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统一:下一个乱世的开始

40.统一:下一个乱世的开始

00:00
12:37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家好,我是段文强。今天,我们接着讲三国。

上一讲我们说到,东吴政权在夷陵之战后,就陷入到了不断的内乱中,先是孙权打压淮泗集团,然后又有孙和、孙霸争夺太子事件,江东豪强也在此事中被严重打压。孙权死后,诸葛恪、孙峻、孙綝相继成为权臣,孙綝甚至又上演了一边废立事件,把孙亮废掉,改立孙休为帝。最后,孙休又把孙綝除掉,东吴的证据才算淡定了下来。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259年了,四年之后,蜀汉政权就灭亡了,接下来就该轮到东吴了。

其实,司马昭在出兵蜀汉之前,就有灭吴的打算。前面我们说过,司马昭本来已经开启升公称王,然后进一步代魏称帝的进程了。没想到,高贵乡公曹髦不甘于当傀儡和亡国之君,居然带领几百卫士和女仆发动正面,要兵攻司马昭。结果,曹髦在乱军中被杀死,司马昭背负了一个“弑君”的罪名。这就让司马昭的代魏进程受阻,甚至称公称王的事宜也得暂停。而为了走出这个政治困境,司马昭只能先想方设法再建功勋才可以。因为,作为权臣,你当然可以不考虑政治影响,但如果你要代魏称帝,就必须建立足够的政治资本。于是,司马昭就要对蜀汉、东吴两国用兵了。

司马昭原本的计划是“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灭了东吴,统一天下。为什么先灭巴蜀呢?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蜀汉政权实力最弱;第二,江东有长江天堑,比巴蜀的群山峻岭更难对付;第三,占据巴蜀之后,对江东有地势有实,也就是所谓的“顺江东下”。除了军事方面的原因之外,司马昭还有政治计划,先灭蜀汉然后称公称王,等进一步灭了东吴后,再代魏称帝。这个计划进行得很顺利,蜀汉很快就灭亡了,紧接着司马昭就接连升晋公、晋王了。接下来,就应该按照原先的计划对东吴用兵,等灭了东吴之后,就代魏称帝。

结果,灭蜀称王之后,司马昭突然去世了,其子司马炎继位。未免夜长梦多,司马炎很快就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成了开国之君。前面说过,司马昭灭蜀伐吴的计划,是为了辅政政治的。既然现在,称王称帝的政治进程已经完成了,那伐吴的事宜,自然也就停滞了,或者说不着急了。而这一时期,东吴政权和晋的关系也较好,所以伐吴事宜就暂时搁置了。一直到公元269年,司马炎才开始做伐吴的准备。

晋伐吴有一个难题,就是水军。在总体实力方面,东吴虽然比较弱,但也有二十多万军队。同时,在水军方面,东吴有主力战船五千多艘,远比晋朝水军强大。东晋想要灭吴,必须建立强大的水军。于是,司马炎就让王濬前往益州训练水军,用了近十年时间才做好相应的军事准备。除了益州王濬之外,司马炎还准备了几路大军,荆州羊祜、青州卫瓘、徐州司马伷等等。

公元27911月,晋朝真实开启伐吴战役,二十万大军分六路进攻江东。镇军将军司马伷从江苏北部向南出兵,进攻江淮地区;2.安东将军王浑从淮南出兵,进攻长江下游地区;3.建威将军王戎从河南出兵,进攻荆州北部。平南将军胡奋也从荆州北部步兵,进攻荆州东部夏口。5.镇南大将军杜预从襄阳出发,进攻江陵。6.龙骧将军王濬,则率领七万大军,顺江东下,攻击长江沿线。

六路大军,虽然听上去很多,但其中是以王濬为主力,所以在数量上,这一对最多,其他五路基本都是策,目的是让东吴军队无法集中和王濬决战。面对这种局势,如果选择防守的话,就会疲于应付,让战局越来越不利,唯一的办法是,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集中兵力将晋军各个击破。明朝末年,明朝出动11万大军,分别从北、西、南和西南四面围攻努尔哈赤的6万大军。而努尔哈赤,就是利用内线优势。所谓内线优势,说起来很复杂,但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围攻者是外线作战,被围攻者是内线作战。而内线的优势就在于,战线短,好配合。努尔哈赤,就是利用这个优势,在明军完成合围前,借用时间差,将明朝几路大军各个击破。这个时候,东吴的形势也是如此,如果让晋朝六路大军完成合围,那东吴就彻底失败了。所以,一定要乘着合围没完成前,各个击破才行。

于是,东吴丞相张悌率3万军队,渡江迎战,要阻止晋军渡江。结果和王浑军队遭遇,被打得大败。琅邪王司马伷所率的一路大军,自正月出兵以来,迅速进至涂中后,令琅邪相刘弘率兵进抵长江,与建业隔江相峙,以牵制吴军;同时派长史王恒率诸军渡过长江,直攻建业。王恒军进展顺利,击破吴沿江守军,歼灭吴军五六万人。王濬军在长江上中游获胜之后,便挥军顺流而下,三月十四日到达牛渚。当进至距建业西南五十里时,吴主孙皓才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一万前往迎击;但吴军此时已成惊弓之鸟,张象的部队一望见晋军的旌旗便不战而降。王濬的兵甲布满长江,旌旗映亮天空,声势十分盛大,继续向前推进。 

原先吴主派往交趾征讨郭马的将军陶濬,行至武昌时,听到晋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便停止去交趾,返回了建业,此时,吴主孙皓便授其符节,命其率军二万,迎击晋军。结果,二万军队出兵前夜便逃散一空。 

此时,王浑、王濬和司马伷等各路大军已逼近吴国京师建业长江的北岸,吴国司徒何值、建威将军孙宴等交出印信符节,前往王浑军前投降。吴主孙皓见自己内部已分崩离析,便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分别派遣使者送信给王浑、王濬、司马伷,请求降服,企图挑唆三人互相争功,引起晋军内部分裂。

使者先把印玺送给司马伷。王濬此时正挥军直进,三月十五日行至三山(今江苏南京西南)时,王浑派使者命其暂停进军,王濬不理,借口风太大,无法停船为由,扯起风帆直冲建业。当日,王濬统率水陆八万之众,方舟百里,进入建业。吴主孙皓反绑双手、拉着棺木,前往王濬军门投降。至此,晋军连克东吴四州、四十三郡,降服吴军二十三万,东吴政权宣告灭亡,三国长期分裂的局面也随之结束。 

不过,晋朝虽然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东汉末年以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比如社会分裂、集团纷争等等问题依旧没能解决。不仅如此,晋朝还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例如宗亲做大,士族掌控政局等等。因此,晋朝265年建立,280年统一中国。可仅仅36年后,西晋就宣告灭亡,天下陷入了更纷乱的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的大分裂。

当然了,除了前面所说的大逻辑方面的问题,西晋如何灭亡,纷乱又如何恢复,这些话题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