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长生不老?关于道教的误解太深

【道家】长生不老?关于道教的误解太深

00:00
14:46

音频文稿 


你好,我是张国立,欢迎你来听我讲古代人的生活。


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顶级书法家,父子俩合称“二王”,您可能觉得奇怪,古代起名字不是讲究避讳吗?怎么王羲之和王献之这对父子,名字里竟然都有一个“之”字?其实不止王献之,王羲之其他几个儿子,名字里也带“之”,什么王凝之、王玄之,等等。他们家族很多人的名字,也都带之。



根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王家之所以要这么起名字,是因为他们家世世代代都信奉天师道,这样的名人还有数学家祖冲之、画家顾恺之,名字里带之字,是那个时代天师道信徒的标志。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流派。


从众多名人信仰道教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就能知道,道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力了。





道教呀,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注意,是宗教,不是学派,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和道教是两码事儿。道家,也叫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著作也是《老子》和《庄子》。


不过,道教又确实和道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老子》这本书,在道教中,是最重要的经典,被叫做《道德经》,《庄子》这本书,在道教中被称作《南华真经》。后来的道教,吸收了很多道家学派的思想。在战国秦汉时期,道家一般也被叫做黄老学派,黄就是炎黄子孙那个黄帝,老就是老子,当时有很多假托是黄帝写的书,比如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一学派尊奉黄帝和老子,讲究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在汉朝初年呀,是国家的官方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西汉政府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很快恢复了活力,一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才取代了黄老学派的地位。在战国时代,齐国和燕国这些东方沿海国家,广泛流行各种神仙方术。这些方士、术士们,痴迷修炼成仙,每天想着怎么样才能长生不死。


修炼成仙,长生不老,这对人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啊。秦始皇就很信这个,派了一批又一批的方士,去东海的仙山上给他寻找仙药,徐福东渡就是这么来的。黄老思想,主张清心寡欲,抱朴守一,还特别珍爱自己的身体,注重养生,这和神仙方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于是,这两者一结合,就形成了早期的道教思想。这种思想慢慢发展,到了东汉末年,道教终于正式成形了。



道教,并不像天主教这种宗教,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它在创立初期,就分成很多个流派。我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开篇会提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支叫“黄巾军”的农民起义部队,这个黄巾军的领导人叫张角,他创立了太平道,太平道最主要的传教方式,就是利用符水给人治病。假如你得了病,他就给你喝施了咒的符水,如果好了,就说明你是真心信教,这个符水也确实管用;如果病没好,他又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真心信教。利用这种手段,太平道迅速扩散,以至于张角可以在全国各地,组织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东汉另一派重要的道教教派,是五斗米道,创始人是天师张道陵。这派的很多做法和太平道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项,就是静修思过。比如你生病,需要在安静的房间里,忏悔,反思自己的过错。想要加入这个教派,需要交五斗米,因此这个教派被称作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张道陵的孙子张鲁,利用五斗米道,在汉中一带建立了割据政权,统治了很多年,后来投降了曹操。我前面提到的王羲之一家,就是这个教派的忠实信徒。



流派众多,这样很不利于道教的发展,到了东晋,出了一位叫葛洪的厉害人物,他写了一本叫《抱朴子》的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上统一了道教的思想。他提出了三大核心观点:


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二,人真的能够实现长生不老;

三,仙人是可以学习的,凡人也能修炼成仙。


由此,把长生不老和修炼成仙,确定为修道者的终极目标。他不但提出了目标,还找到了方法,那就是服仙药、炼仙丹,再配合行气导引,效果更佳。目标是明确的,方法是清晰的,道教经过葛洪这么一打理,更吸引人了。


宗教一般都有自己的神,道教此前的神仙体系非常混乱庞杂,南朝时期,有位叫陶弘景的茅山道士,整理了道教的神仙谱系,终于让人们可以大概理清楚道教的神仙是怎么回事了。道教中,最高神有三位,也叫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位道德天尊就是我们常说的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



三清之后就是玉帝,可以把他理解为天庭的皇帝,手底下统率着众多神仙,我们对他很熟悉,《西游记》里老出现,玉皇大帝嘛。道教属于多神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各路神仙多,此外,咱们中国古代,普通人如果有了不起的成就,也会被尊奉为神,这些神也常常被道教吸收进去,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关公,也是道教里的财神。一些民间信仰的神,也会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比如门神、城隍爷什么的。


