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院故事 开篇

01 小院故事 开篇

00:00
04:37

小院坐落在小城的一个小旮旯里。
小城其实不小,说它小是拿它与几十年前的中国其他大城市相比得到的结论。每当谈到小城时,老师就会告诉学生们,这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省会城市。其实后来经过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所谓小城也就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
我就生活在这个小城里。很小的时候我就随同母亲一起从城郊搬到小城的市中心居住,为的是母亲工作和我上学都比较方便。
在那小城的小街小巷里,我们母女相依为命,住在一个小到极点的小楼里,小楼则坐落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院里。
这种小院在如今是绝对看不到了,一来因为它现在已经被拆掉,当年的旧址旁矗立着一座豪华气派的现代化大楼,它被拆得仅剩下十分渺小的一堵墙,肮脏而委顿地缩在一个小旮旯里,并且被一幅巨大的广告牌挡住所有人的视线;二来因为它所占的面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只够一个三口之家住的,但是当时小院里却住了七户人家,和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拥挤程度不相上下。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张大民他们的院子还是正规的四合院,只不过加盖了一些违章建筑后才挤成那样。而我们的小院则是由一家人的房子开始起步的。
七家人是怎么住的呢?这得从小院的构造说起:小院从一开始就只是为一家人居住而设计的,又因为是在巷底,故房东只需在自己住家前面的空地上(以不影响左邻右舍行走为前提)加一堵墙,再在墙上加一扇门就成了自己的小院了。刚好左邻右舍都是大户高墙,于是这个小院就以寄生的方式诞生在巷底。但是只有一个小院是远远不够的,一家人独门独户固然好,可是没有收入何以为生?祖上留下这点房产只够蜗居,却无法解决吃饭的问题,于是就在院子里打主意。
进得门来先靠着两边的高墙盖“偏厦”,这是我们当地的土语,词典上都查不到的。意即依附在别人墙上,自己只管三面隔离的小矮房。偏厦依附在别人家的墙上,我不知道那两堵墙的主人与房东是否曾经发生过有关“滴水”的争议,照理来说应该是行不通的,但是房东却成功地将偏厦进行到底了。由于对别人有很大的依赖性,故偏厦盖成之后的样子、规模一般都显得谦虚谨慎,小心翼翼。所以偏厦这个词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当地用于“二奶”的指代名词,实在是比拟恰当。
房东将墙稍高的东面盖成带暗阁楼的偏厦,墙稍矮的西面盖成小平房。
两边按照墙的长短尺寸进行分隔,东西各分成两间,这就有了四家人的格局;房东家的正房是两层楼的老式居民楼(虽说是楼,但平面也不过十来个平方的面积),楼上自己住,楼下对外出租,加起来就是六家人;再将房东家原来的大门内到自己屋门之间的过道利用起来,就具备了住七家人的物质条件。
七间房子住七户人,但它隔三岔五地换住户,于是小院就随着时代的变迁演绎了许多故事。平凡的小院住平凡的人,故事当然也很平凡,但这些平凡的故事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虽饱经沧海至今仍历历在目。如果您不嫌絮叨的话,我想将这份平凡以文字的方式保留下来,以免我的后人随着小院的消失而最终将其遗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