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68期:原来这叫“鸟笼效应”(深度好文)

2020-768期:原来这叫“鸟笼效应”(深度好文)

00:00
08:41




有书君说:

有人的思维、情感活动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相较于对身体的重视,我们对心理真的忽视了太多。

了解心理学,拥有智慧人生。

今天,我们的新栏目《有书心理》正式上线啦!

“三分钟心理学,带你看穿人心。

今后每周三有书君都会与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常识来对抗生活中的难题~

话不多说,快来看有书君今天的分享吧。



上周,宅在家里一星期的朋友发了个动态:终于买到一个N95口罩,可以出门了!

 

我以为她没有口罩不敢出门,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家有十几个医用口罩,但她根本不戴。

 

“只有N95口罩才有用。朋友笃定地告诉我。

 

她的家人劝她没必要再买N95口罩了,尤其现在特殊时期,把N95口罩留给一线医护人员不好么?

 

可她不肯罢休,必须戴上N95口罩,才敢出门,否则宁可继续把自己关在家里,也绝不踏出家门一步。

 

古罗马有句谚语:仅仅因为担心祸之将临,多少人陷入最大的险境。

 

那些让我们战战兢兢的恐惧,往往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使得我们面对恐惧之前,心里就先装了一只“鬼”。


她明明已经有了口罩,但为啥还是非要买更多的口罩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鸟笼效应: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就像朋友本来没必要再买口罩,但在大环境的焦虑情绪影响下,为了缓解焦虑,她必须买N95口罩,才能确保安全。


鸟笼效应是人类最难摆脱的心理机制之一,当我们开始为某个可能到来的偶然事件感到焦虑时,我们幻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来缓解焦虑。

 

但实际上,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无法帮助我们摆脱焦虑,反而会让我们越来越焦虑。

 

人类的心理机制,天生就容易被大环境影响,即便是心理学家也不例外。




20世纪初,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打了一个赌:“我有办法让你在根本不打算养鸟的情况下,养一只鸟。

 

好友不相信,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人怎么可能做自己根本不打算做的事情呢?何况他并不喜欢养鸟。

 

詹姆斯送给好友一只鸟笼,好友将它挂在家里。


空空如也的鸟笼吸引了所有访客的注意力,他们看见鸟笼时,无一例外感到好奇:


“为什么里面这里要挂一只空鸟笼呢?”

 

“你养的鸟去哪里了?”


一开始,好友耐心解答了自己和詹姆斯的赌约,时间长了,他便感到不耐烦。

 

访客们千篇一律的提问几乎逼疯了他,为了不再听到同样的问题,好友买了一只鸟,让鸟笼的存在显得顺理成章。

 

于是,詹姆斯赌赢了。


他不止赢了这场赌约,也赢下了好友的生活,使他在鸟笼面前失去了自我意识,被自己牵着鼻子走。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


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流起了鼻血,为了止血,他抬头望天。

 

路过的人看见他在望天,以为天上有什么,于是停下脚步,也跟着抬头望天。

 

后来的人看见这两人在望天,生怕错过什么,于是也加入进来,望天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流鼻血的人总算止住了血,他低下头发现很多人都在望天,好奇地问他们:“你们在望什么?

 

有人说:“天上有飞碟!


有人说:“马上要下雨了!


还有人说:“天马上要塌了!

 

流鼻血的人大惊失色,继续抬头望天,他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害怕自己错过了什么。

 

没有人知道其他人为什么要望天,但每个人都被大环境捆绑,他人千篇一律的举动,激发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如同疫情持续发酵,每天看着确诊人数不断上涨的我们,也在无形中被焦虑感捆绑,去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想做、不打算做的事情。

 

本来洗几次手就足够,但专家说勤洗手,我得每天洗二十次手,一次洗三遍;

 

本来戴普通口罩出门就足够,病毒那么可怕,我得戴医用口罩出门,一层不够戴两层。

 

我们心里有一个无形的“鸟笼”,它象征着不可预期的未知,为了让鸟笼的存在显得顺理成章,我们宁愿捆绑自己的生活。

 

可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不但无法消除焦虑感和恐惧感,反而逼迫我们为了并不喜欢的鸟笼,买越来越多的鸟,彻底打乱自己的生活。




能够察觉到他人的所思所想,并且调整自己的做法,是一项宝贵的能力,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情”。

 

可是共情能力太强,也会导致我们感同身受过头,过分在意他人看法,生活充满压力。

 

心理学中有一个“过度共情综合征”,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接受过多的负面信息,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同笼中鸟一般,被他人的意见牵着走,总是察言观色、故步自封,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也没办法照顾好家人。


如何摆脱鸟笼效应?


在这里我建议各位,学会控制大环境带来的焦虑感。

 

这需要我们尝试着做三件事:

 


罗列生活目标清单,并执行

 

“鸟笼”无处不在,我们买了一件短裤,就会想要再买一件配套的上衣;买了一件上衣,就会想要再买一双配套的裤子。

 

到最后,我们花更多的钱买了自己并不打算买的东西,感叹自己得不偿失,同时也思考起更加有效的做法。

 

为什么我不能把要买的东西罗列成清单,每完成一样就画一个勾呢?

 

一来,这可以让我们掌握着生活的主动权;二来,也便于我们复盘,反思自己做了多少和目标无关的事情。

 


每天鼓励自己,培养积极思维

 

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生活必须越来越好,才对得起自己的辛苦付出。

 

这种心态本质上是一种否定,“正因为我现在的生活不够好,不够安全,所以我需要更多更好的东西来填充它”。

 

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更加积极的做法,是看清现在的生活虽然不够好,依然值得热爱。

 

鼓励自己珍惜当下,培养积极思维,比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而幸福感,才是对抗一切负面情绪的“特效药”。

 


设立轴心,避免多余的行动

 

避免被大环境影响最直接的方法,是给自己一个轴,围绕着它旋转,如同陀螺一样不偏离初心。

 

行为心理学之父华生认为,人的一切外显行为,都有一个心理动机。


比如全职太太把家庭放在内心第一位,一切和家庭无关的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

 

这有一个好处是:即使遭遇“鸟笼”,也能优先照顾好家人、不被大环境捆绑。

 

正如王尔德所说: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就算人人都在因为病毒感到恐慌,你依然能静下心,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把自己拉回原本的生活。

 

如果你心怀天空,就不会被鸟笼束缚自由;如果你自带光芒,就不会被阴霾蒙蔽双眼。

 

愿寒冬之后,我们都能走出“鸟笼”,迎来新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圆果泻霜

    不要过于共情,避免陷于大众行为的引诱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