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非典记忆(下)

柴静:非典记忆(下)

00:00
18:14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静播频道,收听更多内容。

原文:

朱继红带我去看留观室改成的SARS病房,我只看到几间普通的病房,迟疑地问他:“你们的清洁区、污染区呢?”他指了指地上:“只能在这儿画一根线。”我不能相信,问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朱继红沉默了一会儿,慢慢举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这儿。”  


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  


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  


我原以为天井关闭之后他们就安全了,但是急诊科的门诊未获停诊批准,只能继续开着,病人还在陆续地来,没有条件接诊和隔离的医院还在继续开放,发烧门诊看了八千三百六十三个病人,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们来拍摄时,病人才开始转运到有隔离条件的医院。当时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输。  


他带着我去看,所有的椅子还在,输液瓶挂在树杈上,或者开车过来,挂在车的后视镜上,椅子不够了还有小板凳。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回家又把妻子儿子感染了,想尽办法要住院,只能找到一个床位,夫妇俩让儿子住了进去 。两口子发烧得浑身透湿,站不住,只能颤抖着坐在小板凳上输液。再后来连板凳都坐不住了。孩子痊愈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  


一张张椅子依然摆在那里,原样,从四月到五月底,谁也没动过,蓝色的油漆在太阳底下已晒得褪色,快变成了绿的,面对大门口敞开放着,像一群哑口无言的人。  


墙那边一街之隔,就是卫生部。  


五月二十七日,急诊科的护士王晶去世。  


丈夫给我念妻子的手机短信。  


第一条是:“窗前的花儿开了,我会好起来的。”  


他不能探视妻子,只能每天站在地坛医院门口,进不去,就在世界上离她最近的地方守着。  


她写:“回去,你不能倒下,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再下来,她开始知道自己不好了,在短信里交代着存折的密码。  


最后一条,她要他系上红腰带:“本命年,你要平安。”  


他一边恸哭一边念,我的眼泪也满脸地流。小鹏瞪我一眼,做记者哪能这样呢?可是我没办法。  


他没有告诉孩子。女儿大宝才六岁,细软的短发,黑白分明的眼睛,她的卧室门上贴了张条子:“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我问她为什么贴在门上,她不说话。我说:“你是想让妈妈一回来就看见,是吗?”她点点头。临走的时候,她坐在床上叠幸运星,说装满一整瓶子妈妈就回来了。我在黯淡的光线里站了一会儿,看着她叠,大圆口玻璃瓶里面已经装了三分之一。


她叠得很慢,叠完一个不是扔进去,而是把手放进罐子里,把这一粒小心地搁在最上层。我看着,想找句话说,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看我一眼,我心里“轰”一下:她已经知道妈妈去世了,她只是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难过。  


出来后,车开在二环上,满天乌黑的云压着城,暴雨马上就要下来。一车的人,谁也不说话。  


这是二零零三年,春夏之交。  


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这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  


我看到了一些东西,但只不过隐约地感到怪异,仅此而已,仅此而已。我觉得自己只是大系统里的一粒小螺丝,一切自会正常运转,我只是瞥到了一点点异样,但我没有接到指令,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我觉得转过头很快就会忘记。  


然后我就忘掉了。  


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最后一天,我们在协和医院门口等待检查结果,确认是否有人感染。张洁在办公室等消息。我们几个坐在车里,等了半小时,一开始还打着岔,嘻嘻哈哈,过一会儿就都不说话了。


天贺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说:“对,结果怎么样?……出来啦?……哦,真的呀?谁?……对,是有一个女孩……”  


我坐在最前面,没动,在心里说了句粗口。  


他挂了电话,戳一下我说:“喂,医生说你白血球很低,免疫不好。”  


节目都播完了。金杯车在街上漫无目的地开,谁也没有散的意思,我们打算就这么工作下去,张洁说:“你想去哪儿?”我说无所谓,去哪儿都行。  


回到酒店,收拾东西回家,小音箱里放着SkinnyPuppy的音乐,站在高楼的窗口,看着空无一人的北京。看了一会儿,我回身把耳机扣在头上,拿头巾用力一绑,把音乐开到最大。如果当时有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认为我疯了,因为那根本不算舞蹈,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的随意屈张,音乐就像是谁站在万仞之上,在风暴中厉喊。  


我闭着眼睛张着手脚,胡乱旋转,受过伤的左脚踝磕在桌腿上,疼像刀一样插进来。人在那种快意的痛苦里毛发直竖,电子乐里失真的人声像在金属上凶狠地刮刺,绳索突然全都绷断了,我睁开眼,像一只重获自由的小兽,久久地凝视着这个新的世界。  


数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还记得七二一医院吗?”  


我马马虎虎地往下看。“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大街上寻找你的眼睛。”  


我一下坐直了。“有一次我认为一个女孩是你,非常冒昧地拉住她问:‘是你吗?’对方很惊慌。直到在电视上看见你,我才知道你是谁,原来你是个有名的记者。”  


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  


非典结束了。  


这个镜头后来争议很大,还产生了新名词,讨论我是不是‘表演性主持’。钱老师说:“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后咱们再来讨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monade阿树

    柴静的《看见》看了2遍,《那颗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也曾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感谢您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读这篇文章,听了,上,中,这两天反复看您有没有更新。您的节目总有一种抚慰人心的魔力,也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就像那句“好的,好的,战斗吧!”

  • 听友221382759

    泪流满面!百感交集的眼泪止不住! 这篇文章现在重温很能感同身受!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来疫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 蔷微嫣然

    变的是不同的病毒,不变的是爱……

  • 止水的Rbbait

    听着依然劈哩叭啦的鞭炮声,望着楼下依然三三两两没戴口罩漫步遛达闲谈着的男女老少,看看这几天愈来愈紧的形势消息政府公告规定,深切感悟“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 赵赵赵一刀

    没想到悲剧又重演了,湖北医务人员感染了有一千人

  • 晚莟

    特殊的记忆,人类的伤疤!

  • 听友225697842

    泪水伴着感恩的心…

  • 凌竹呀

    八年前看完《看见》情绪低落了好几天,心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段时间新疆生病了,今天我们小区封了,心里很难过,但愿疫情早日结束,但愿大家安好……

    醒_M3 回复 @凌竹呀: 加油,会好哒!

  • 7Sunflower

    感谢静波的分享,念的很感人

  • 1358039ultf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