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快速掌握教师资格证考点,17学堂赠送你5套《经典模拟卷》和《学霸笔记》,以及《教师资格证必考点》。
大家好,欢迎收听17学堂出品的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课,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小学科目二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内容,要复习的知识点有三个,
首先来看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的《孟子·尽心上》,书中记载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时期,许慎最早对“教育”一词做出说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就是我们所能了解的,关于教育起源的最早记载,不要求记忆,了解即可。
接着来看知识点2: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教育的本质属性,指的是教育是为了有目的地培养人;而教育的社会属性,则包括永恒性、阶级性和历史性。
其中,教育的永恒性是说,只要有人就有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存在。
教育的阶级性是说,不同身份的人享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同的。但原始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教育的历史性是说,教育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政治阶级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学们注意,这里我们需要记住两点,即教育的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指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进行的活动,社会属性又包括永恒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在学习过程中分清这几点就可以了。
最后来看知识点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活动,所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是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被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的客体,学的主体。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教育内容就是老师为学生讲述的内容,教育措施包括教育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开展教育活动所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
我们来完整梳理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和手段,起到中介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讲了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属性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同学们根据之前讲过的这些点去理解记忆就可以了。
17出品必属精品,我们明天再见。
能不能读两遍呢?
一起考教师 回复 @热爱听听:
讲师声音太有磁性容易出戏老师很年轻吧
一起考教师 回复 @不言不雨_:
打卡
打卡
打卡
打卡
这是国考?
一起考教师 回复 @囖囖鰰: 是的呀~
第一天,打卡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