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平定全国。
2、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3、贞观之治
(1)形成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任用贤能(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具体措施:
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天下英雄都为我所用”);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④民族政策上:开明(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具体措施:
(1)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文化上: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2)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前期)
1、具体措施
(1)稳定政局;
(2)励精图治;
(3)重用贤能(三大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
(4)进行一系列改革:
①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方面: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唐诗繁荣),编修经籍。
3、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总结提升:
1、如何理解治世与盛世?
治世的特点是社会安宁、政治清明,盛世的特点在治世的基础上再加上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简而言之,治世是盛世的根基,盛世是治世的升级,西汉时有“文景之治”、东汉初有“光武中兴”、隋文帝时有“开皇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还有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其中唐朝占了两个,尤属可贵。
2、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3、归纳出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过程:
正式创立:隋炀帝设进士科
完善: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时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与唐太宗的治国理念:“贞观之治”时期的统治阶级,亲身经历了隋末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深刻认识到人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形成了对于国家、君主、人民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所以在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中始终以民本思想为主导,结合儒家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著名观点,造就了贞观盛世。
👍👍👍👍👏👏👏
讲的好,而且有笔记,谢谢老师!
声音好听
666
★科举制在唐代的发展:唐代科举制中,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因为进士科最难,孟郊四十六岁登上进士榜,一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见其风光。主要是因为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唐朝科举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的确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扩大了官吏来源,又直面现实问题,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才学的实干家们为盛世局面提供了政治后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