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南通博物苑 |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82 南通博物苑 |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00:00
13:1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通博物苑的文物主讲人陆苒苒,今天我想跟您聊一件比较特别的文物,它拥有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的器型,但是却是在南方窑口烧造,同时又是数量罕见的秘色瓷,这就是我们南通博物苑的国家一级文物、镇苑之宝——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在“馆珍遗韵——南通博物苑精品文物厅”的中央,柔和的灯光下这件温润如玉的瓷器,便是越窑青瓷皮囊式壶,它就是烧造于晚唐时期,器型是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制水囊,通高20.4厘米,最大腹围50厘米,底径9厘米。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您可以看到图片。


这件瓷壶的造型及纹饰颇具创意。横梁下端壶体的连接处, 做成相对的龙首形, 在二龙首相对的中心部位堆塑起一个近似菱形的小平台, 其上和横梁上端都有一小巧的珠状凸起, 并在提梁和壶身多处适当的位置压印了圆珠纹,相对一侧有羽状尾饰,尾饰下面有一个小孔,这是为了方便灌注液体时排气,使出水时更为流畅。


器表的装饰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塑、堆贴、压印等手法, 特别是在提梁与壶体的连接处工匠们别出心裁做成两个相对的龙头形,与当中的珠状凸起形成传统的“二龙抢珠”的式, 使这件貌似平常的皮囊壶的艺术形象得到了升华, 再加上器身通体所施的淡青绿色釉,柔和滋润, 向人们展示着“如玉"的光泽。正如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所赞誉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总体来说,整件器物简洁而不失精巧,雍容大度却干净利落, 结构上也十分科学合理, 堪称越窑青瓷中精品。到目前为止,这种以陶瓷工艺仿制皮囊壶而产生的唐代制品仍是凤毛麟角。


说到这儿,那不得不介绍一下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和浙江著名的窑口——越窑了。


有些朋友会好奇,皮囊壶是怎么用的?又有什么特点呢?皮囊壶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用器, 主要为适应马上生活而制作, 由于其造型别致, 在唐代便已有金属、陶的仿制品出现, 当时 的工匠以其它料 模仿皮革缝制的囊壶, 能够做到造 型上酷似,而且连皮革的缝 合线、条、皮扣等都能模仿得维妙维肖, 使在保持实用性能的同时,又成为独具特色的工艺制品。这种用陶瓷仿制 常见于我 国北方游牧 民族使用的皮囊式壶, 至辽代发展为成系列的壶亦被称为马镜壶。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一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这件文物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唯有两件文物是从不出境展出的,其中一件就是这个。这个银壶的造型也是仿皮囊壶样式的。


纵观整个瓷器仿皮囊壶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起先是由中原及南方陶瓷工艺发达地区吸收引进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式,作为瓷器中的一个新的品种而出现。


《中国陶瓷史》对此类壶式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其中矮身横梁式壶作圆体矮身,平底,上有管和横曲提梁。南通博物苑所藏越窑青瓷皮囊壶基本属于这种类型。这与陕西西安唐墓出上白釉皮囊壶比较近似,可知此种器式渊源较早。


泱泱华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王朝以其博大的胸襟融合了中外多民族的灿烂文化。作为唐代瓷器“南青北白”格局中青瓷的代表,位于江南地区钱塘江流域的越窑烧制出完全是北方风格青瓷皮囊壶,充分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再看这浑圆饱满、雍容大度的越窑青瓷皮囊壶,正是大唐王朝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完美融合。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隋、初唐时期,越窑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首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


为什么越窑在唐朝的时候工艺最为精湛呢?因为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到了晚唐五代时,越窑青瓷被称为“秘色瓷”。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秘色”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在1987年,终于解开了这个谜。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


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我们现在再回到这件皮囊式壶上,作为目前越窑青瓷中唯一的皮囊式壶孤品,这件文物从出土之时就受到人们的珍视,历经国内古陶瓷专家的鉴赏,获得极高的评价,在 199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对馆藏一级品的鉴定中,被正式定为一级品中的“国宝”,列为江苏省二十四件国宝之一。


那么这件珍宝是如何发现并入藏南通博物苑的呢?原来,在1973年“备战备荒”的背景下,当时在南通电影院前人防工地的施工现场,被施工的民兵挖了出来,出土点距离地表2至3米深,除少量零星瓷片外未有其它伴出物,所幸的是壶体竟丝毫无损。文物的生命力也就是如此奇妙,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位民兵挖轻一些,那么这件文物将封尘更久,而他如果用力太重那么文物就会被毁坏。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的出土地点,据地方志记载,在元代曾为万户府,明、清两代为守御千户所、参将府、总镇府等。在这里有必要和各位介绍一下南通。南通,古称静海、通州,一度又名崇川、崇州,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南通西北部地区就有人类氏族部落生息和繁衍。他们制造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驯养动物,过着渔猎农耕生活。1973年在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是江淮东部最重要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北朝时期,今南通市区一带逐渐在长江口涨沙成洲,世称壶豆洲,又称胡逗洲,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到了唐代末年,胡逗洲与江北陆地涨接,唐政权在这里设盐亭场、狼山镇。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宗攻克南唐静海,改静海都镇置制院为静海军。同年改为通州。


建城于五代的南通当时尚不繁华,亦非重镇, 这里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民风淳厚朴实,有“崇川福地”之称。这件珍贵的瓷器在何时通过什么渠道流落到南通,已难以考证。由于出土时并没有更多信息,所以这件器物的主人还不得而知,只能断定它不会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用器。


好了,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我就为你介绍到这里,在南通博物苑中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欢迎你走进这座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公共博物馆,来听听文物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我是南通博物苑的文物主讲人陆苒苒,我在南通博物苑等你,感谢你的收听。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自由自在的米虫

    “这件文物出土于西安市南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窖(jiào) 藏,不是窑藏。

  • 默默的羽毛

    五代 周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