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15】詹姆斯-恩格尔:《百科全书》| 把整个世界讲给你听

【中文精制版15】詹姆斯-恩格尔:《百科全书》| 把整个世界讲给你听

00:00
26:34

一共是100集中文,100集英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年份:1​750-1765​

作者:: [法] 德尼·狄德罗 主编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中文文稿 


你好,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哈佛大学英文系的教授詹姆斯-恩格尔。恩格尔教授将向我们介绍由狄德罗等法国十八世纪思想家主编的《百科全书》。


大家好,我是詹姆斯-恩格尔。我是哈佛大学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系的教授,也在神学院和美国研究中心任职。我主要是做英语文学研究,有时也做点宗教研究。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现代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编纂出版于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法文版《百科全书》。


如何向夏虫语冰?


想象一下你喜欢的一位古人——比如庄子——穿越到了今天,他偶然听说了一个词“喜马拉雅”,于是向你询问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怎么回答他呢?如果你选择查地理词典,你大概会得到一个非常简明准确的答案: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的交界,大约在六亿年前由欧亚大陆板块和印澳板块碰撞形成。


庄子可能会听不懂这个答案。因为生活在公元前三、四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庄子,虽然想象力超迈古今,但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认知范围却十分有限。他不但对“大陆板块”没有概念、对巴基斯坦和尼泊尔没有概念,他甚至对“西藏”一词也不会有概念。因为汉语的“西藏”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清代。你要怎么把这个对庄子来说完全未知的概念连接到他熟悉的领域、照亮他一步一步的通关之路呢?


除了地理词典,你还有另一个选择:百科全书。翻开现代出版的任何一部百科全书,你可以从“喜马拉雅”的词条开始,一步步靠近庄子的认知世界。比如,“喜马拉雅”的词条包含了“西藏”,而“西藏”的词条可以连接到“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历史中你会读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接着你会连接到“唐代”的词条,这个词条会告诉你唐代的疆域、地理以及各位帝王,而在唐玄宗的词条下,你大概会读到他崇奉道教,最后你会发现他曾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还把他的著作尊称为《南华经》!这样,你就通过《百科全书》获得了一个长长的、跨越了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知识链条”,把这世界上看似不相关的两个点关联了起来。


这就是专项词典和百科全书的区别。词典给你提供的是一个门类的知识,是枝和叶。而百科全书则是把这许多门类的知识都秩序井然地综合在一起,是一整棵大树。这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想要带你认识的,是一整个世界。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由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全名叫做《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它的编纂和出版历经三十余年,最终出齐了十七卷正编和十一卷图编。几年后再版时又扩充到总计三十五卷。全书包括了七万多个词条,两千多万字。前后共有超过一百五十位法国学者参与词条的编纂,其中不乏当时法国思想界的领军人物,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布丰等。



对复杂社会的回应


我一直在教关于《百科全书》的课,也鼓励我的学生试着去读这套书。因为这套书是法国启蒙运动最核心的知识成果之一,它是启蒙运动的一部分。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雄心勃勃的项目。它是要在一套书中集合人类所有的知识——不光是法国的知识,还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不只是科学、文学、艺术的知识或抽象的思想概念,还包括许多实际生活和职业技能的知识。


《百科全书》的编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时社会日益“复杂化”和“加速化”的状况的一种回应。工业革命的开展,印刷术和印刷制品的普及,以及人们越来越频繁和便利的旅行,都让这个世界“加速”和复杂起来。事实上,“加速”这个词在英语中首次出现,就是用来描述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的。


在此之前,法国的学术研究机构虽然有编纂法语词典和古代铭文词典的传统,但像《百科全书》这样旨在将所有知识都搜罗在一套书中的项目,此前还没有过。这是一个“超级”项目,一个“元”项目。它的体例为后世许多版本的“百科全书”开创了先河。百科全书是“书之书”(books of books),它成为了我们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试金石”。


