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扬州博物馆 | 唐菱花打马球铜镜:古时候的奢侈品

96 扬州博物馆 | 唐菱花打马球铜镜:古时候的奢侈品

00:00
11:28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扬州双博馆的文物主讲人王靖雯。扬州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简称“扬州双博馆”。 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是一件唐菱花打马球铜镜


唐菱花打马球铜镜


这件铜镜直径18.5厘米,呈八角菱花形,镜背纹饰是四名骑士,手执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人与球之间衬以高山、花卉纹,显现出在郊外运动场比赛的情景。点击音频中的文稿,您可以看到图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地区之一。据传,最早的铜镜为轩辕黄帝所制,事实上中国最古老的铜镜也确实出自新石器时代,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就已经有了,只是形体较小,纹饰简单。最早关于铜镜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战国末期,汉代为鼎盛时期,隋唐时期为繁荣时期,隋唐铜镜质地细腻,铸作精致,镜型繁多,纹饰繁复。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等。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是唐代的菱花打马球纹铜镜,于195610月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金湾坝,虽然已在地下埋藏千年,然而出土时正反两面的水银包浆光亮如新,没有一点锈蚀的痕迹。包浆色泽独特,呈茶叶黄色,这在唐镜中并不多见。镜为八角菱花形,镜缘装饰有黄蜂花枝纹,镜背纹饰是四人骑在马上的图案,骑士手上各执有一根细长的弯头球杖。


图案可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图案中一人屈身挥杖作击球状,马呈狂奔之势,马头前恰有一球,另一人回身挥杖亦击打此球,马四蹄交错呈蹬踏之势,场面激烈,动感极强。乙组图案中一人弯身持杖伺机而动,马的一双前蹄抬起作腾跃状;另一人回身挥臂以杖勾球,球已落入其球杖的曲颈之内,马则作奔驰中回头状,顾盼有致,极其生动。人、马、球之间衬以高山、花卉纹,展现了一幅在郊外运动场地上进行比赛的场景。虽然镜背图案并不复杂,只有四人四马两球四曲棍,但都表现出人各有姿,马各有态,将马球运动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铜镜所描绘的打马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波斯,早在汉代就已传入我国,到了唐代更为盛行。马球是当时军中打球的游戏,以杖拂球,使之疾走,再以快马逐之,所以对马的要求也很高。唐代举办的打马球比赛要求马要剽悍,经得起冲撞,奔驰迅疾而灵活。马尾一般要扎起来绑成结,这是因为结扎马尾还可以让马跑得快,也便于骑手侧身往马后击球,还可以防止当多骑挤在较小范围内奔突厮缠时,马尾扬起扫着其他马眼而致惊马。

 

接下来,再跟您介绍一下铜镜的造型。铜镜的外缘是八角菱花形。菱花形和葵花形是唐代出现的新品种,突破了以往的圆形和方形的铜镜模式,使铜镜的风格更为活泼美观。菱花形主要流行于武则天至唐玄宗开元年末的盛唐期,也说明这面打马球铜镜是盛唐时期的产物。

 

而打马球在当时我国的盛行以及打马球的纹饰出现在唐代的铜镜上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开放的氛围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唐代时期的扬州为例,唐代扬州依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两京之外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史称扬一益二,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地,中国的丝绸、金银器、瓷器由扬州出口海外,而西方的香料珠宝也经扬州传播到中原内地。不仅如此,当时扬州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此经商居住,扬州在盛唐时期的人口达到了五十万左右,是当时的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其中有一万多都是西亚人。


他们在文化领域中互相影响。除了这面菱花打马球铜镜外,扬州这边还出土有瑞兽葡萄纹铜镜、阿拉伯文的背水扁壶等等。另外,当时扬州的铜器制作技术天下第一,也是铜镜的加工中心,因扬州铜镜制造精美,名气又大,很快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成为贵族小姐闺中必备物品。一面上好的铜镜在当时可卖到五两银子左右,折合人民币约有七八千,也真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说了这么多铜镜背面的纹饰、图案、形状,我们再来聊聊镜子的正面。经常参观博物馆的细心观众可能会发现博物馆展出的铜镜几乎都是镜子的背面,我们在讲解过程中也会有不少游客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展出的都是铜镜的背面?正面真的可以照见人吗?


首先铜镜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铜镜都用于照面的。早期铜镜其实是宗教仪器,并不具有的作用。中国的第一批铜镜出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中,之后,又在墓葬中发现了许多殷商铜镜。在中原汉地的古代文化中,铜镜在被用于宗教仪式中赋予了鲜明的巫术色彩。当时人们把圆形的铜镜与太阳联系起来,认为镜子的反光作用会加强它的巫术力量。铜镜的纹饰和铭文都有深层的含义,从西汉开始,铜镜上常刻有不同的铭文,其中包括“祛魅消灾”的铭文,认为它们可以照出鬼魅的原型,可以起到保护生灵的作用。铜镜祛魅的作用同样被用于死者,将铜镜镜面朝上放置在死者胸部,这样的习俗就是一个证明。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照亮墓室,同时可以使死者免受恶鬼的侵袭。


其次铜镜正面不怎么上得了台面。正面磨得可以映出人脸是要走一大批流程的。当然跟现在的镜子没法比,反射率也比较差,但是在当时那肯定是要比以水映面要强很多。《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就是说铜镜在刚刚铸造好的时候,朦朦胧胧是看不清人的样子的,等到涂抹完玄锡,经过近人研究,玄锡就是水银,可见用水银作为反光材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再用白旃打磨,白旃是一种白色粗毛织物,这道工序就是开镜,头发眉毛的细微处都可以看得见。不过因为是锡铜铸造打磨而成,久经历史埋藏,大部分是会腐蚀的,所以正面就不会再平整光滑,反射率很差。


最后也是不得不提的一点,铜镜的背面更具有价值。古铜镜是历史写照,反映着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艺术性极高。历代铜镜各有特色,从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都反映出一个朝代特定的时代背景,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


每一个古铜镜都极少重复,就算是同一时代都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古铜镜,目前国内出土并有记载的唐代打马球铜镜仅有三面,除一面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外,另外两面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安徽省怀宁县博物馆,以扬州这一面菱花打马球铜镜保存最为完好,在全国所出土的唐代铜镜中都可称得上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它们共同见证了万朝来贺的大唐盛世和互相交融的文化碰撞。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是普通人的生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帝王的感悟。可见,铜镜在古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好了,唐菱花打马球铜镜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您有时间亲自到扬州双博馆近距离欣赏这面铜镜。感谢您的收听,我是扬州双博馆的文物主讲人王靖雯,我在这里等你。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0518704

    如果讲解的话效果更好,朗读效果不好

  • 山子野儿

    怎么没有正面呢

  • 金刚葫芦娃儿_

    拍得一百万

  • 听友224950574

    你这个朗读都……

  • 自由自在的米虫

    在博物馆见过复制的铜镜,确实照得已相当清楚,并不是像马未都先生讲的,古人没有看清楚过自己的面容。

  • 自由自在的米虫

    最大的收货是:对铜镜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