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大收官

《周邦彦》大收官

00:00
27:27

婉约派乃是我国古代重要诗词派系之一,其风格秀丽,文笔精良,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意,赢来了不少人的模仿与喜爱。婉约派最著名的两位文人便是柳永、李清照,然而集大成者却另有其人,那就是周邦彦。

陈匪石在《宋词举》中评价道:“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把周邦彦抬高到古代词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

周邦彦出生于公元1057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周邦彦儿时有些调皮,不听管教,令家长老师都无可奈何。不过周邦彦却很喜欢读书,阅读了许多经典著作,这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公元1078年时,周邦彦来到了汴京,当时此处是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许多知名大师在此居住,周邦彦也因此学习到了更多知识以及诗词的创作技巧。



六年后,公元1084年,周邦彦写出了一篇堪称奇作的《汴都赋》,该作品乃是模仿汉赋而成,但却充满了新意,用对话的形式描写汴州的美景,歌颂了皇帝的伟大,也赞许了王安石变法。而这个赞许在当时得到了宋神宗的好感。

宋神宗在阅读了《汴都赋》后颇为惊奇,便欣然召来周邦彦,与其在政事堂交谈,并让李清臣朗诵该文章。李清臣跟欧阳修苏轼算是一个时期的人物,他也是一代文学巨匠,虽没有什么作品留世,但史书却记载其“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

可就是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官,却依旧难以读懂《汴都赋》,因为其中有许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基本上都不认识。李清臣估摸一番,觉得既然自己都不认识,那皇帝必然也不认识,于是他在朗读的时候,耍了一点小聪明,把不认识的字都只读偏旁,或者是瞎读一气,最后果然蒙混过关。


那时的李清臣已经年过半百,而周邦彦却尚未三十,两者之间的差距,从一篇文章中便可见一斑。但这并不代表李清臣文学修养差,毕竟他也是被欧阳修夸赞过的大师,只能说明周邦彦的文学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之后,周邦彦也凭借着《汴都赋》名闻天下,成为文坛的一颗新星,受到无数青年学子追捧。宋神宗也对其万分喜爱,嘉奖其为太学正。

然而,也正是《汴都赋》令周邦彦日后仕途颇为坎坷,毕竟王安石的变法派只是昙花一现。也因为《汴都赋》,周邦彦被归为王安石一派,在王安石失势后受到多番打击。

在此期间,周邦彦还写了一首名为《苏幕遮·燎沉香》的词,“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全文先是写荷花,之后由荷花引申,阐述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过那时的周邦彦却难以回家,因为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若是冒然离去,定会影响仕途发展。与此同时,周邦彦也在词中隐隐透露出了自己的骄傲,毕竟能一篇文章动京城,绝非凡人所能及之事。



后来随着宋神宗的驾鹤西去,周邦彦也被排挤出京城,去地方任职。这对周邦彦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也有好处,那便是他了解了更多风土人情,丰富了见识。常言创作来自于生活,周邦彦便用这段生活,创作出了如《绕佛阁·暗尘四敛》这样表达怀才不遇,愤恨不平的佳作。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

一个“萧索倦客”的形象跃然纸上,穿越时光的孤独感,至今打动人心,在词中,周邦彦无比怀念汴京。



之后,宋哲宗登基,念及周邦彦文采出众,便将其重新调回汴京。之后,周邦彦的仕途在近二十年内都是顺风顺水,在宋徽宗时期更是担任了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主管音乐机构。这才令周邦彦有着更多精力去创作,他精通音乐,擅长填词,创作出了《六丑》这样的新词牌,还开了格律词派的先河。

后来,蔡京把控朝廷,周邦彦很不满蔡京的为人,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激怒了蔡京,再次被贬走。由于水土不服,周邦彦没过几年便撒手人寰。

周邦彦没有看到靖康之耻的发生,所以他的作品中也没有南宋文人独特的思念故国之情。

不由让人感慨,这样一个宋词大家,一生却是宦海沉浮。


宋词十大高手排来排去,不过就是在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欧阳修、秦观、晏几道、晏殊、姜夔10人中排名次而已。虽然历朝历代排法不大相同,但最令人气愤的一点却都是周邦彦的被冷落。


在各种排名中,周邦彦的名次从未跌出过前5,这是世人对其实力的认可。对于这个长相俊俏、个性疏散的词人,王国维先生给的评价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被誉为“词中老杜”的周邦彦,写词格律谨严,语言清丽,在当时他的词就是婉约词的正宗,在北宋他的影响力不亚于柳永。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周邦彦的一首别具一格之作,名为《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作为词中老杜,宋词绝顶高手,这首词却一看就犯了写词的大忌,转承突兀不自然。初读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不应该是出自周邦彦之手,但细细品读才发现这是一首颇有意思的绝美之作,寥寥几句就写出了宋词中最“馋”少女。

《诉衷情》

北宋.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这是一首少女伤春之作,这是一个被写了太多次的题材,伤春的少女无非就是“倚栏远眺”、“含羞看花”、“拨弄灯花”等意象,但是在周邦彦这首词中却写了一个浅尝青杏的吃货少女。她是那么可爱,那么动人,令人眼前一亮。

词的上片又白描的手法,写女子尝杏的过程。“出林杏子落金盘”刚从林中摘出的杏子,被人用精美的盘子端到面前。既是青杏,自然是酸的,这一点少女自然也知道,“齿软怕尝酸”是她的提前预判。可是她还是忍不住要尝上一尝,“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是尝后的结果。她吃了一半,实在酸得受不了,可那半颗青杏上还是留下了小小的唇印。


