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76期:婚姻残酷真相:要么娘家有钱,要么自己有钱

2020-776期:婚姻残酷真相:要么娘家有钱,要么自己有钱

00:00
13:28




有书君说


《红楼梦》中,邢夫人和尤氏背景相同,俩人最后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邢夫人与尤氏的故事。





恋爱虽易,婚姻却难。


很多女性在婚姻中受尽委屈,原因就在于少了一份说“不”的底气。


这份底气要么是娘家给的,要么是自己挣的。


在《红楼梦》里,处境最尴尬的大概就是邢夫人和尤氏了。


她们有颇多相似之处:


都是高嫁豪门,都没有娘家背景,都没有子女可以依仗,最糟心的是她们都有一个不省心的丈夫。


二人本是两颗飘入豪门俗世的尘埃,拿着同样的剧本,本应有着同样的结局,但最后却演绎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出身不高,争气才好


邢夫人虽然是贾府的大太太,但由于娘家没钱没势,所以她在贾府始终直不起腰来。


但凡是丈夫贾赦的要求,无论怎么过分,她都有求必应。


贾赦为人好色,平日依官作势,行为十分不检。他看上了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想要她做妾。


邢夫人不仅没有说一个“不”字,反而热情地为丈夫张罗起来,甚至还找来王熙凤商量。


王熙凤自然知道贾母和鸳鸯的脾气,也知道贾赦若要开口必定碰一鼻子灰,便劝邢夫人说:

“您还是别碰这个钉子了”。


谁知邢夫人听后反而冷笑道:

“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家就使不得了?”


她不仅不及时制止丈夫的行为,竟还甘愿做“月老”,也算得上是不妒不怒的“好妻子”了。


结果正如王熙凤所料,鸳鸯当场拒婚,邢夫人也被贾母批评了一顿。


这一来,原本就不受待见的邢夫人,越发没脸面了。


如果说,邢夫人对丈夫贾赦是逆来顺受、贴着顺着,那尤氏对待丈夫贾珍的方式便是恪守妻子本分的远着敬着。


其实,尤氏的处境还不如邢夫人。


贾珍是个骄奢淫逸之徒,他做尽了荒唐事,把宁国府搞的乌烟瘴气。


不仅玷污了自己的儿媳妇秦可卿,还对尤氏的两个妹妹伸出了魔掌。


处境虽然更糟,但尤氏却比邢夫人聪明得多。


她心里知道,娘家没钱没势,自己再不争气,就没法立足了。


所以,她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其他概不涉及,对丈夫贾珍更是敬而远之。


但默不作声并不代表忍气吞声,再怎么说贾珍也是她的丈夫,要说尤氏心里一点都没感觉是不太可能的。


秦可卿去世时,宁国府要发丧,可作为宁国府的当家人尤氏却在此时旧疾复发,躺在床上不能理事。


宁国府上上下下一时间没了主心骨,贾珍慌乱之中万般无奈,只好请来王熙凤协理。


不过,整部书里尤氏就恰好“病”了这一次,这也许是尤氏对丈夫荒唐无耻的无言抗争吧。


尤氏不哭不闹不上吊,虽然心中藏着许多难以言语的辛酸,但却成功敲打了贾珍一下:


关键时刻,家里的操持还是不能少了我。


尤氏用行动,为自己争回了一口气。






与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


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夫妻关系很重要外,婆媳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


邢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婆媳,是贾府里很不和谐的一对婆媳,而且两人之间的不睦,连下人们都知道。


邢夫人是贾母的大儿媳,按理来讲应当接替贾母当家,可是她自始至终就没摸过管家的钥匙。


身为婆婆的邢夫人被晾在一边,而她的儿媳妇王熙凤却掌握着管家大权。


王熙凤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氏家族,比起邢夫人来,更具有先天优势。


小辈强势,长辈无权,这也成了婆媳二人之间不睦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邢夫人有事没事、瞅准机会就找王熙凤的麻烦。


