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风流,千古妙谈》09(阳关曲)

《宋词风流,千古妙谈》09(阳关曲)

00:00
10:52

第八讲 阳关曲:此生此夜不长好


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大多为吟咏送别。


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什么是大石调呢?大石调就是一种乐律的名字,俗称“黄锺商”,只因宋乐与古乐差了二律,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秦王小破阵乐》是唐朝最著名的歌曲大曲之一,最初是军歌,然后用于宴会上,祭祀上,属武舞类,象征着大唐气象非凡,享誉海内外。秦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其称帝前为“秦王”。将士们以旧曲唱新词,歌颂李世民:“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舞蹈,在经过宫廷艺术的加工,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渐渐地,“阳关曲”融进了宋词的队伍,成了脍炙人口的词牌名,“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为此词牌布下了深情的基调。古来吟咏,多以胜。七绝的句式,韵部押平声韵,由诗到词的形式变化,使得情调与用字皆更自由。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词与绝句诗的区别在哪里?


绝句诗在雅,词在情;


绝句诗用古琴演绎,字字珠玑;词用古筝演绎,处处留情。


宋词与宋诗、唐诗的区别在哪里?


宋词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而论,有三重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也。慎独在冷雨凄风中,坚定而行,心有高歌,照见前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也。进入到某些领域,已经忘乎所以,不知不觉间颜色憔悴,衣带渐宽,才明白这一路已经走了很远很远,无法停留,无法回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也。当初只是义无反顾地出发,并不清楚目的地在哪里,当我苦苦追寻的时候,找不到任何踪迹,有一天突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走到阑珊处,心里的高歌已经变成脚下坚实的土地。词境在于层次,由真,到深,到神,再到人。


宋诗则多于说理,理性与感性并重,相比唐诗,多了有我层面的思考。唐诗则贵在气,灵气,清气,大气。时代是诗词的血液,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


苏轼的这首《阳关曲》与其长调《水调歌头 中秋》有相似的抒情风格,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辨认成七绝,则整体会受限。


且看风清词作
阳光曲·新叶
石头攲巧水流时,十里藤萝数院低。
对眠恍坐万山下,如是泉声桥上迷。

对眠,化用李白《对雨》诗。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填词赋诗,多是与古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和不同的人对话,便有不同的诗文气息,假以时日,渐成风格。

阳关曲·落叶
问鸦秋上复栖时,多少风声月漏衣。
向来倚恨在高处,回首鞍前成相思。

倚恨,化用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读诗时,易得字。沿着这条路线无限想象进去,则有开阔磅薄的气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邻之女

    喜欢老师的解读和朗诵希望继续更新哦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东邻之女: 有机会一定再找一些类似的文本来演播!也请移步去听听我其他专辑,看有没有喜欢的。多谢支持

  • 听友291016079

    讲的好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听友291016079: 多谢多谢

  • 书中取得乐

    这个节目,要是能买到这木书就好了。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书中取得乐: 这本书还没出版,如果出版,第一时间通知您

  • 爱丽儿宝贝

    真的好听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爱丽儿宝贝: 希望您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