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下克上”色彩:战国三雄从底层到大名的逆袭

10 “下克上”色彩:战国三雄从底层到大名的逆袭

00:00
19:10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上次我们谈到室町时代文化的形成,特别强调了恰恰是在社会十分混乱的室町幕府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接下来我们谈的是更为混乱的战国时代。谈到战国时代,它的具体的时间是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到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因为我们知道室町幕府的结束年代是1573年,但战国时代的开端却是在这之前的100年之前,可见战国时代的混乱。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战国时代,它带有一种浓厚的一种色彩,就是说那种“下克上”。什么是“下克上”呢?也就是身份比较低,或者是说无名之辈,他取代身份高的人,做某个地区甚至整个日本的统治者。


日本有一家生产电子游戏机的企业叫“任天堂”,它制作了很多电子游戏,很多电子游戏它的内容是利用战国时代的战役,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很受年轻人的欢迎。我想,除了战场激烈画面的刺激之外,能够以武力、智力,甚至是阴谋诡计达到地位的迅速上升,这是吸引人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因为这样一来经常使人们感到一种命运的无常,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是无论一些精英还是普通民众,大家比较喜欢战国时代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关于战国时代的游戏《战国Cannon》


说到战国时代,当然我们必须谈到那些大名,而且战国时代它叫做战国大名,就是说割据一方的统治者。说到战国大名,它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武家政权的历史。


前面我们也讲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镰仓幕府时期,将军派遣他的亲信,也就是御家人到地方最高的行政区划的国做“守护”。当然你从他的名称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保卫一方水土的安全。那么“守护”平时的职责是监督区域内的御家人定期到京都或者镰仓担任警卫,逮捕那些谋反者和杀人犯,行使警察权。战时的职责是率领任职国的御家人为将军作战。那么在镰仓时代,尽管朝廷任命各国的国司,但“守护”可以向国衙的官员下达命令,因而也具有较强的行政权。所以,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国的,也就是地区最高的行政机构的实际的统治者。


到了第二个武家政权,也就是室町时代,“守护”的权力逐渐增大。比如说,他可以调查处理有关领地的纠纷,或者领地继承,以及执行幕府诉讼案的裁决,有权以“兵粮米”的名义来征收公家领地、庄园和寺院领地的年贡,也就是赋税,可以获得任职国的半数的土地。所以这样一来,庄园和公家领地也变成了“守护”蚕食的对象。后来,他又慢慢地承包了在任职国内上交幕府的税收,而且在他的管辖的区域内,他可以征各种各样的赋税,比如土地税、房税和其他的什么商业税。而且“守护”的身份也可以世袭,就是老子当“守护”,儿子也可以继承。

1560年,战国大名实力分布图


所以在室町时代,“守护”就慢慢变成了“守护大名”,也就是这个地区最高的统治者。但是在室町时代的末期,“守护大名”就变成了割据一方的“战国大名”。说起来,战国大名和守护大名不同,守护大名是幕府任命的,虽然你在管辖区域内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终究要受到幕府的制约。但战国大名是独立于幕府统治体制之外的,他是以军事力量为基础,将他管辖的区域变成了独立王国,而且相互之间要进行战争来扩大自己的领地。


具体说起来,在室町幕府的时期,将军和守护大名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尽管双方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幕府要依靠守护大名维持自己在日本的统治,守护大名也要依靠幕府的权威对地方进行统治。


但是,“应仁之乱”之后,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所以各地的大名就不再承认幕府的权威,纷纷独立,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割据一方的战国大名。可是他们这么一做,大名的家臣,或者地位更低的人,便纷纷地加以效仿,也有机会也会取代大名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说的,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下克上”这么一种社会行为。

1467年,开启战国时代序幕的应仁之乱,双方动员总兵力就多达27.75万


归纳起来,战国大名主要有两种来源。也就说战国大名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讲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原来的守护大名,它趁着幕府末期社会混乱的时候,宣布独立,但这样的大名大多是在日本比较偏远的东北、关东和九州地区,数量比较的少。大多数的战国大名,他是来自于守护大名的家臣,或者地方的武士,他们凭借自己的武力或者是权术,排挤或者杀掉守护大名,跻身于战国群雄之列。这种状况大多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部地区。我们后面要谈到的比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就是这样的守护大名或者是战国大名,同时他们也是“下克上”的主要的人物,都是通过武力或者权术把高位者搞掉,自己的爬到守护的位置。


当然除了这两种主要的来源之外,还有一些极少数的战国大名是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人转化而的。他们或许是商人,或许是流浪者,因为手段非常的高明,有些人也可以成为最后的战国大名,这个数量比较的少。

1582年织田信长称霸日本                 

1591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当然对于大家来讲,要说到日本的战国时代,最熟悉的就是那三个战国英雄,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他们的传奇的人生。当然刚才也讲过,他们也带有浓厚的“下克上”的色彩,例如织田家族,他是守护代理的家臣,他就不是守护代理,而且是守护代理的家臣,先把守护代理搞掉,再把守护搞掉,然后成为战国大名。丰臣秀吉更是这样,他是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出身,德川家康稍微好一点,是小藩藩主的儿子。所以这样一来,他们三个人的性格也完全的不同。当然我们现在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从这三个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不同,决定了他们戏剧般的命运。


