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陈凌岳:《批判思维工具》引读

【001】陈凌岳:《批判思维工具》引读

00:00
11:29

本专辑为打卡返现专辑,按照规定完成7天打卡即可返还全部喜点,并获得进入深度学习群的资格,完成打卡后可添加微信号:cjbs2020-001



读有深度的书,做有思想的人。

你好,我是陈凌岳。


最近这个疫情,不仅仅是引起了大家对于疫情本身的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公共表达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在任何一段时间里,会有这么多人集中地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即便那些平时那些表现得对“天下事”最漠不关心的朋友,至少也要在李文亮医生去世的那个夜晚,说上那么几句。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参与的人多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多了。我举一个出现在我身边的例子。第一个是李医生去世那天晚上,大家都在朋友圈参与刷屏,大多数人都是比较直观的情绪表达,基本上都是大家很真实的心理感受,直到我刷到了一条我初中同学的朋友圈,他配了一张官媒报道李医生正在被抢救的微博,然后配了一句话“有关部门不出来解释一下吗?”


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诉求,但我就在这琢磨,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你需要所谓的有关部门解释什么呢?从他的表达里,你没法看到他真实的意图,并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甚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他在这场针对“公权力”的表达狂潮中,跟了风。


越是在这种气氛下,我越觉得,这本《批判性思维工具》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材。


它不仅真实地分析了我们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的思维误区,比如我们所受的教育为什么不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偏见是怎么形成的、政权和媒体是怎么影响甚至塑造我们的思维的,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好好消化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你做一个足够有深度的思考者、表达者,将会提供非常实际的帮助。


下面简单跟大家分享两个启发到了我的观点,以及一个实用思维训练方法。


第一个启发到我的观点,叫做人都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首先,我问你一件事,你们在思考和发表观点时,会尽量做到客观吗?哈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无聊,因为相信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还蛮客观的。不说结果,至少会往客观的方向上努力嘛!


但《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里讲到一个东西让我有点警醒,它说你知道吗?人在思考的过程中,看起来在客观,也通常带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书中讲了一个例子,说一对情侣去买唱片,杰克喜欢A,玛丽喜欢B,杰克在说服玛丽的时候,努力地展示A的客观优势,比如,A曾经获得过很多大奖、被众多乐评人夸赞、专业性很强blablabla。表面上看,他似乎有理有据、十分客观,对不对?


但其实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只是以“我想要A”为出发点,呈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的确,A唱片,可能确实有这些优点,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优点会被你挑出来说呢?你在潜意识中,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优点是重要的呢?


这,就是由“自我中心”所带来的的立场预设,以及引起的不客观。


自我中心的倾向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它的隐蔽性。比如在爱情这件事情上,很多人喜欢说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对方,所以要努力变优秀。这听起来是很卑微、很上进的一种想法。但其实这里面也隐藏了一种深层次的自我中心倾向,那就是,只要我足够优秀了,你就该喜欢我了吧?


读到这里我在想,那以后我思考的时候,会刻意摒除自己的私人想法,都用第三方的标准来进行分析,这样总可以做到没有偏见了吧?


结果,很快我就发现,我的这种想法,居然就是书里提到的第二重误区。因为除了 “自我中心”以外,“社会中心”的倾向也常常让人变得不客观。


什么叫社会中心呢?就是你即使能逃脱自己主观的倾向,也逃不开社会对你的影响。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一群儿童进行了访谈,询问他们对于不同国家的印象。比如问一个瑞士小孩儿,你最喜欢哪个国家?他说,瑞士。这个还正常,毕竟祖国嘛。但他继续问孩子们对于其他的国家的印象,结果大多数答案的根据都源于自己的国家和别国的亲疏远近。比如问一个美国的小孩儿,俄罗斯人怎么样?很坏。为什么?不知道……


为什么一个还不太懂事的美国小孩,会觉得俄罗斯人很坏?他当然不是根据个人经验得出的判断,这一切,只能是他周围的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


