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00:00
03:34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物理学家的选择体现出的“审时度势”、“跨界”思维,打开一片新天地,是人在面临一片漆黑、不见天日的困境时最常见的选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确,不断地打孔也许能在不同领域里硕果累累,收获许许多多的成就感。但是,也就没有百尺竿头,没有炉火纯青,只有伤其十指,没有断其一指。
  木心有言,“那些难以跨过的坎,迂回辗转,它仍在那里,跋涉过去,却是无垠天地。”同为钻孔者,在这个大发展的时代,或者说,在任何一个时代,只有处处打孔的人远远不够,更需要能深入钻研的人,更需要能取得火种的人。  
  老子云,“天下难事,始于磨刃,天下大事,始于小隙。”“朝最厚的地方钻孔”,于个人而言,可以获得持恒钻研的能力,从而实现穿破硬板的成就;“取得火种”,对于时代而言,则是开天辟地之功,有促进时代变迁之力。
  人类历史中“火种”离不开“钻研”,而且是持之以恒的钻研。“取得火种”正是让人类远离茹毛饮血的野蛮而走向文明,“火种”成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而这火种的取得,正是燧人氏的执着如一,持之以恒,在最耐磨的地方磨砺所取得的。同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身上也具有这种“朝最厚的地方钻孔”的精神,他不曾为门生弟子填其室而满足。他执着一念,周游列国,试图复周礼,行儒道,哪怕处处撞壁,却依然坚守如一,著春秋,以文化育后世,终成其圣人之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取得火种,至今不灭。
  可今天,当这种“朝最厚的地方钻孔”而“取得火种”的精神,在当下日渐稀缺,当人们在“最薄的地方”获得了自以为可以夸耀的成绩,甚至自认为这此事成绩“举世瞩目”,标榜为“新四大发明”时。谁曾想到别人以一枚小小“芯片”就可以卡住我们的脖子,试图让我们无法呼吸。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民族,为什么会面临如此窘境?因为我们少了“朝最厚的地方钻孔”的那种精神,少了执著与持久,多了“速成”与功利。
   “发出声音并不是为了否定彼岸,而是因为此岸尚且少有问津”柴进在《看见》中写道。同样,这里也并不是全盘否定“朝最薄地方钻孔”的意义与价值,只是从时代和民族的角度,借这个故事发出一点声音: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总需要有一些“朝最厚的地方钻孔”的人,更需要这个民族、这个时代“取得火种”的人!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面对这道选择题,我们做出的选择早已藏在这句古训之中;这也是一道必答题,我们给出的答案就在那枚闪耀的火种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格子没有木子233

    这些作文有些地方都好相似,比如,,针对材料,细细沉思之类的。然后列些格言,先说好处,再说说现状,缺少这些精神再反思如何挽留,向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