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学点常识进寺庙

【佛学】《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学点常识进寺庙

00:00
13:16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里还有一篇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这篇附录在台湾曾出版过单行本。大家都经常会去各地的寺庙,但未必知道佛教寺庙的制度。南怀瑾在这本书里介绍了许多有关寺庙的常识。


什么叫做“丛林”?这是禅宗僧众团体特有的名称,指众多的出家人住在一起修行,譬如大树丛聚成林。在印度佛教传播的早期,出家人同居在一起修持,叫做“僧伽”,就是僧众团体的意思,统领僧伽的叫做“和尚”。以后传到中国,就把出家人都叫做僧,以讹传讹;又把他们笼统地都叫做和尚。在唐代以前,修禅的僧人都住在其他宗派的寺庙里,没有独立的团体。唐元和年间,百丈怀海禅师创立了叫做“丛林”的禅宗僧团,以区别于其他寺庙。他把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制度,一变而为中国式的丛林制度,叫做“清规”。以后佛教所以能够长久传播,全靠这个制度而存在。其规制的流传,时至今日,并为国内外佛教寺庙所仿照。


南老师概括禅宗丛林制度的特色:一方面,改革佛教僧众以乞讨化缘为生的依赖性。实行集体从事农业生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达到自给自足的经济。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绝对公开,收入全部为全寺大众的生活。所有僧众的身份与生活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从事劳役的僧人都一样,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严守戒律和丛林清规。如果犯了戒律和清规,轻则罚跪香或做苦役,重则依律处罚或摈弃,便是俗称“赶出山门”。实际上,大多数管事的僧人公私分明,绝对不敢私自动用寺庙的一草一木。因为僧众在制度以外,更是绝对信仰因果报应。


另一方面,集中修持,以导师制来领导僧众,从事知行合一的实证佛学。消除刻板的宗教迷信仪式,以身心实践求证,完成人性佛性的心佛平等,集体教学的目的。僧众生活以清修为主,清晨三、四点钟起床就开始打坐。每天打坐以十支香以上的时间为度,一枝香相当于一个半小时。后世为满足民间社会信仰的需要,以及增加寺庙和僧众的公私收入,便有一班专为应付念经、做法事的僧众,叫做“应门和尚”。现在“应门“反而逐渐成为很多寺庙的主业。


最初的丛林是十方众生所共有,所以通称为“十方丛林“。僧人行脚遍天下,身边不需要带一分钱。不论州县乡村,只要有丛林,僧人能懂得规矩,都可挂褡安居。后来逐渐出现”子孙丛林“,师徒世代相承,等于普通人宗族的世代衔接。弟子既可继承师位,同时也接管了全寺的财产,而且一寺的财产不再为十方众生共有共享了。一个和尚收了几个徒弟,便以先进山门者为大,排列徒弟的次序。徒弟辗转再收徒孙,便由这原始的一支分作房分,等于世俗的叔伯兄弟关系,甚至发生权位财产的争执。尤其到了晚唐五代之间,五家宗派分立,各家的徒孙法子观念便已深入人心了。临济、曹洞等各有子孙次序的派演代字,代代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丛林的住持和尚职掌全寺的事务和权力,等于政府的首长。他在寺内住的地方,叫做“方丈”,也就是一丈见方的小房间,当然不是现在住持那种富丽堂皇的居室。所以住持和尚也被称作“方丈”。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楷模,而且形体端正,没有残缺。第二,要有威望,经其他丛林住持们的认可。住持和尚的徒弟不能随便继位,后任的住持仍要在各地高僧中遴选接位。第三,得到官府的同意。住持再选拔僧众,分担各种职务,如首座、监院、维那、知客、都仓等等。凡是处理全寺的事务,住持必须请全体执事公议决定,不能一意孤行。因此,住持的职位并不像政府的主官,更像全体弟子的严师。他所负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全寺僧众的修行和品行的督导。


再看丛林制度对僧侣衣食住行的规定,对比一下现代寺庙生活。首先是衣,古代佛教僧侣人的衣服不能超过三衣,多的就要布施给别人。“三衣“指九条布做的大衣、七条布做的上衣和五条布做的内衣。有些僧人甚至拣拾人们抛弃的旧布和破布,一条一条地凑成衣服来穿,叫做“粪扫衣”。佛教传到中国后,僧人改穿中国式的长袍,劳动时穿短褂,礼佛时穿宽袍大袖的“海青“。”正式的法会等场合,僧人要披上法衣,也叫袈裟。袈娑的条纹像一块田,是为众生培福的标志,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这些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僧衣。僧众们的穿衣、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都是训练有素,就是千人行路,也难得听到衣角飘忽的风声。


其次是食,古代佛教僧人每天只吃一餐,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食。因为他们把饮食只看作维持生命的需要而已。印度僧人吃饭时用钵盂,以匙挑饭,和普通印度人用手抓饭吃不同。到了中国就改用碗筷,和普通人一样,不过一律素食,起初也是过午不食。吃饭的时候,一律都在斋堂,即使住持和尚也不能例外,叫做“过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陪同在客堂吃饭,住持和尚不得已时,也可陪同客人吃饭。吃饭时,听到敲响云板,僧众穿上大袍,顺序排列,无声地鱼贯走入斋堂。各人端容正坐,不可随便俯伏桌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筷,不得发出声响。等到全体饭毕,再一起静悄悄地鱼贯回寮。每月初一、十五会加菜劳众。


其三是住,古代僧人随遇而安。屋檐、庙廊、树下、旷野、荒冢,铺上随身携带的坐具一领,或草织蒲团一个,两足跏趺,便心安理得地度此旦暮了,哪有雕龙画凤、金碧辉煌的殿堂。即使中国的丛林也十分朴素,在禅堂专心修习禅定的僧众,名为“清众”,旦暮起居都在禅堂。其余僧众虽各有寮房,但除早晚上殿念经听法以外,无事必须在寮房静坐,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谈及大声喊叫。


其四是行,古代僧人赤足或穿芒鞋,光头安详而走。在印度至多打一把伞,晴遮太阳雨遮水。传到中国,雨伞换了斗笠。此外,随身只有一个吃饭用的钵盂,一个喝水的净水瓶。在中国禅宗丛林里,各人行走或随众列队,两手必须当胸平放,安详徐步,垂睑缄默,不得左顾右盼,不得高视阔步。有事出寺入寺须在客堂向知客告假销假,不得随便外出。

   

听了南老师的介绍,我们以后再进寺庙就可以观察一下,哪些是真修行的僧人,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为啥不好

    老师讲的才是正信的佛教

  • pipixia2020

  • 温岭慧同

    古人如此持戒,成就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