入在这个医院之中,尽力拯救这些小孩。

但汉斯并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觉得自己不能倾尽全力去救助医院里的小孩。


听到这里,你心里一定想,这算什么医生啊,也太冷漠了吧!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的,但后来,汉斯便指出了,我们其实有一个盲区,那就是,我们忽视了,医院以外其实也有着不少被疾病折磨的小孩,他们,甚至没条件来医院。


你知道吗,汉斯进行了儿童死亡率的数据统计,他发现,自己医院的儿童的死亡人数,从宏观来看,仅仅是整个区域之中的1.3%,换言之,还有着数量庞大、数以千计的儿童在医院以外的地方不幸逝世。


虽然用数据来分析人命很残酷,但如果不看数据,盲目将资源全部倾注到这家医院中,只会“大财小用”,医院以外的小孩便难以得到救助,所以汉斯觉得自己不能只把精力放到眼前的医院里的小孩里,而是要省下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培训乡村里的医生和护士,去科普基本的健康知识,从宏观上改善整个地区的医疗水平,这样宏观的、有格局的做法,才能拯救更多的儿童。


是的,我们看问题时,不能只聚焦于眼前的局部状况,就着急着下判断、分配资源,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格局和眼光,否则很可能忽视更大的灾难。


听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误解,觉得只要重点关照重灾区就好了,这可就误解了,因为只关注重灾区,其实也是一种忽视整体的思维误区。


你还记得吗?湖北疫情爆发,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投放于武汉,但随之而来的同样是巨大的隐患,孝感、黄冈等地资源匮乏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补给,这,其实也是忽略了整体格局的表现。这可能跟我们了解信息不足有关,但同样和曝光度也有关系。如果我们只对看得见的受害者进行帮助,无疑会造成的看不见的死亡。


所以,在这样的大灾难来临时,我们千万不能看到头痛就医头、脚痛就医脚,而是要搜集数据、分析比例,然后再盘算如何分配资源,才能做到重点攻克重灾区,也尽可能对潜在地区做到关怀,这,才是顾全大局的表现。


第三个我想和你分享的观点,不要情急之下做决定。


这个观点乍一听平平无奇,相信你看到朋友激动的时候,也会让他冷静下来再做决定。但作者问出了更关键的那个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时常会冲动呢?很简单,因为在危险来临的恐慌中,先动起来,本质上并不是什么缺陷,而是人类进化出来的本能,过去千百万年这种本能帮助我们活过了那些反应没这么快的族群,在自然选择中延续至今。


但问题是,来到更需要凭借理性而非本能行动的现代世界,这种动物性的优势,才变成了人性的劣势。


汉斯曾经到纳卡拉市的孟巴区为当地的居民治疗。那里曾流行过一种奇怪的病症,患者会出现双腿麻痹甚至双目失明,遗憾的是,尽管经过了通宵工作查阅资料,汉斯仍旧无法确认这种疾病的病因和传染性。


但为了避免这一场传染病快速扩散,汉斯仍支持市长提出的封闭道路、停开公共汽车的决定。这看上去非常合理对不对?可是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在路障设置的第二天,大约20个妇女和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公交停运就放弃出行,她们为了抵达市区卖掉她们的商品,选择了坐船。结果几十个人拼命地挤在了一条小船上,而渔船因为超载和风浪,并没有安全返航。


汉斯事后非常后悔,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在紧急压力下,做出了一刀切的封路决策,他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日常习惯,也忽视了居民的可能做出的相应措施,最终导致了事与愿违的悲剧。


其实,不仅决策者会因为压力而做出武断的决定,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常常会病急乱投医。还记得一夜之间双黄连被一抢而空的事件吗?从专家提出“双黄连对病毒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需要临床检验”开始不过几个小时,电商平台和实体店中就已经断货,甚至,有些朋友连双黄莲蓉月饼都不放过。


切实的压力存在,让许多人在那一刻真实地觉得“买到可以不吃,但再不买就一定买不到了”,每个个体看似自保的本能盖过了理性,结果最终呈现出群体的荒谬。


而想要避免情急生乱,最重要的是做到循序渐进,你需要深呼吸,告诉自己,大多数时候,事件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紧急。等我们冷静下来了,再了解基础数据,可以查询新闻的出处和专家表述的原文,再做出理性的判断。



上述,就是我今天所分享的内容。但这其实只是《事实》这本书中的一小部分,偷偷地告诉你,边看这本书边思考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成了我在封闭期间的一种享受。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一样,“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情绪化本能是扎根在我们身体之中的,虽然,它有时会干扰我们理性的判断,但我总是觉得,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抗拒情绪化本能,而是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化本能相处,学会如何不被控制,做出错误的决策。


分享这本书与其说是帮助大家训练批判性思维,倒不如说,是让大家了解是什么样的本能影响了我们对于事实的理解。毕竟如果原材料不对,再怎么加工也不会是道好的料理。


汉斯把《事实》当作他与这个世界的无知的一场战役,就像整本书中汉斯一直希望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一样,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却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无论如何,恭喜你又翻开了一本好书,也期待你读完之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和思考。

我是赵帅,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