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反的西藏,寻访莲花之地墨脱(三)

没有高反的西藏,寻访莲花之地墨脱(三)

00:00
10:05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与voiceclub联合制作播出的行走的背包,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也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19,让我们浪起来。



我们终于到达墨脱县城时,已经是午夜。街灯,平坦宽敞的水泥街道,街道两边高低错落的店铺,有些闪过窗前的高楼很现代。这一切都与高原下的县城并无二致,只是人口少,夜深的此刻,街道显得特别安静。无法想像,在走过那么曲折艰险的路程后,到达的是一个如此祥和的地方。而且并不隔绝,外面的一切正在悄然渗透进来,改变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再也不用为了生活必需品趑趄于山峦峻岭、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之间,还要过溜索或爬独木悬梯,以岩洞歇脚。只要条件允许,所有的人都值得过最好的生活。


住下之后太累了根本没力气洗澡也顾不上冰冷潮湿的被子,只想倒头就睡,一天的山路坐下来就算是倒在猪圈里也能睡得很香。这一觉睡得很沉,但天快亮时,突然被热醒了。墨脱确实用不上空调,虽然钻被窝时冰凉,但室内的气温并不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冬天也很汹涌,把墨脱包裹的暖暖的,跟回南天一样。


想起有次11月初在拉康,晚上特别冷,小旅馆的地暖很给力,床头一直吹着暖风,但还是隐隐觉得暖风的背后是深深的寒意,早上起来走出旅馆时,迎面的冷风吹的人瑟瑟发抖。山南也是西藏的低海拔区域,拉康是山南海拔最低的地方,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这些相对而言的低海拔,仍然能让你感到真实的高处不胜寒。这个寒不是修辞,它就是生硬的冰冷刺骨。墨脱没有相对而言,墨脱就是妥妥的温暖如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谷底的温暖十分厚重,即便是喜马拉雅山顶级的高冷也无法穿透。也许是喜马拉雅山太高,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太深,让高冷鞭长莫及。


第二天一早打开窗户窗外云雾缭绕,仙气飘飘,云雾下的街道水洗过一样干净水灵,之前看过许多徒步墨脱的帖子,都提到走进墨脱后的惊喜,提到墨脱超出想像的美,此刻,窗外的仙境墨脱依然来的猝不及防。听说与亲历是完全不同的,亲历超出听说的一切想像。就这么普通的一间房,普通的一扇窗,推开窗竟然是仙境。原来仙境真实呈现在眼前时是如此的朴实无华,此刻,我静静的看着仙境,仙境静静的包容着我,不时有薄如蚕丝的云从窗前飘过,微风里带着丝丝云的气息。远处的云,在街道、房屋、山腰缭绕着,缓慢的浮动着,云与视线平齐,就好像飞机在云端时,你打开仓门,走进云海,当然这只是幻想,现实里这样的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


但现在我窗外这些飘飘的云雾,让我有打开机仓门走进云海的真实感,这很奇妙。鸟叫声,风吹着植物的叶子的摩擦声,峡谷里河水的冲刷声,这里是高原上完全不同于别处的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高原上异于他处的全新面孔,这些情景颠覆了我对高原的固有印象。


为了全面了解墨脱这个神秘的地方,我们接下来准备去的地方是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城的西边是一栋梯形的小楼,里面有三层展厅,陈列着墨脱刚刚过去的通车前的历史及更久远的渊源,墙上贴满了照片和悬挂的实物,墙边有许多小型雕塑和沙盘,呈现曾经的生活场景,一些生活用品、劳动工具也摆放在墙边。我们一层一层往上看,逐一走过这些图片和实物。因为通了公路,眼前这些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正在退出墨脱人的日常生活,以后会越来越远离墨脱的生活,最终成为曾经的历史,墨脱的后人们需要通过这些陈列的图片和实物去了解墨脱的过去,一切都在全新的改变中失去原来的模样。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墨脱的先民在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方面充满大智慧,这里降雨丰沛,频发的山洪束流又随地形凹部走向冲击山麓,形成深切的雨裂冲沟,自然构成排洪疏涝系统等。这些因素使得台坎地成为人类天然良好的生存平台。墨脱县县城是域内流水侵蚀地貌最大的台坎坡地,也是‘居高不居低,依山不靠山,傍水不近水’的选址典型。海拔1111米的县城居中,四周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地质结构稳定,构成既排洪疏涝又防地质灾害的优良平台。谷底能够利用峡谷‘储温’现象和旱季雾的特性抵御寒冷。同样面对海拨温差、地域温差和昼夜温差的问题。谷底本身地形狭窄,海拔低,气温高,还能够充分‘享受’北上暖湿气流给峡谷区带来的温暖。而雾是墨脱旱季普遍的天气现象,更为大峡谷添加神秘的色彩。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里,墨脱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也因为自给自足,与世隔绝,墨脱也一直是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园,人间仙境。生活品质的改善,是由劳动工具决定的。墨脱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博物馆里陈列的也都是简单劳动工具和生活日用品。最多的是藤编的各种容器,筐、篮、簸箕、食盒、背篓等,其中背篓最大。


