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最早是纪念死人的节日
1700多年以前,古罗马那边折腾得挺热闹,动不动就打仗。打仗就得有人参军,古罗马的皇上临时定了个规矩。所有老爷们还没结婚的索性就甭结了,先参军打仗去。
万一在战场上牺牲了,也省的坑了人家大姑娘。已经结了婚的呢,就受受累抓紧离了,咱们放下一切包袱,轻装上阵。
爱情这玩意来了就挡不住,谁还管打仗不打仗。哪怕明儿就跟战场上壮烈了,今儿也先得把婚结了着再说。
古罗马的皇上一合计,大姑娘、小伙子,我管不住,我可以管神父呀。就给自己国家的神父又发了个补充通知,战争期间,停办结婚手续。甭管谁去教堂,都不准给办证。
有位叫瓦伦丁的神父,心眼挺不错,觉得皇上想的这个馊主意简直忒缺德了。就顶风作案,偷摸儿在自己出家修行那教堂,接着给青年男女办结婚手续。
瓦伦丁神父这点事终归还是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公元270年2月14号,古罗马的皇上下旨,把瓦伦丁神甫就给吊死了。
死人的日子叫忌日,中国人一般都觉得挺晦气。洋人的思维方式跟咱们不大一样,就把每年2月14号,瓦伦丁神父忌日这天定成了西方的情人节。
生活就是一个情人节,接着又一个情人节
中国最早没有情人节的概念,但凡传统节日都可以叫情人节。因为家家户户的女眷,平常都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非得等到过节,这才有机会出去遛遛,过过风。
就拿刚过去的元宵节来说,中国各地过元宵节除了吃元宵,都有这么个习俗叫走百病。就是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夜里出来,跟大街上遛达,连赏灯外带健步走。
走的过程中身上的各种病,就都给甩在路上了。新的一年有个健健康康的开始,所以叫“走百病”。
元宵节大姑娘全出来跟大街上健步走,广大未婚男青年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所以中国古代好多浪漫的爱情故事,全都发生在元宵节夜里的大街上。
最有名的辛弃疾的那首词,中国人差不多都会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讲的就是正月十五晚上,辛弃疾抬眼一看,前方500米处有个漂亮大姑娘。
觉得大姑娘长得挺不错,就在人家身后头跟着。没想到跟着跟着给跟丢了。东寻摸,西寻摸,到处找,无意当中,猛一回头。敢情那大姑娘就站在不远儿的黑灯影里边呢。
《足球小将》让中国人知道啥是情人节
中国人知道洋人那边有情人节,还是因为90年代初引进的一部日本动画片叫《足球小将》。这动画片里边有一集讲的就是情人节,2月14号女同学给男同学送巧克力。
看完这集动画片,学生们第二天早上起来,那就炸了庙了。一个意思是说巧克力这种零食,在90年代虽说算不上特别稀罕的东西,可是谁也不知道这玩意还有这么个功能——传达爱情。
再一个意思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青年男女谈恋爱讲究都是男青年得主动点,先给女青年送东西,请吃饭,看电影。80年代农村男女青年谈恋爱,基本确定关系以后,还有个固定流程叫换东西。
换东西大概就相当于青年男女交换定情信物。男青年给女青年送的多数都是布料、首饰这类实用的物件。
女青年要是上过学有文化,也可以送支上点儿档次的钢笔,配套再送个笔记本。送钢笔送笔记本还有层意思,就是方便俩儿人通信写情书。
女青年回送给男青年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才艺展示。尤其是讲究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
80年代有那么一阵,特别流行自己织毛衣。哪位女青年要是能主动给男青年织件儿毛衣、毛背心,最不济哪怕织条围脖,俩人的关系起码也算定了99%了。