比如说,织田脾气暴躁,心直口快,最后遭到了暗杀身亡了。丰臣的诡计多端,性格无常,虽然当上了最高的统治者,但家族未能善终,就是说一代而亡了。德川家康呢,他从小做人质,特别能忍耐,所以最后是以小城之主获得了天下,并且开创了延续260多年的幕府,就使得德川家族一直做日本最高的统治者。这真是应了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

织田信长(1534-1582)


有人用这么一个事情来比喻三个人的性格,怎么才能让杜鹃鸟叫?织田是用威胁的方式,说你不叫我要杀掉你;丰臣是用引诱的方式,说你叫给你好吃的;德川是等待鸟叫,就说比耐心,我等你,看谁最后等不住,一直等到鸟叫。所以,德川家康他的墓地是在日光的东照宫。我们有时候去旅游的时候,它著名的旅游产品,也是它墙壁上画的那三只猴子,分别是捂着耳朵、捂着眼睛、捂着嘴巴,就是说捂耳朵的不听,捂眼睛的不看,捂嘴的不说,最后得到了天下。有人也这么比喻了,战国时代是这么一个过程,织田信长是找米做饭,丰臣的亲自把饭做好,德川家康最后来吃饭,这是一个结果。

日光的东照宫的“三不猴”


当然这是一个比喻,那时候的战国大名都有自己的地盘,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且在相互之间的争斗中能够获胜,趁机扩大自己的领地。所以在这些领地里也搞了很多的改革,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方面,也就是说他把领地里边的一部分土地,作为自己的直辖领地派官员去管理,另一部分则是以封地的名义来奖赏给自己的家臣。当然,这些得到封地的家臣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的主君,按照封地的大小来建立相应的军事队伍,一旦有战争就跟着主君去作战。


同时,战国大名也把过去在自己领地上的那些原有的领主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之内。也就是说他承认原来领主的土地,但是你照样得要忠于战国大名,要承担军事义务。所以这样一来,战国大名就成为自己领地上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原有的庄园制彻底地崩溃。


说起来在战国时代,这些战国大名相互之间要进行战争,因为领地越大,军事实力就越强,所以相互之间不断地打仗。当然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就在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进行了数百次比较大的战役,这个在日语里叫做“合战”,就是说双方在进行战役,约好了打架。而且这些战役大多都是在农闲季节来进行的。他们的目的还是不要耽误种庄稼,不要耽误收割庄稼,首先咱得有军粮。另外,你打仗的时候也得征取农民去运送这些军事物资,所以农忙的时候你不要打扰别人。说起来这好像这些大名还是非常照顾这些农民似的,实际上都是为了他的方便,首先得征集军粮,来运送战争物资。所以,各个大名在进行战争的时候,都避开了农忙的季节,这也是在战国时代一个比较突出的一种现象。

丰臣秀吉(1537-1598)

 

当然说起来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非常吸引人的这么一个时期,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通过武力或者是计谋来达到一个最高的位置,也就是我们一再说的战国时代的特征“下克上”。最突出的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丰臣秀吉,我们刚才也提过,丰臣秀吉他是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这么一个人物。少年的时候流浪各地,后来投奔到织田信长门下,并且替织田信长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不仅他的地位迅速地提高,而且击败了实力强大的众多对手,最后做到了职位最高的太政大臣。


当然天皇亲自给他赐姓,就是说丰臣这个姓是天皇赐的。实际上这个人一生改了很多的姓,一会姓这个一会姓那个,直到今天日语有个词叫“太阁”。太阁这个词是专指丰臣秀吉的。你一提到太阁,就指的是丰臣秀吉,也就是是一个最高权力者的意思。


还有一个词叫“今太阁”,它是比喻的是田中角荣。田中角荣有一点点像丰臣秀吉。田中角荣这个人我们大家都比较熟了,因为他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一个功臣。当时他是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我们说的首相,专门到中国来访问,经过三天的谈判,恢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当然这个人也是从贫苦的农民家庭出身,小学毕业,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一直做到了就是说最高的首相的位置,他的人生经历和丰臣是一样的。所以有人现在把他叫做“今太阁”,意思是“现在的太阁”,也就是“今天的丰臣秀吉”。这个在日语里是有两个专用名词。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所以我们总结起来,就是说在德川时代之前,特别是在战国时代,社会阶层之间是自由流动的,农民可以当武士,有时候你去战场上捡一些盔甲,捡一些兵器,就可以参加战斗去当武士了。然后武士打仗,打烦了,也可以去做地主,我回家了,回家去种地去了,我去做土地所有者,这个是当时是自由流动的。


但是到了丰臣秀吉执政的时候,开始将人们分成几个等级,也就是士、农、工、商几个等级,就是说你之间是不能流动的,都有固定的地方。但是丰臣执政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个政策到了江户时代,也就到了德川幕府它进一步固定化,就是说武士是统治者,他们是“士”这个阶层,农、工、商是被统治者,他们都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是不能动的,相互之间也不能流动。武士就是武士,农民就是农民,是世袭的,所以就使得人们失去了更换身份的机会和途径。


这一点也许就是大家非常怀念战国时代的一个原因。因为战国时代,你无论出身个什么样的阶层,你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最高的一个目标。所以直到今天战国时代还是大家比较喜欢的这么一个时期。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战国时代,讲的它的“下克上”,讲到了战国三个著名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最后还是德川家康创办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下一次我们会讲,日本历史上江户时代,也就是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谢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