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78期:做人的智慧,都藏在这个字里

2020-778期:做人的智慧,都藏在这个字里

00:00
09:37





法国有句谚语:谨慎是智慧的长子。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是布衣之交,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因此太宗对他十分信任。


唐太宗几次要封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都果断阻拦,她认为皇亲国戚,越受恩宠,更应该加倍谨慎。


她以汉高祖吕后的例子作为警示,劝哥哥不要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而酿大祸。


长孙皇后谨慎行事的做法,是她安身立命的智慧,最终赢得太宗的敬重,赢得“千古贤后”的美名。


方孝孺说:“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


谨慎尤其注重三方面:慎言、慎行、慎独。






慎言


古人云: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话多鼓噪,轻则惹人厌烦,重则丢性命。


杨修之死,就是因为不懂慎言,惹来杀身之祸。


管不住嘴的人,暴露了一个人缺乏涵养,好表现的缺点。


明代名臣解缙,天资聪颖,诗词、文章、楷书、草书无一不精绝,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在襁褓中母亲教他识字,5岁过目不忘,10岁写诗、写文章,文采斐然,18岁高中皇榜,19岁官至翰林学士,深得朱元璋赏识。


朱元璋曾对解缙说:你我是道义上的君臣,恩情上情如父子,你应知无不言。


解缙真的知无不言,口无遮拦上万言书,激怒群臣。


朱元璋下召把解缙的父亲叫来,说了一番话: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朱元璋认为他才华超绝,欠缺涵养,罚他闭门思过,一罚就是十年。


只因解缙口不择言,21岁时,大好的前程,被生生断送。


朱棣登基,解缙被重新启用,朱棣对他开始也是赏识有加:


“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然而,解缙不思悔过,好景不长,因为多次口不择言,激怒太子遭诬陷。


被朱棣下大理寺监狱,锦衣卫在朱棣授意下,用酒将他灌醉,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


解缙有一副讽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了他自身的写照,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慎言免祸患。


明朝胡居仁在《易象钞》中有言: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如果只是一味逞口舌之快,不假思索,不管不顾的说话,只能伤人害己。


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说话前要考虑言辞是否恰当,时机是否成熟,慎言是修身养性以奉天命的根本。


说话谨慎,是一种涵养,是处事的基本素养。







慎行


德国有句谚语:


“行为不谨慎,再多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人尤其是在得意时,容易忘形,容易变得不谨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而谨慎行事,永远是人生的避风港。


曹操发迹之前,有一个布衣之交是汝南人,名叫王鉨。


他们二人互相欣赏,曹操爱他的远见卓识,王鉨称赞曹操有治世之才。


袁绍和袁术母亲去世时,场面极其宏大,别人都羡慕得不得了。


曹操偷偷对王鉨说:


“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
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

王鉨说:“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


两人相视一笑,可谓知己。


后来曹操手握大权,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次请王鉨出来做官,豪华的车子开到家门口,王鉨谢辞不就,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王鉨64岁,在武陵去世,曹操非常伤心,追封他为先贤。


《三国志》赞王鉨:“鉨,为人外静而内明。


王鉨的内明,就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他何尝不是因为太了解曹操,才能抵制住名利的诱惑,因为谨慎行事,才得以善终的结果。


正如《史记》中那句:“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人最重要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


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谨慎行事,目光长远,才能走的长远。


正所谓:“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凡事三思而后行,人生的路才不至有偏差,一旦脑门一热,做出的决定,往往让人后悔莫及。







慎独


《礼记.中庸》中记载: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是关于慎独的初始记载,大意是,所谓君子,在没人看到的地方,也能谨慎自己的举止言行。


林则徐的家中,高悬着一块“慎独”的匾额,为自我勉励,且警戒子孙。


一个人在没人看的到的地方,所暴露的是最本真的自我。


有的人因为没有监督,而为所欲为;有的人则不欺暗室,有人跟没人,都能自我约束。


司马光立志完成一部通志,可是公务繁忙,难免找借口偷懒。


他为了避免自己贪睡,特意做了一个圆木枕,只要一翻身,枕头的滚动会把他警醒,被后人称之为“警枕”。


后来,司马光因勤勉完成《资治通鉴》,这是慎独的结果。


曾国藩可以算得上“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的践行者,他得益于慎独,成就一生盛名。


曾国藩的遗嘱中有言:


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给自己一些尺度,在大的原则方面,要不逾矩,不欺心。


小到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例如:少熬夜,多读书,多锻炼。


看起来是小事,其实真正能长久做到自我约束的人,才是真正自律。


不为了摆拍作秀去做什么事,不为虚荣做给任何人看,期望获得赞美,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觉醒。


慎独的人,是有敬畏心的自律,是一种对自我的尊重。





弘一法师有言:“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看似偶然,其实是我们言行折射的结果。


慎言、慎行、慎独,给自己的语言、行动和思想,多一些约束,在谨慎中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不委屈,努力做好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守住内心的那个“慎”字,是成熟的标志,是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爱有思想的兔子

    很喜欢听,感觉很棒

  • 圆果泻霜

    弘一法师说“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看似偶然,其实是我们言行折射的结果。慎言、慎行、慎独,给自己的语言、行动和思想,多一些约束,在谨慎中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没有谁的人生不委屈,努力做好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1596885phgn

    很爱听,好听

  • 希望时的绝望

    我是今年的考试

  • 祁小画

    我喜欢播音,但是却没能去这个专业,我准备在喜马拉雅上实现自己的小小梦想,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 听友148009174

    🤗🤗🤗

  • 听友148009174

    音质很清楚👍👍👍

  • 沐曦鸟

    喜欢

  • 圆果泻霜

    这个字就是慎。

  • 团团的铲屎官

    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