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历史剧:三百年风云翻卷舞台

3.历史剧:三百年风云翻卷舞台

00:00
16:48

你好,我是冯钢,欢迎收听我的课程《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第3讲。


上一讲我讲到了莎士比亚由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一个世界大文豪,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戏剧创作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如何看待国家的历史?对国家寄予了怎样的期望呢?这一讲我将回答这些问题。


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宣传民族文化精华的最佳时期,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BBC,也就是英国广播电台,为宣传英国文化,制作了一个系列剧,名为《空王冠》。这个系列剧是由《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和《亨利五世》组成的,它们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由此可见,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对英国人也具有重要意义。


莎士比亚登上戏剧舞台,最早写的就是历史剧。1590年他写作了《亨利六世》中篇和下篇,拉开了他戏剧创作的大幕;第二年完成了《亨利六世》上篇。莎士比亚为什么以历史剧作为创作的开端呢?


这就需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1587年2月,英国与西班牙爆发了战争。当时的西班牙比英国强大,它的海军被称为“无敌舰队”。1588年7月27日,无敌舰队遭到英国海军的致命打击,激发了英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英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强盛时期。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的名号也转赠给了英国,分文不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中国人好像早就把历史的规律弄得清清楚楚的啦。一个强大的世界帝国开始形成,这是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统治英国的时期,所以被称为“伊丽莎白盛世”。英国的文艺复兴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高潮。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英国舞台上开始流行历史剧,又被称为“编年史剧”,它以英国历史为关注点和表现内容,主题通常是爱国主义,受到伦敦观众的欢迎。莎士比亚生逢其时,他既是历史剧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写得最多最好的一个。他的第一个历史剧《亨利六世》上演时,票房收入是当时整个演出季最高的。


莎士比亚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一共写了十部历史剧。创作的第一个阶段,1590年到1600年,就写了九部;最后一部《亨利八世》写于1612年,与弗莱彻合作,也是他的收山之作。十部历史剧的时间跨度长达300多年,浓缩在三四十个小时之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英国故事”,它的成长、斗争和胜利。看上去写的是国王,实际上写的是英国,莎士比亚借历史剧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和君主观,回答了当时英国人关心的问题。


十部历史剧,第一部《约翰王》,写的是13世纪,最后一部《亨利八世》,写的是16世纪,其余8部集中展现了英国14世纪至15世纪的百年历史,学者们把这八部分成两个四部曲。在英国,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为很多人提供了关于那些朝代的历史知识。


第一个四部曲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莎士比亚笔下的君主,要么凶狠残暴,要么软弱无能;贵族们图谋王位,明争暗斗,祸国殃民,让国家陷入动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正如亨利六世所看见的,“正人君子都被野心家扼杀了,心地仁厚的人都被毒辣的小人赶跑,……公理公道在您的国土上立不住脚。”“唉,多么悲惨的景象!唉,多么残酷的时代!狮子们为了他们的窝穴,却叫无辜的羔羊却要跟着遭殃受罪。”他不由得呼唤着:“啊,上帝,可怜这灾难深重的时代吧!”


第二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它们不再是批判,而是歌颂,代表了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最高成就。《空冠王》就是这个四部曲。莎士比亚描写了强大的专制王权的建立,歌颂英明君主,盼望国家统一强盛。这是英国历史上的转折时期,也是英国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英国从封建割据与混乱时代,经过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直到都铎王朝建立,形成了强大的统一国家,实行君主专制。


莎士比亚通过描写这段历史,歌颂国家统一,反对贵族内乱,维护中央集权,崇尚英明、强大、合法的君主。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政治观,都倾向于通过强有力的君主统治来实现统一,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高峰,在当时也是最受欢迎,上演次数最频繁的剧作之一。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心中的正面形象,但不是理想君主,因为他的王位来路不正。亨利四世派人刺杀了荒淫误国的理查二世,在贵族的帮助下获得了王位,也深得民心,但始终无法摆脱道义的谴责和内心的负疚;后来贵族试图与他分享利益,两次起兵叛乱。哈尔王子率军平定了贵族叛乱,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一开始,亨利四世对将要继承王位的哈尔王子很不放心,因为王子成天出入于一个叫“野猪头”的客栈,那里是社会下层的冒险家、雇佣兵、酒店老板及佣人、妓女、农夫、小商贩等出没的地方。他的狐朋狗友里,有一个没落骑士叫福斯塔夫,成天与他形影不离。在亨利四世心中,哈尔王子就是一个浪荡公子。


