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纲——伤寒论要求条文(二)

新大纲——伤寒论要求条文(二)

00:00
04:32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条)

2.“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条)

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条)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条)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

四、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条)

2.“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条)

五、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条)

2.“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条)

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条)

4.“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条)

5."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条)

6.“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

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条)

2.“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条)

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