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西安博物院的文物主讲人王筱玥,今天我要和您聊一聊在西安博物院中的一件不可移动文物——小雁塔。它不仅有挺拔秀丽的身躯,还有1300多年的沧桑历史,更有着“千年不倒”、“三开三合”的神奇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它的故事。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在唐代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东侧,它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38米,她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1300多年,其间因风雨侵蚀、地震毁坏和战事与社会动荡等各种因素,虽多次受损,却巍然屹立,基本完好。历史上虽然有过程度不同的修缮,但都是局部小范围的,对塔的整体影响不大,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唐代初建时的风貌。在音频的文稿中,您可以看到图片。
唐代以来的文献与碑石记载中,小雁塔的名称是“荐福寺塔”、“荐福寺浮图”因此,对于小雁塔的了解应从荐福寺开始。
荐福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佛寺,而在隋代是隋炀帝杨广在藩旧宅,公元618唐朝建立后,将这里收为皇产,也曾作为英王(即后来即位的唐中宗)李显的王府。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逝世。次年,即位仅55天的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中宗原来的旧宅就被用来立为“献福寺”,武则天登基后又更名为“荐福寺”,并亲自题写寺额。
荐福寺的缘起也与当时佛教昌盛有关。佛教自两汉之际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初兴。到了隋唐,则进入了黄金时期,教义精神也逐渐汉化,日益为皇室所重视,由于历代帝王的扶持,寺院经济也迅速发展,仅唐长安城内的佛寺就多达百余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佛塔,早期佛经上说,塔是保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的建筑,也被音译为“窣堵波”、“浮图”,我们经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救人一条性命,功德胜过造一座七层佛塔的意思。
佛塔后来也用来供奉佛像,收藏佛经、圣物或保存高僧的骨灰舍利。舍利是印度梵文音译,即指佛的尸身或尸骨。据佛经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其尸骨竟变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称为“舍利子”。还将他的牙齿,毛发等也称为舍利。在佛教中,舍利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物。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和信仰徒们都争相供奉舍利,顶礼膜拜。为了保存舍利,就得有保存膜拜的场所,于是“塔”便应运而生了。大、小雁塔以及全国各的塔不例其外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那么,小雁塔又是何时建造?为何在“雁塔”前加个“小”呢?难不成还有个“大雁塔”?这就要从《西游记》中唐僧的历史原型——玄奘说起。
公元645年,玄奘经由西域丝绸之路,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住慈恩寺,译讲佛经。公元652年,由他亲自设计营造了慈恩寺塔(即大雁塔)。与此同时,一位年轻的僧侣义净,倍受震动和激励,暗暗发誓,定要继唐僧之宏志,赴西天印度求法学习。公元671年,义净如愿从广州启航,由海路到达印度,潜心学习二十余载,于公元700年回到洛阳,带回了四百部佛教经典,舍利三百粒。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八十一岁的武则天崩于洛阳仙居殿”。庐陵郡王李显继位,荐福寺在中宗李显大倡佛法的推动下,空前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备寺院体系,广渡僧众,中宗下御旨,专请江南佛门律宗著名大师道岸主持营扩荐福寺禅院。
道岸不仅是律宗佛门一代传戒大师,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古建筑师。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道岸、义净倡议、设计,奏请朝廷,在荐福寺翻经院建一座浮图宝塔,以珍藏义净从印度带回之舍利及佛典经卷。中宗下诏准允,特令工部尚书张锡共同监造,遂于是年秋末始开工营造。因“造浮图(塔)建功德,必受报”之说为国人崇信,加之荐福寺本是皇家庙产,故而宫内上下争相出资。道安和张锡“博施慈悲”,使参加造塔的工匠们备受激励,终使小雁塔历时二年多,高质量告竣,从此巍巍宝塔屹立古城……所以,大雁塔是玄奘设计营造的,而小雁塔则是由道岸、义净倡议、设计的。