细看这种藤编的背篓,除了比竹编背篓轻薄柔软,它还没有双肩背带,在背篓的上端有一条与额头差不多宽的藤编的带子,这个带子叫顶带,顶带穿过背篓的两侧的绳子,把背篓拉起来,背夫用额头顶着顶带,把背篓顶起来。背夫的腰间系着一条粗绳,绳子的一端从腰后往上,在脖子后方压住藤编的顶带,把背篓固定在背上。以前在西藏的照片里,看见藏族妇女这样用额头顶着长长的木桶背水,力气都在额头上。没想到墨脱的背夫们也是用额头的力量,顶起背篓。因为没有直接的束缚,背篓好像是悬浮的。墨脱徒步的路途太险峻,危险无处不在。据说当年,背夫们结伴背物资时,一路都喊着号子,谁号子断了,就是掉下了悬崖。我猜想,这种没有束缚的背篓,在遭遇危险时能瞬间人物分离,便于舍弃和解脱。如果掉下悬崖的只是背篓,而不是连人带物,那就是万幸。


博物馆里墨脱动植物的照片墙,图片特别丰富。说墨脱是珍稀动植物的宝库,这些图片就是例证。我们一直上到三楼,走出来,外面的走廊正好可以在制高点上环视墨脱全城全景。


走廊外云雾飘飘,从雅鲁藏布江的江面,到峡谷台坎上的墨脱城区,云雾浓郁散漫的飘浮着,置身其中,天空下起了小雨,蒙蒙细雨让云雾更湿润,但云雾依然飘浮在细雨中。


    参观完博物馆肚子也饿了,墨脱最有名的特产之一是石锅,石锅制作原料为皂石,产自保护范围内雅鲁藏布江两岸悬崖上,颜色为灰白色、灰褐色。墨脱石锅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微量元素,在熬煮食物的过程中能促进蛋白质肽链水解为氨基酸熬煮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石锅可耐2000℃的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其实在来墨脱之前大江在一些烤肉店饭店就见过号称是用墨脱石锅制作的炖肉炖菜,这次终于来到原产地可以见识一下正宗的墨脱石锅鸡了,热气腾腾的炖鸡连锅一起端上桌,锅壁暖暖的完全不烫手,里面的鸡肉已经炖到软烂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脱骨了,松茸香料完全融入了鸡肉中,非常好吃。



   好了,那么这期我们先分享到这里吧下期更精彩,本期行走的背包就是这些了,我是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19,让我们浪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石岩岩岩

    石锅鸡太贵了……当时没舍得

    1514142nhdc 回复 @山石岩岩岩: 真的好吃!当年去鲁朗吃过一次。一定要用墨脱的石锅,鲁朗的鸡。鲜美

  • 世业事黄老68

    十年前徒步到墨脱,只半天全县人都认识我们了,感觉跟一个小村庄一样大

  • 前世高原人

    去过墨脱的人,再来听听冬天的墨脱,好好回味一番。

  • 懵诗__

    小小的建议 背景音乐可以稍微小声一点 两米之外就听不清在说什么了

  • vivi一墨

    大江的声音温暖亲切,节目做的很好,希望能一直更新下去

  • 秋水伊人_80

    为什么要放音乐呢?讲的什么都听不清。哎。。。。。。

  • 听友105597854

    无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