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风流,千古妙谈》08(潇湘神)

《宋词风流,千古妙谈》08(潇湘神)

00:00
11:18

第七讲  潇湘神:一场离恨两眉峰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原为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


湘妃,即娥皇、女英。


 始以文学的意象将湘妃由历史带入文学的是屈原的《湘君》、《湘夫人》,由此便形成了以湘妃意象为核心的文学专题,此文学专题的生活背景就是娥皇女英与帝舜之间所发生的凄婉的爱情故事。


帝舜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娥皇女英痛不欲生,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哭流涕,连竹子都跟着落泪了,后来竹子被叫成了“斑竹”,也称“湘妃竹”。娥皇女英双双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楚人哀之,便把洞庭山改成“君山”,并在山上为娥皇女英造庙祭祀,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墓前有石级,石级的石碑上刻有她们的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的《湘君》《湘夫人》,南面是唐宋等诗词。墓前有一对望柱,近三米高,上面刻有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墓周围很多斑竹,竹上斑斑点点,仿佛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潇湘神》作为词牌,是由七绝演化而来。两个三字句叠韵,增强咏叹效果。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


·黄公绍


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刘禹锡曾随僧人皎然学诗,以至于皎然感叹到: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也。刘禹锡没有让其师傅失望,在皎然提出物象之后,丰富与发展了其意旨,提出境生于象外的著名美学观点。早前《周易》就有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的说法,“道”与在形而上的层面是一样的,玄之又玄;没有语言修饰的时候,宽广无极,仿佛是天地的开始;有了语言的修饰,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器”与。所以皎然认为,重性情而尚自然,就可以挥使,达到境界。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这显然与皎然出世的心态有关联,尘埃未染,造化神奇。刘禹锡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屡遭贬谪,吟诗便成为其精神寄托,出世与入世并重,终于生发出境生于象外之领悟。这既是诗品、美学上的突破,也是其个人精神层面上的慰藉与解脱。这首《潇湘神·斑竹枝》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就是通过对湘妃与舜之爱情的描绘,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深夜月明”又将伤感之情跳出来,去接触一个与心境不一样的广阔的世界。境界由此产生。


黄公绍的《潇湘神》显然是在有我的层面上,借助春水”“玉莲表达不同时空状态下的情致。由此可见,炼诗炼词,除了需要天然灵敏之后,还需要品味层次的雕琢。






且看风清词作
潇湘神·柴门
柴打门,深打门。故枝旧事约天真。
只恐瘦梨飞带雪,相思原是月催人。

柴门,化用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相思瘦梨道出柴门的主人,依风顾影、对月盘句之景状,“天真”可借来一点气貌,却带不走旧事飞雪,天寒屋贫。





潇湘神·立冬
疑雪村,疑雪村,探来梅影处销魂。
约上暖炉高秫酒,和诗将半半无云。

暖炉,化用李白的《立冬》诗: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这里是想象和李白对酒对诗的情景。古今不同的时空,通过,疏通神思。雪上有落梅,梅上有白雪,诗书两相宜,暗香浮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取好

    古今人之常情,感情,爱情应该都是一样含义,不会黑白颠倒,特别是爱情,它特有的性质就是它的专一性,一男一女如同一人,彼此是相互的另一半,男女都不与它人再有此情愫,此乃真正的爱情,千万人中难有一对,所谓可遇而不可求!一般人的结合,只是走人生的过程,结婚只是传宗接代方式,选择对象,如所爱不得,只能退而取其次,不行又再退,再退!最后就只有凑合一起过算了!娥皇女英,两女一男,那算什么爱情呀?哭的不不过是失去了生活来源,失去了乘凉的大树而已,和爱情无关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取好: 深刻,到位!

  • 虹冰赵蒙

    朗诵很到位,听着舒服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虹冰赵蒙: 感谢您的收听和喜欢

  • 1584069azgv

    老师好解析,背景音乐也好不知是什么音乐望老师告知!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1584069azgv: 感谢聆听。背景音乐叫《梅花》

  • 听友298308800

    讲得挺好!喜欢!

    起个名字叫康康 回复 @听友298308800: 感谢聆听,祝收听体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