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一词中间的“cycl”(音:塞口) 就是“圆”的意思,就是像圈地一样把人类的知识都笼括在一个圆融的体系中,并进行有秩序的整理。因此,这个起源于古希腊的词,它的原意就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综合教育”、“通识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在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看来,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敢于求知、敢于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


康德后来总结启蒙运动的精髓时说,人必须要“敢于求知”,敢于摒弃自己在思想和智识上的幼稚,不能头脑简单地一味接受别人放在你面前让你接受的东西。这是一种“公民职责”。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公民职责”的意思也会不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政府官员,你可能必须得听从指令。但作为一个“学者”,你就要在更广、更高的公共层面上思考和阅读。


康德这里所说的“学者”,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指任何识文断字、受过基本教育、且愿意思考的人。一个广义的学者,不必非在大学里教书,也不必就职于任何学术研究机构。只要他愿意思考,他就应该有权利接触到任何他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 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自由地传播这些观点。其实康德说这番话的时候,距离《百科全书》首次编纂出版已经过去了大概三四十年。但这段话精确地点明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实质,而《百科全书》正是这种精神实质的体现。


独立思考的必然结果,就是不迷信也不屈从于任何权威——无论这个权威是来自政府机构的权威、教会权威、还是古代的学术权威。


《百科全书》就是要通过传播知识来建立一个具有自我拓展、自我修正和自我批评能力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不必为权贵马首是瞻,不必仰赖于任何个人权威,无论这个人是政府中的统治者,教会中的神职人员,还是古代的权威思想家。


《百科全书》的主编们明确反对法国政府干涉这套书的编纂工作,他们把这种态度写在了全书第一个词条前面。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政府都别想插手。君王一句话就可以叫人在荒草中造起一座宫殿,但知识分子不是体力劳动者,《百科全书》也不能在硬性指令下完成。它是学者们日复一日、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韧性进行的学术追求,不是仅凭一时热情就能大干快上、一蹴而就的工作。


启蒙运动的另一个重要面向是反教权主义,反教会权威和反神职人员的权威,欧洲也由此开启了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这个世俗化的过程大约始于十七、十八世纪,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持续。《百科全书》打破了神职人员对知识的垄断,给民众提供了教育的基础,从而也给社会的世俗化提供了基础。



古风还是潮流?

 

其实《百科全书》所挑战的,不只是宗教权威和神职人员的权威,还有学术权威。西方传统中一直都有“好古”的倾向,就是对古典时代的知识与思想权威深信不疑,比如言必称柏拉图、言必称亚里士多德等。事实上,“古今之争”是法国思想史中一个长期讨论的话题。论辩双方一方主张信奉古典知识权威,而另一方则主张在现代价值中进行探索。


《百科全书》是推举现代价值的。但这并不是说它要诋毁古代学术权威的成就,而是说,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想都不想就自动向古人寻求答案。一味地“泥古”是一种有害无益的经院主义迷思,它会让人陷入思维定式。而《百科全书》就是要把人从对古代权威不加反思的盲从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不仅是在法国,“古今之争”在整个十八世纪的欧洲都是思想界争论的大问题。英国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文人和学者塞缪尔-约翰逊在评价莎士比亚时曾说,他颂扬莎翁,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古代的作家,而是因为这位古代的作家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任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能在不断演变的文化语境中始终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都必然有其永恒的内在价值。以时间来检验作品的经典性,这种观念其实古已有之,并非十八世纪思想家们的发明。但当人们过于强调古代的价值时,重提这一理念就是很有必要的。


在今天的许多西方社会中,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已经是被广泛接受的价值和理念。但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出版自由是没有保障的。许多著作都要经过政府审查。而且不光是著作会受到审查,连人们平时的来往信件都要被监管、被窥探。《百科全书》的出版在当时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还是出版了。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为了一本书,作者可以有多努力?