在这上片中,词人用了三种颜色来叙事,金盘盛青杏,青紫对丹唇,颜色的对比让全词生动、有趣。而少女被酸后的可爱表情,就全交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一个活泼可爱,而又充满着好奇心的吃货少女跃然纸上。

词的下片少女抬头远望南边的路上,那儿落花点点,春雨斑斑,正是一片暮春之景。从少女尝杏,到暮春之景,中间无一字衔接,导致上下两片看上去全无关系,这是这首词犯的最大忌讳。为此,此词一出没少受到争议,但这却是全词最妙之处,因为上下片的衔接全在最后一句“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中。


因杏儿的酸,少女必然会皱眉;而此前的春景,也令她伤怀不已,眉头紧锁。两种锁眉原因完全不同,后者被前者所掩盖,对外人来说,她不过是因杏酸而皱眉,又有谁能懂这其中的少女心思。这才是词人的真意。

真正的好词,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明线的转折,暗线的贯穿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这首词就是一个典型。所谓不着一字,浑然天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
  ———陈郁《藏一话腴》
  美成词如十三女子,玉艳珠鲜,政未可以其软媚而少之也。
  ———彭孙《金粟词话》
  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浙江省,曾经是宋词赖以繁荣的重要人才基地。宋代词人有籍贯可考者约730多人,其中浙江籍的竟有200人之多。周邦彦,就是这个庞大的浙江作家群中高标独秀的人物。
  周邦彦(公元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一个诗礼簪缨之家。自幼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加之聪明勤奋,“博涉百家之书”,很快成长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不过对于奠定他在词坛的重要地位具有特殊作用的,还是他那从小培养起来的音乐专长。他妙解音律,善自度曲,是北宋文人中继柳永之后最杰出的音乐家。“博文多能”的主观条件,使他具备了争雄于文坛的深厚潜力。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言典丽精雅,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经遗佚。 
  周邦彦词雅俗共赏,在当时颇有影响,“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皆知其词为可爱”(陈郁《藏一话腴》),他能广泛地吸取温庭筠的浓艳,韦庄的清丽,冯延巳的缠绵,李后主的深婉,晏殊的蕴藉,欧阳修的秀逸,特别是柳永的绵密和冶艳,最终形成了“富艳精工”(《艺概·词曲概》)的一家之风,堪称婉约词之集大成者。他不但善于继承,而且善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他更注重人工的布置与思力的安排上,因而他的词较之上述那些人显得更为凝重厚实,书卷气更浓。
  周邦彦善于铺叙而结构深曲,经常用逆笔、侧笔、甚或以心理时空为线索来结构篇章,使词更加曲折变化。用笔极尽人力,刻意描摹,使言情体物更穷极工巧。在抒情时注重凝炼含蓄,从而产生一种顿挫沉郁的厚味。同时,追求句法的奇警,讲究征辞引类,字有来历,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诗意,语言显得更高华精美。如《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全词八句全用对偶,且多处点化《幽明录》典故及钱起、温庭筠、参寥等人的诗意,又能“别饶姿态,不病其板”(《白雨斋词话》),深得含蓄典雅之美。
  他后期的词更加圆熟老成,大都写得典丽缜密、浑厚和雅,风格沉郁顿挫,章法回环曲折,是词史上的典范作品。如《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摧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芩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该词写身在异地送客,一曲折;闲寻旧迹,感慨离别时,又逢送别,又一曲折;“愁”字以下代离人设想,再一曲折;“渐”字下又回写孤帆远去后送者的心情,又一曲折;“念”字下追忆彼此间昔日的欢乐,再一曲折。时空交错,主客变换,层层曲折,语语吞吐,但又十分注重遣词用语的上下勾连及回环照应,注重锤炼修饰语及领字,深得人工安排的特点。
  除了个人创作外,他还校订古音、审定古调,总结一代词乐,实现了词律的严整与规范化;并创制新声,使词调更趋丰富繁复。这些对词乐和词律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了词坛的权威。他不但“创调之才多”,而且“创意之才”也高出侪辈,在词的文学技巧和意境上,他集《花间》以来婉约词之大成,并有不少创新。
   周邦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于诗文无所不工,但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为时代风气和个人气质所囿,题材内容多数未出《花间》以来男女私情和羁旅行役的老范围,局限性是明显的。但它们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思想特质,更有技巧和格律方面的独特创造。联系整个词史来看,此人远绍“花间”,近承柳秦,下启南宋婉约诸家的关键地位是确定无疑的。清真词由于善于描写如王国维所说的“常人之境界”,因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元代初期还有妓女能唱他的词。以后直至近代,清真词的影响持久不衰。周邦彦以自己的惊人才华和辛酸经历铸成的这些艺术珍品,将因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不会泯灭。


少年游·并刀如水

作者:周邦彦 (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公众号:秋语荷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释庸阁主

    周邦彦终于完成了,老周家都厉害

    秋语荷塘 回复 @释庸阁主: 是啊,没办法

  • 清风_pqc

    读行还是邢音

    秋语荷塘 回复 @清风_pqc:

  • 再生缘_xy

    👠🐱🍊🐵🐯

  • 鑲诗词伴

    《四时读书乐》木落水尽千崖枯, 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 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听到老师详细、风趣地朗诵与讲解是我们莫大的恩惠了。谢谢!老师了!

    秋语荷塘 回复 @鑲诗词伴: 谢谢好朋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