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退避三舍,有时可以海阔天空,避免冲突

07.退避三舍,有时可以海阔天空,避免冲突

00:00
03:27

解释:

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回避,避免冲突。


典故:

春秋时候,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说:“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此处以卡牌上最终时间为准】,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知识点:

1.重耳: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2.楚成王: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出生地为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楚文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26年,楚成王遭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迫自杀,谥号成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立德读书

    舍念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