有一次,尤氏来荣国府做客,却被两个婆子怠慢得罪了。


王熙凤得知后,便将两人捆了要发落。


而其中一个婆子是费婆子的亲家,这费婆子又是邢夫人的陪房,算是最为亲近的人了。


于是,费婆子便去找邢夫人帮忙说情。


邢夫人听后,对王熙凤说道:


“论理我不该讨情,但我想老太太的生日就要到了,我们要多多行善积福,咱们倒先折磨起自家人来了。


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放了他们罢。


邢夫人以贾母为由,冷嘲热讽地斥责了王熙凤一顿,使得一向牙尖嘴利的凤辣子吃了个哑巴亏,后来更觉一阵心灰,不禁落下泪来。


邢夫人作为一个长辈,却没有长辈应有的智慧和慈爱,只知与人争风斗气。




相比之下,尤氏对待自己的儿媳秦可卿就好得多。


秦可卿生病的时候,尤氏十分担忧,焦虑的不得了。


她来到床前,告诉秦可卿说:

“你就不必拘礼了,早晚也不必照例上来问安,你要好好养病啊。
就算有亲戚来,还有我呢。别的长辈怪你,等我替你告诉。”

她还嘱咐儿子贾蓉说:

“你不许累了秦可卿,不许招她生气,叫她静静休养。


她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屋里来取。


在尤氏眼中,秦可卿是一个“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的好儿媳。


尤氏不仅对自己的儿媳十分关爱,对别人也很和善,哪怕是地位低微的周姨娘和赵姨娘也不例外。


有一次王熙凤过生日,贾母在给王熙凤办生日宴的时候,想了个“小家子对份子”的方式,也就是让每家人都给王熙凤出一份份子钱。


这个任务最后交给了尤氏。


尤氏知道周姨娘和赵姨娘是两个不得志的“苦瓠子”,手头很不宽裕,于是便把银子退给她俩。


尤氏害怕两人担心,于是对她们说道:

“你们可怜见的,哪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王熙凤的生日宴,尤氏反而成了最亮眼的一抹色彩,她的和善始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与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这就是尤氏的立足之道。




出身决定起点,争气决定终点


当一个男人的感情靠不住的时候,靠得住的就只有自己手上的金钱了。


我想没有谁比邢夫人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了。


邢夫人从进贾府的那一刻,就已经为自己的后半生谋划了。


邢家的大舅曾经说过,邢夫人嫁人的时候,带走了邢家大部分的家底。


等她嫁入贾府之后,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她手,便吝啬异常。


在她心里,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有一次,贾琏银子不够用了,求鸳鸯暂且把贾母“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给自己用一下。


不料这件事被邢夫人知道了。


她把贾琏叫了过去,将事情挑开了说,表示自己需要银子,让贾琏拿钱。


贾琏本就是偷偷摸摸找鸳鸯借的,不想竟让邢夫人抓个正着。


这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便只得回家和王熙凤商量。


无奈之下,王熙凤只好拿出自己的首饰,当了二百两银子,给了邢夫人。


可悲的是,邢夫人积累了一辈子的钱财,却在贾府被抄的时候,统统化为乌有。


相比之下,尤氏则显得非常清醒,她知道出身只能决定你的起点,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只有自己争气才能活得更好。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时,曾骂尤氏“没才干,没口齿,像锯了嘴的闷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博取贤良的名儿。”


尤氏听了,也不气恼。


因为她知道,与别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


她不与王熙凤争辩,仍选择做一个“锯了嘴的闷葫芦”。


可就这样一个女子,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时候,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贾珍的父亲贾敬猝死,贾珍、贾蓉父子都不在家,只能尤氏一人独自操持丧事。


尤氏在没有援手的情况下,一个人硬是把丧事办得井井有条。


贾珍见尤氏独自一人,便把一件繁琐复杂的丧葬事办得如此有条不紊,不由得对她“赞称不绝”,口中连说“妥当”,心中也对尤氏多了一分敬重与依赖。


卑微的讨好,只会换来别人的无视,只有自己争气,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






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争气。


在“人人都有一个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贾府,邢夫人选择了看似高傲,实际自卑的生活;而尤氏选择了看似寒碜,实际体面的人生。


人的脸面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生活从来都没有一劳永逸,要想不被抛弃,就必须自己争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