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遣悲怀三首·其一 唐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麻苎(zhù):即苎麻。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征苗:征收农业税。 后:一作“尽”。 和:带着,连。 旋:同“现”。斫:砍。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征徭:赋税和徭役。
译文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桑树柘树全废毁仍然还要交纳蚕丝税,田园耕地已荒芜仍要征收农业税。 时常在外挖些野菜连着根须一起煮,现砍生柴带着叶子一起烧。 任凭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也没办法逃脱官府的赋税和兵徭。
山中寡妇 l# 唐 r#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和(拼音:hé、hè、huó、huò、hú)
桑柘,读音为sāng zhè,汉语词语,意思是桑木与柘木,另一指农桑之事
和 l#hér# 基本释义:1.平和;和缓。 2.和谐; l#hèr# 附和,曲高和寡 l#huòr#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 和稀泥 l#huór#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和面 l#húr# 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