为了把知识和思想的武器交到更多人手中,《百科全书》的编纂者们设计了一系列非常“亲民”的编纂方针。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写作语言的选择。


在西方历史上,拉丁文长久以来一直是地位最崇高的语言。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会议的 语言和礼拜仪式中使用的语言。中世纪欧洲各国正式的外交媒介语言也是拉丁语。历史上,拉丁文曾是从事科学、哲学和神学研究所必备的语言技能。直到近代,掌握拉丁文仍然是进行任何西方人文学研究的先决条件。


但《百科全书》却没有用尊贵的拉丁文来写,而是选择了法国民众日常使用的法语。


《百科全书》原本是可以用拉丁文来写的。拉丁文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知识界的通用语言,而且许多重要的书籍也还是在用拉丁文来写。但《百科全书》还是选择了使用法语,这是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它的目的就是要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与更多的人共享知识,而不是把知识藏起来,或者压制普通民众对知识的追求。


不但如此,这套书在语言风格上也很亲民。尽管当时请到的都是各个领域中很权威的专家,但《百科全书》中所使用的词汇和表达却一点不深奥,也不过分学术。它尽量用平易的讲述方式为尽量多的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让但凡有一点文化基础、有识字能力的人都能读懂。


除此之外,《百科全书》的编纂者们还使用了大量的绘画和图像来辅助文字表达,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


当时编辑们的一个想法是,图画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媒介,它一定是最早出现的。比如法国有些洞穴中的壁画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万多年前。跟图画或是符号相比,语言文字有时候过于精细微妙,反而会影响信息传达的效率。因此《百科全书》的编辑们认为在书中加入插图等视觉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学界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启蒙运动是强调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呈现理性和逻辑思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视觉化”的倾向。但我觉得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作品其实是很乐于采用视觉化表现手段的。比如一些医学著作中就有非常精美的手绘或版画。《百科全书》在图文并茂上做了很多努力和贡献。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几乎所有现代出版的“百科全书”都是配有插图的。法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创建之功。


所有这些“亲民”的编纂策略,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政治理念:民主。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它与许多历史传统都有牵绊。当我们讨论《百科全书》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时,我们并不是在说这套书的编纂本身参与了民主制度的设计,而是说这套书背后的编纂理念和体例设计包含了一种教化民众的潜质,它把知识宝库的大门向民众打开,为他们广泛参与政治选举提供了基础。


这是《百科全书》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不是要增强和固化既有的社会阶层,不是要进一步保障既有财富的继承,而是相反。它要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把知识送到更多人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科全书》的编纂的确包含了民主的政治内涵。


《百科全书》亲民的编纂方针降低了学习求知的门槛,它为民众打开了一扇大门,让知识的光亮超越阶层、照在了每一个人身上。而当人们进入了这个知识的宝库,他们就会发现,那些词条不只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的堆积。它们背后,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彼此关联、又有秩序的知识网络。每一个具体的学科都有自己的“门户”,有自己内在的法则和理论体系。


《百科全书》的编纂理念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预设了每个知识门类的体系性和理论性。一个学科就意味着一套知识体系,每一套体系都有不同的形而上的法则,和自己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比方说,文学研究会遵循文学理论的分析思路,历史研究的基石则是史学理论。


但“门户”森严的目的,是为了在纵深层面上保证知识的专业性,不是为了割裂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关联。因为《百科全书》的编纂初衷,就是要为人们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提供信息与知识的导航,让人们可以应对各种盘根错节、靠单个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不平等”这个议题,如果存在不平等,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不平等”算是一种社会问题吗?如果算是社会问题,那是属于怎样一种社会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不平等”呢?再比如各个种族之间的关系,这是另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社会议题。种族问题极其复杂棘手,单靠一个学科的知识肯定无法解决。要应对这个问题,你得了解历史,要懂经济学,然后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知识多一些也会有帮助,生物学的知识更是会有所助益。