与哈尔王子鬼混在一起的福斯塔夫,可以说是莎士比亚笔下最独特、最有魅力,也最有知名度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是一个破落骑士,靠偷盗过日子。圆圆的脸,肥大的肚子,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球拼装出他的身体;一旦摔倒在地,要再爬起来就不容易了。胖子们要是看见他的样子,就会鼓起生活的勇气。他的人生四大标配:吹牛撒谎,偷盗欺骗,打情骂俏,贪生怕死。但他也过得花天酒地,风生水起。貌似潦倒的人生,却有王子一路陪伴,也算是生活的赢家。福斯塔夫其实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随机应变的本事,机智幽默的谈吐,总是能用化解他的尴尬,他很骄傲地说:“我不但自己聪明,并且把我的聪明借给别人呢。”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有一个晚上,他和他的三个同伙去拦路抢劫,结果反被王子和他的伙伴波因斯给打劫了。黑夜中,福斯塔夫没有认出来者是谁,吓得屁滚尿流。但他回到客栈时却大肆吹嘘他的勇敢,王子戳穿他的谎言时,他还大言不惭地说:“上帝在上,我一眼就认出你们了。嗨,我是什么人,难道我可以向金枝玉叶的亲王行刺吗?嗨,你知道,我是像赫刺克勒斯一样勇敢的。”赫刺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英雄。最后,福斯塔夫还说:“我要把这一回事终身引为自豪,并且因此而格外看重你。”你看看,到后来他不仅有理,好像还给了哈尔王子一个面子,脸盆那么大的面子。神奇的福斯塔夫,我每次看到他,都要跪拜一下。


莎士比亚通过哈尔与福斯塔夫及其伙伴们的交往,描写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活。在那个社会里,不少人忙于抓拿骗吃,打家劫舍,喝酒嫖娼,游戏人生。路边小店粗俗轻松的日常生活与紧张激烈的宫廷权力之争交替展开,一张一弛,一雅一俗,令观众思考的同时,又开怀大笑。这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又一大特点。恩格斯对此非常欣赏,称其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在《亨利五世》里,哈尔王子改邪归正,符合莎士比亚的正统君主观。当时的政治观主张通过强有力的君主统治来实现国家统一,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亨利五世的威信是建立在自己的品德和功劳之上的,是一个理想君主;他敬奉上帝,宽厚仁慈,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王位来路正大光明。原来因贵族争权夺利而陷入分裂的英国,终于在《亨利五世》里,举国团结,所向无敌。


剧本结尾,亨利五世与法国公主凯瑟琳即将举行婚礼。夫妇相亲相爱,人民不再流血,英法两个百年仇敌也建立了美好的关系。亨利五世婚礼服的衬里是丝绸的,据说是中国明朝专为海外市场定制的。亨利五世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我忍不住就写了一首打油诗:少年干尽荒唐事,青年立功当国王,安内攘外美名扬,娶了公主美娇娘。


每当处在某个历史关头,莎士比亚取材于英国历史的剧本总是受到青睐。19世纪,《亨利五世》在英国是爱国主义的同义词,20世纪40年代二战胜利后也曾红极一时;80年代,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发生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这个剧本又受到英国人追捧。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最后一个剧本也是历史剧,写于1612年的《亨利八世》,是他与弗莱彻合作的。结尾,伊丽莎白一世诞生,莎士比亚充满激情地加以赞扬,称她将给英国带来“和平、丰足、仁爱、真理、畏惧……,他必将昌盛。”表达出莎士比亚对英国深切的热爱和衷心的祝福。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一生都在关注着他的民族。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恢弘壮观,同时,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刻画。他写的是历史,关注的是现实。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虽然被人用烂了,但又确实是这么回事:“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莎士比亚给当时的英国人打磨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了他们关心的问题,其核心是王权的继承,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同时,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也广泛地涉及了英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甚至有人认为,英国人的历史概念都得益于莎士比亚。英国18世纪有一个大文豪大学问家,叫约翰逊,连他都说,他所有的历史都是从莎士比亚那里学来的。其实,今天我们很多人的中国历史知识也来自电视连续剧,但那里面有很多歪曲和三观不正。


好啦,我总结一下这一讲,莎士比亚历史剧写的是英国历史故事,恢弘壮观,关键词是“王权”和“统一”,内容广博,可以说是一部英国历史的百科全书。沉重的历史,是不是应该用快乐的人生来打发呢?下一讲,我们将看到一个充满了爱情和青春的喜剧世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黑夜路下的微星

    催更冯老师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