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六国论

00:00
46:55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陈凤山的保险频道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手上的《古文观止》没有带在身边。所以最近的节目录制就使用的微信读书上的古文观止。 有听众好心提醒我漏掉了苏洵的《六国论》,我还说我看了两个版本的古文观止都没有选这一篇(确实看了两个版本,不知为什么这两个版本都没有这一篇)。 其实我在录制苏辙的《六国论》的时候也觉得这一篇“没有入选”很奇怪,现在经过求证发现还是自己没有事先调查清楚。 在此给提醒我的听众表示感谢,给所有的听众表示歉意。

    绿草漆漆 回复 @陈凤山的保险频道: 高中课本中有

  • 應銘

    看那些欧洲林立小国,整天貌合神离,混招连连,就知道秦统一中国的伟大壮举!当然,无论是谁来统一,洒家都赞成。这次疫情的事,看看欧洲,互相拆台,虚情假意,一盘散沙,欧盟的存在彻底成为笑话。

  • 邦英_q0

    讲得真好!扩充了字里字后的深刻内容,开拓了书还可以这样读的眼界,非常佩服陈老师的功力,还有一副甘于奉献的热心肠!

  • 长春言言

    六国灭亡顺序 前230韩国 前229、228赵国 前225魏国 前226~223楚国 前226-222燕国 前221齐国

  • 听友285641594

    但是,能把评书说到这种地步,说明您已经算的上专家了。

  • 行也行行吧

    契丹如果真的不要土地的话,那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 听友285641594

    关于这次评话所说的苏氏三父子认为五国原本一体,我有不同的意见: 六国论确实有些歧义,容易让人误会。但如果六国论有这么大的瑕疵,我想历来的专家学者早就看不下去了。 我认为:苏氏三父子是说,当秦因变法强大起来后,剩下五国如果理智点,必须有五国一体的理念。 原文并没有说五国原本就是一体的,所以请不要主观臆断、钻牛角尖,毕竟,一群不知道多大的人了,不知道读了多少书的人了,犯这种小孩子级的错误,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陈凤山的保险频道 回复 @听友285641594: 我只是一家之言 我就是个卖保险的

  • 听友43013616

    深度怀疑,你说这部书是做保险行业软广告。

  • 阳光雨1973

    鄱阳湖的鄱读音就是po

  • 老麦_ba

    我的《古文观止》里没这篇啊😇看了下后面苏澈的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