《足球小将》说的那套规矩,跟中国的习惯正好反着。俩人儿关系还没确定,女青年只要觉得哪个男青年看着顺眼,就可以主动先给人家送东西,用现在的话说这就叫“倒追”。
好多人看了这个动画片以后才知道洋人每年2月14号有个情人节,再后来像什么七夕节、元宵节这些个传统节日,才又多了个说法叫“中国的情人节”。
情人节送巧克力,纯属瞎忽悠
情人节送巧克力这规矩,最早虽说是西洋人玩起来的,后来可是东洋人给炒起来的。最早流行吃巧克力的是西班牙人。
公元1660年西班牙有个公主叫玛利亚·特蕾莎,嫁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60年嫁到法国,送给她爷们儿路易十四的见面礼就是一盒巧克力。
别的洋人一看,这招儿挺浪漫,就开始有样学样,谈恋爱送巧克力。1926年,有个叫莫洛佐夫的俄罗斯人跑到日本,开了家糖果厂做巧克力,还做各种糖果点心。
1936年老莫同志打算搞促销,就在这年2月12号情人节头两天,把瓦伦丁神父的事跟路易十四的事综合了综合,忽悠日本人说欧洲那边儿过情人节,都讲究送巧克力。
日本人还就真吃这套,从此就开始每年2月14号情人节都送巧克力,而且规定是女的送给男的。
酒心巧克力——办喜事最高级的喜糖
今儿是情人节,七八十年代那会,中国人还没有情人节这么个概念以前,两口子结婚办喜事最高级的喜糖也是种巧克力——酒心儿巧克力。
眼下您去超市还能买着酒心巧克力,只不过就是现在的酒心儿巧克力,用的都不会是特别好的酒。过去的酒心儿巧克力不一样,里边装的真是好酒。
就拿北京产的酒心巧克力来说,过去里边装的有茅台,有五粮液。小孩连着吃几块真有头晕,犯迷糊的。
酒心儿巧克力这种玩意,据说是100多年以前比利时人发明的。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比利时产的巧克力特别有名。
100多年以前,洋人的规矩跟中国人差不多。老爷们甭管怎么喝酒都无所谓。女的喝酒不成。比利时有个糖果商人就发明了酒心巧克力,方便广大喜欢喝两口的女同胞。
大概是20世纪初,上海的糖果厂最早从洋人那边引进了做酒心巧克力的技术。上海产的酒心巧克力整个都是按洋人的规矩来,跟个小酒瓶子一样,外头再用彩色锡纸包上。
50年代以后北方的糖果厂开始从上海引进技术,生产酒心巧克力。北方人您都知道,性格豪放,平常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就在上海版酒心儿巧克力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发明了那种大个小馒头形酒心巧克力。酒心儿巧克力里边装的酒,也从低度数的洋酒换成了国产的高度白酒。
来了来了!这一个假期全给了我谦道啦~
坑王府少保 回复 @大可不筚路蓝缕: 增增楞个利哥棱曾曾啊~~~~~
郭老师的粉丝叫钢丝,请问于老师的粉丝叫啥?
岚岚飓风 回复 @1525761aqvq: 为什么要叫丝?我们都是鱼粉
来了来了!支持谦哥
辛弃疾又气又急
又勾勾又丢丢
阎浮一梦 回复 @1393027fsrt:
于老师真是语言专家,口齿清楚还干净,没有任何零碎儿,太佩服了!长知识还勾起好些个美好回忆!谢谢于老师
作为一个学生党,第一次为音频节目充会员,谦道是我最喜爱的节目,特别是于大爷讲的关于吃的,什么“下酒菜”,下饭菜,猪油饭,打卤面,豆腐。让我有种未见其面,已闻其味的感觉。还有通灵犬的神奇与可爱。150集我来回听都听不腻。吃喝玩乐,民俗文化。太精彩了,于大爷下季节目一定不要少了“吃”的节目啊。于大爷豪横!
一帅到底y 回复 @放晴_2g: 游戏都没充过,就充了一喜马拉雅
哈哈 笑坏我了 于老师的生活太丰富了
来坐个沙发,先听起来
喜欢于老师
果儿_pl 回复 @x启明镇南x: 辛弃疾手里肯定有乙醚 老有所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