“雁塔”一词究竟从何而来, 说法不一,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佛佛教在印度早期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两个宗派,大乘佛教完全戒食荤腥,而小乘佛教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定。小乘佛教可以吃不是我杀的、不是为我杀的、不是我看见杀的三种肉食。
某天,一群信奉小乘佛教的僧人已多日没有吃肉,这时有一队大雁飞过,一位僧人仰天叹气说:“我等多日没有肉吃,菩萨知道吗?”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自折翅膀坠落在众僧面前,众僧见状,大为震惊,以为这是菩萨显灵教育他们;众僧跪拜,把大雁埋葬在院中,建窣堵波取名“雁塔”以表恕罪。玄奘回国将此名带回,建成大慈恩寺浮图,取名“雁塔”。二说:根据《天竺记》记载: 达亲国有个供奉伽叶佛的寺院,穿凿山石建成一座五层高的塔,最下面一层很像“雁”的形状,称为“雁塔”。三说:自唐中期以来,有考中科举进士有去慈恩寺塔下会集题名的风习,并刻在碑石上。名字排列有序,“婉若雁阵”,因而“雁塔”一词出现。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于是就出现了“雁塔”这个名字。
今天,当您驻足小雁塔下,会发现在小雁塔北门楣上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这段话是记载了在1487年到1556年间小雁塔遭受地震破坏的情况。其中以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临潼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陕西华县大地震对小雁塔的影响最大。在这两次地震中, 导致小雁塔顶部两层倒塌,塔身开裂,但危而不圮,一直岿然屹立, 表现出了优良的抗震性能,因此被称为“神塔”,甚至老百姓每年年初都要来看小雁塔,观察塔的裂缝大小变化来预测丰年。
门楣记载
那么,小雁塔历经千年、大小500多次地震而不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专家们的研究证实,传说只反映了人们对小雁塔的敬仰与崇拜,它屹立千年不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与古塔的结构上。
小雁塔 修复前
我们先来看古塔的建筑材料。小雁塔通体上下完全用青砖和黄泥垒砌而成,建筑外壁采取“严丝合缝”即“磨砖对缝”的工艺,为的是抵抗外部风雨的侵蚀与冲刷,使得雨水少从转缝隙中漫入塔体,从而减少对塔的伤害。唐代没有水泥,用来粘砖的粘合剂是用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土经过多遍淘洗沉淀,取其中沉淀出来最细的粉土再按比例加上石灰、糯米汁混合而成;这种粘合剂与砖紧密结合后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共同体。由此可见唐人在造塔时的严谨与用心,我们今天所说的“工匠精神”也不过如此。
更为人惊叹的古塔的结构,古塔下面有一个阶梯状的半球体,从边缘向中间逐层加深,里面还有木质地梁和青石基础,这些对于分散塔底压力,缓冲地震波的强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小雁塔塔身也深藏奥秘,古塔由下向上越来越窄,形成自然缓和的锥形体,这样有利于重心的稳固,当地震来临时,塔的垂直压力和水平震动产生的“应力分散”效应,使塔的重力均匀分散,地震产生的能量又得以化解和转移。
而观察小雁塔裂缝大小来预测丰年的说法也确有其事,原因很简单,小雁塔在清代时已荒芜不堪,尘土落在塔的缝隙中,风和鸟儿会将草籽也带到缝隙中,在雨水、阳光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塔缝中杂草丛生;丰年时,雨水多,庄稼长的好,塔缝中的杂草也很茂盛,塔缝就小;欠收年,天必干旱,庄稼不长,杂草也枯萎,塔缝就宽大了许多;因此,小雁塔确实可以“预测”当年庄稼人的收成。
1965年小雁塔保护维修
时光荏苒,我们今天看到的小雁塔是1965年国家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拨专款整体维修的,2014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修复后的小雁塔
好了,关于小雁塔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欢迎你走进西安博物院,和我一起感受这座千年古刹所蕴含的唐人精神、中国智慧!我是西安博物院的文物主讲人王筱玥,我在西博等您!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好听
迦叶(涉)
佛陀本人是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