而如果这个小孩以后成为了美国外交部官员,你觉得他会采取怎样的国际政策?就算他再怎么努力客观,去寻找各种学理上的、规则上的论证,恐怕也很难完全避免社会中心倾向的影响。而且不同于个人中心,我们还可以觉察和控制,社会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润物无声的。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发现了,看来,客观地思考和表达,是真的很难……



我们要了解“自我中心倾向”和“社会中心倾向”的存在,第一个作用,是提醒我们时刻察觉自己的偏见。


而除了警惕,我认为这两个倾向还可以被用来理解别人的选择。


比如,我还记得特朗普上台的时候,国内有很多人拍手叫好,因为他们也会对希拉里代表的那群,过分强调自由平等的政治正确的美国白左嗤之以鼻。但当这次疫情被很多国家命名为“武汉肺炎”甚至“中国肺炎”,使得黄皮肤面孔的人在国外只要一咳嗽就会遭到排挤的时候。甚至在国内,很对人也对那些出门在外的武汉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慌和本能性疏远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强调反歧视,强调政治正确,它的价值在哪里。而很多美国人,只不过是因为在过往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个人和社会倾向,才会格外地看重“政治正确”这件事。


当然,最终怎样做才是对的,永远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明白人的思维本身的局限性,更多理解别人的想法一点,至少可以保证让自己远离应激的情绪,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也是我在奇葩说也说过的一个观点,当你真正理解了一个人所做的事情背后的原因,你会减少很多的厌恶和仇恨。



最后,除了刚才分享的这两种思维倾向,书里还提到一个日常自我训练的方法,让我觉得很受用。就是你在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门知识、评价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光就这件事情孤立地来看,而要去分析他背后的脉络和逻辑。我用我自己的专业,管理学的一个片段去解释这件事情。


比如20世纪管理学有一个革命性的思想转变,过去我们总是强调管理,才能让团队更有效率的;但现在,我们开始关注怎么管理,才能让人际关系变得和谐。


很多人从表面上看会觉得,这是两种平行的管理思维,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迁。


但是如果你分析这种思维转变的背后逻辑和原因,你会得出更加深入的认识。为什么管理思维会变?因为人性假设变了,以前的管理遵从的是“经济人假设”或者“理性人假设”,认为通过制度的奖惩即可以完成管理。


但后来人们发现人不是完全的理性或者经济的,于是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开始关注人更多方面的需求。在管理思维变化的背后,是人性假设的变化。这就把认识深入了一层。


进一步说,为什么会有人性假设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事实的确与原本的假设不符,另一方面,效率至上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对劳动者造成极大化的压迫,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需求。这是历史的条件。


这样你就可以梳理出一条“历史影响+人性假设变迁”的管理思想变迁逻辑,然后用他来认识整个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就可以形成系统的观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式的平行认识。


黄执中学长在表达学院的课程讲过一个方法,就是要认识一个行业,就要学会归纳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比如说,有个学员分享说律师行业,它的底层逻辑可以是“处理例外的艺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说,我们说法律规定不能闯红灯,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可是如果是救护车为了救人闯红灯这种例外情况呢?又好比,法律规定不能伤害他人,但如果是别人先来侵害我呢?像这样,不断地去处理某一个案子中,法律规定以外的例外情况,才是律师工作地价值和底层逻辑。


只有学会了用这种更深入的、更系统的观点去认识一件事情,我们才算真正地完成了学习的目的。



以上,个人中心和社会中心这两种思维倾向,以及日常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是我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我在看完《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后觉得比较受用的几个点,老实说,它们只是书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其实在这次疫情当中,有非常多现象、案例,都可以用这本书里提到的方法论和思维工具来加以分析。这本书的格式非常像教科书,里面非常多内容都梳理成了知识点的格式,也许不容易一次性读完,但非常适合拿来看一点用一点,作为你长期自我提升的灵感和素材。



无论如何,恭喜你又翻开了一本好书,也期待你读完之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和思考。

我是陈凌岳,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