到了唐朝,道教的地位就更不得了。唐朝初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绛州人吉善行在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白马,身材伟岸的老人,老人对吉善行说:你跟唐朝的天子说一下,我是他们的祖先,今年把叛贼平定以后,子孙能够统治天下一千年。这位老人说自己姓李,字伯阳,号老君。于是啊,唐朝皇帝就把老子尊为先祖,还给他上了个尊号叫太上玄元皇帝。唐太宗明确规定,道士的地位比和尚要高,把道教放在了佛教前面。唐玄宗的年代,甚至专门开了一门新的科举考试,考试内容就是道教的经典著作,考生考过了,就能当官。


此后历代,道教的地位都不低。宋代的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宋徽宗直接叫自己“教主道君皇帝”。元朝之后,全真教成为道教的主要流派,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重阳。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让这位道教史上的宗师家喻户晓。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给《道德经》做了注释,还说,《道德经》这本书,包含着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是君王的老师,老百姓的宝贝。





我这么一路梳理下来,大概捋了捋道教的发展历程。那么,道教在古代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呢?


大家知道,宗教是用来安顿人灵魂的东西。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人呢,又总爱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对此呢,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解答方式。道教的解决方案,我们前面说了,主要就是渴望成仙,长生不死;最差,也得把身体保养好,注重养生。这种解决方案,说实话,非常有吸引力。于是,历代的帝王将相,对道教是趋之若鹜。


修仙的一大方法是炼丹,炼丹需要黄金等贵金属,还需要硫磺等矿物,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所以,这种炼丹术一般是帝王贵族的专用修仙术。尊崇道教的唐代,几乎每位皇帝都痴迷道教。


唐高宗曾经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海选道士,为他炼丹。海选之后,还有第二道面试,由大道士叶法善为他筛选出九十多名晋级的选手。有个道士叫刘道合,隐居在嵩山,唐高宗为他修了道观,让他为自己炼丹,唐高宗吃了刘道合炼的仙丹,并没有什么效果。过了几年,刘道合去世了,后来改葬的时候,把他的棺材打开,发现只有一张皮,背上开了口子,好像蝉蜕皮一样,骨头啊牙齿啊什么的都消失不见了。唐高宗大怒,觉得刘道合欺骗了他,认为刘道合把真的仙丹吃了,变成了仙人,却拿假的仙丹来欺骗自己。


明代嘉靖皇帝,对炼丹的痴迷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很多年不上朝,天天躲在宫里,跟道士们混在一起,修炼仙丹。当时的祈祷仪式中,需要在青藤纸上写专门的祷告词,叫做青词,明代大奸臣严嵩,就是因为写的一手好青词,才得到嘉靖皇帝的喜爱,一直把持朝政,严嵩也被人叫做“青词宰相”。


甚至在佛教盛行的清代,据说雍正皇帝也是服食丹药而病死的。普通老百姓虽然玩不起这种高端的丹药修仙术,但是他们也会采用符咒、符水、辟谷、精修等等物美价廉,简单易行的修炼方式。


古代社会,生病了,经常会请道士做法看病;干旱了,道士会做法求雨;举办葬礼,道士来做法事,超度亡魂。总之啊,上流社会的虔诚,底层百姓的信奉,让道教的思想、节庆、法事,成了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好了,关于道教这些事儿,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艾威廉

    醍醐灌顶

  • 听友267649251

    国立老师普通话真好,内容也好,知识量丰富多彩。点赞

    quitnot 回复 @听友267649251: 回味无穷 不急不燥

  • 月nv

    一集张国立老师,一集别人,这样不好

    降龙十八掌6688 回复 @月nv: 那是广告

  • 江湖DK

    年轻人对道教的误解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小说和漫画

  • 多喜欢DXH

    国立老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却让人一听难弃,回味无穷。

  • 风亦风吹独自飞

    张老师 严嵩的青辞大都是他枪手儿子严世蕃代写的

  • 小名柒柒

    涨知识了,不过,没听够,意犹未尽。

  • shawngu

    国立老师,房中术没讲

  • 曼陀铃_97

    道教给我的映像=乌烟瘴气+图财害命

    衍空行 回复 @曼陀铃_97: 不了解,别有用心的人,都念歪经

  • 果粒橙一枚

    终于更了,太喜欢立立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