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中东与中国

008-中东与中国

00:00
12:49

之前呢我们几乎都在讲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一些艺术发展情况,我们今天要讲一讲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然后在讲一讲咱们中国,这些地区的艺术情况,时间范围呢,大致是公元2世纪至13世纪。

中东地区我们知道主要是信仰这个伊斯兰教,包括一些北非地区,亚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当然了,还有这个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地区也都信仰这个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呢比较的严厉,他们不准表现人物形象,不准制作人像的图案,制像这个事情在伊斯兰教是犯大忌的,所以呢,艺术家寻思着该搞点啥好呢,这个时候呢,要归功于默罕默德这个人,在他的推动之下,艺术家的创作开始脱离现实世界,后来呢,他们搞出了各种图案各种花边各种装饰,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这个阿拉伯式图案。

比如说咱们新疆的那个地毯,或者去过迪拜的朋友应该能看到他们那个装饰的很复杂很眼花缭乱的那种宫殿,那些千变万化的图案,我相信应该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哇。

再后来,伊斯兰教中呢也分离出了一些宗教的派别,这些派别呢,没有之前那么的严格了,他们规定,只要跟宗教无关,那么是允许画人物画或者一些插画。

我们再来讲讲中国,由于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青铜器的铸造,于是我们可以从很多青铜器上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情况。青铜器由于比较不太容易完完全全的损毁,再加上铸造技术出现的较早,所以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是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绘画和雕塑就没这么幸运了,甚至有所记载都比较的晚。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墓穴墙壁上留下的画面,严格说其实应该叫浅浮雕才对,因为也是雕刻凿出来的。这种浮雕跟埃及墓室那些很像,但是风格完全不同,埃及人雕刻的各种形象都是有棱有角,比较硬朗,或者说比较生硬,但是咱们中国的墓穴的形象都是流线型的,很圆滑,很飘逸,不管是人物也好,动物马车也好都运用了大量的曲线去表现。总得来说,古代中国人的审美已经是很有天马行空的那种味道了。

再比如有一副较早时期的绢本国画,名叫:责妻,责怪的责,画面讲的是一个丈夫在责怪自己的妻子,目前现存的这幅呢可能是后世临摹的,原作呢应该是东晋顾恺之所作。从这幅画,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那个时期画家已经掌握了绘制复杂运动感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的衣服丝带等都有飘起来,好像有一种风吹动的感觉,同时整个画面大量的运用了起伏的线条。按照道理这个责怪妻子这么个事儿应该是让人不太舒服的,但是由于中国艺术独有的表现形式,画面依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艺术的高贵和优雅。

宗教对中国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尤其是这个佛教。前面提到过的曲线表现形式在各种佛像身上依旧可以看到,但是曲线并没有歪曲真实的形象,而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这种表现形式在之前讲过的古老原始艺术中也是出现过的。

佛教对待艺术的态度非常的友好,因为它非常尊重艺术家的成果,这一点在古希腊也好,古罗马也好,甚至后来的文艺复兴也好,都没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名族是头一个不认为画画是卑微和下贱的,恰恰相反,我们中国人认为艺术家就跟这个诗人一样是同等级别的,是高尚的。因为佛教告诉了我们对待任何事物进行参悟的重要性。

什么是参悟呢?我们来讲一讲参悟是怎么一回事儿,尽可能的讲的直白一些,大致是这么一回事,就是你心里认定某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想法等,然后呢你反复朝着这个方面去思考,去观察,去推敲,去理解,有点像今天这个瑜伽里面的冥想,比如参悟的这些人在思考大自然的水,慢慢的,他们就悟到了水是清澈的,是凉爽的,是柔软的,是可以带来生命的,是可以水滴石穿的。再比如参悟的人们在思考大自然的山,慢慢的,他们就悟到了山是雄伟的,高大的,磅礴的,等等。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学习都是灌输式的,这样的方式学起来似乎挺快的,但是古人们参悟这些知识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

我们中国古代啊是非常注重这种精神训练的,但是西方人却不同,他们可能注重身体的训练,比如体育运动啊等等。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他们会先学习大师的作品,进行大量的临摹,体会大师们的用意和精神内涵,完了这些之后,然后再会出门云游四方,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会那些山水的意境。

可能很多人觉得艺术可以用来装饰,让人们欣赏作品,但是中国古人的艺术作品并不用于此,他们更多的是将艺术的修行去帮助自己实现参悟的过程,是给自己的思考提供一个入口,或者说一种介质。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的画作都是卷起来放置的,不像西方油画艺术那样,直接是挂墙上的,中国的古人只有到恰当时机氛围的时候,他们才会拿出这些画卷,加以欣赏,或者某些东西可以说是拿在手中把玩,比方说这个玉器。在宋朝的时候,南宋,我们知道有这个南宋四大家,那时候可以说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顶峰,大家不妨可以去领略一下他们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意图,可能我们今天的人很难去体会当时艺术家的那份心情,毕竟我们是浮躁的现代人,我们缺少耐心,我们也缺少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