事实上,每个社会议题的背后都会牵涉到多个知识门类的交叉,而每一个门类的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都是必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百科全书》会把一切知识,包括科学的、人文的和实操性的知识都聚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当一个人怀着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到《百科全书》中寻求答案时,他便不会把视野局限在单个的某个知识领域,《百科全书》能给他提供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让他用综合性的思考方式,去应对那些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百科全书》的编写者们开启了一个启蒙与知识的新时代,但却无意在自己手中实现所谓知识的“完结”。因为《百科全书》自诞生伊始,就是为了要囊括人类的所有知识。而只要人类的历史还在继续,人类的知识就不会“完结”。换言之,所谓的“百科全书”永远做不到绝对的“全”,而这种“不全”,正是《百科全书》“进步主义”精神之所在。


其实《百科全书》发挥影响力的正确方式,就是让它自身遭到淘汰。也就是说,自我修订、自我更新是《百科全书》的题中之义,它就应该快速更新换代,每次都以更完备的版本替代前一个版本。在我看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百科全书》有“终极版”,每一部其实都是“半成品”。


只是这个“半成品”有时候是积极意义上的,有些是消极意义上的。积极意义上的比如后来的《大英百科全书》,在1905年出版第十一版时就做了大幅度的修定,重写了很多词条,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使用。消极意义上的情况也有,比如受到了非学术的因素的干涉,不得不“学随术变”,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是政治权力的更迭修改原有词条的解释。前苏联《百科全书》的编纂就是一个例子。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就对斯大林的词条做了不少删减和添加。


《百科全书》鼓励人们发问,也鼓励人们质疑。这种怀疑精神,究其本质,是一种“进步主义”的精神。当然,“进步主义”是一个有争议的理念。比如我们现在在讨论核战争的可能性时,在讨论环境问题及其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时,就不得不反思技术进步带来的弊端。但《百科全书》中宣言的这种“进步主义”理念,是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给理性,它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内驱力。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还在读十八世纪这一版的《百科全书》,它的编辑们大概会感到很惊恐。他们绝不想让知识“坚如磐石”,相反,他们期待看到知识和观点的改变,他们理想中的思想界应该永远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百科全书”也永远会是一个开放的、未完结的系统。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杜豫白撰稿、编译,由郝志蒙灯录制,魔嘉天娱制作。英文版由Zachary Davis, Galen Beebe制作。感谢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冯亦慈

    百科全书的原计划是翻译1728年英国出版的《钱伯斯百科全书》,后来因为想要宣传启蒙主义以启蒙主义,书中就经常有许多议论时政的内容,1751年第1卷出版后,就遭到政府和教会的压力,导致有几卷不得不地下发行,最后10卷甚至改用假封面和倒填日期出版。它由法国的印刷业主布雷顿策划,1751年起由狄德罗主编,1759年达朗贝尔共同主编。参加编纂的很多名人(比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布丰)被称为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

  • 卢芒Amy

    没想到两三百年后,这本书里所追求的我们现在也做不到,悲哀!

  • 流星楼主

    这篇好喜欢,可以反复听

  • 勤奋者健强

    学者区别于官员,学者的使命是更广泛的涉猎人类的知识,为人类面临的问题寻找答案。而官员要听命于最高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服务。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读书人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所谓学而优则仕。学者官员化,必然遏制创新思维。而官员学者化,也不利于政令之实施。看来学者与官员要区别开来!

  • 京漂6号

    百科全书开启人类心智的作用,怎么评估也不过分。既定的知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允许人们探索,思考和质疑的思想方法,是一种从问题、探索、检验到确认表达的研究程序。百科全书的编纂模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模式,其启蒙意义创造了比静态知识更大的价值。

  • 666啊哦

    从另一个角度说百科全书也在为人人平等做出努力

  • Neko_11

    什么时候可以解读沉思录或者理想国这样的经典呀,好想听到

  • 泽弦ak

    哈佛教授看东西的视角,不得不佩服

  • 暖风过境_uL

    出版自由,这点很重要。

  • Solvayboy

    感谢,收获很多,谢谢主播与教授的倾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