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第24讲 宝钗入贾府 秦氏侍宝玉

第五回:第24讲 宝钗入贾府 秦氏侍宝玉

00:00
20:54

周汝昌先生对前边的第四回评价不高,说整个第四回:”因其内容之鄙俗,故亦无高雅之笔墨可求,但叙事之际终觉不免有过于琐碎累赘之处。但我个人感觉,整个第四回首先是整部大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引出四大家族联络有亲,第四回可谓匠心独运,首先让贾雨村有了着落,也让英莲有所安顿,这一回处处都是一笔两用,一笔多用,世态人情被刻画到如此地步,确实让人惊叹。门子之小人做派与声口,贾雨村之忘恩负义、徇情枉法、老于世故,精于表演的种种丑态,也让我们洞如观火;此回还承担着安顿宝钗一家的任务,同时更带出薛家进京入贾府。而从内容上,四大家族间的纵横联系通过这一回可见一斑,从薛蟠“呆霸王”的恶劣行径进一步带出贾府子弟,其“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势越发明朗。更重要的是,而薛宝钗的出现,又会带来哪些故事,更让我们期待。


却说薛家母子在荣府中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shēn shāng。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十滴水_00

    真事隐,贾宝玉,两位都是在大白天睡觉做梦,俗称白日梦

  • 二帆努力

    宝钗来了,红楼梦中一个很大的矛盾冲突也就来了。我是偏爱黛玉的,但现实中我们更需要向宝钗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宝黛二人对此很是不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为人处世之道有时要比才华知识更重要。王熙凤说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大家说宝钗心机深,不错,但大家又偏偏都爱与宝钗相处,这就是大智慧。我们需要学习宝钗的处事之道,但我们不能像宝钗一样太过心冷,我还是希望在精神世界中像黛玉一样,单纯,脱俗。

    日月清晖 回复 @二帆努力: 很棒的看法!

  • Adair的zyb

    本讲所感: 1.“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八个字太妙了!贯穿宝黛一生,也正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啊! 2.宝钗的介入,就算搁到现在也是人人喜爱的,就是属于那种乐观开朗,不计小节之人,人际交往非常的好,人缘好。 3.在秦可卿侍宝玉这段,字里行间,读起来,让人眼前一亮,曹先生所写透漏出宝玉一种青春期的懵懂,而可卿屋中所摆放之物,以及可卿的行动,也给宝玉带来一种别样的情感。 4.期待后来的梦境。 ——Zyb

  • 北关詹姆斯

    常闻老师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今日方知原来出自《红楼梦》的第五回。这句话初听时令人若有所思,一遍遍读过去又不禁拍案叫绝。在我看来,曹雪芹先生此言不假,为人处世的的确确是一门大学问。都说社会、生活是一部大书,怎么样去读值得我们思考。像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像薛宝钗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亦或是王熙凤精明能干、八面玲珑都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这些人物的性格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她们展现出来的光环依然亮眼。一千个读者眼中也有一千部《红楼梦》,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学会成长的一条捷径。

  • 听友209167242

    我觉得:这一讲将宝钗黛三人关系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而且有较多伏笔。1.第二段前面“日则同行同座,夜则同息同止,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略无参商”的解释是彼此感情融洽,没有一点隔阂。而后面“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我觉得这句话看似有道理,但也暗含着因为宝钗的到来,让宝玉黛玉之间的矛盾出现,这也为后面情节埋下伏笔。2.第二段中“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我觉得这“人多”二字中也暗含宝玉内心也有这样想法的意思,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后面的“求全之毁” 我觉得若宝钗没有出现,宝玉应该认为黛玉是府中女子中最好的,现在出现一个性格比黛玉好的,宝玉心里肯定会产生一些别的想法“求全”,所以这也在为后面情节埋下伏笔。

  • 请回答我名井南

    宝钗终于进了贾府,黛玉也因为众人将她与宝钗的对比和对宝钗的偏爱而心情不佳,而敏感的她也因宝玉的话产生误会而悲伤落泪。这段三角关系中我更喜宝黛的亲近和灵魂上的契合,而三世情缘更是为宝黛爱情添上了一份浪漫和玄妙,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薛宝钗确实称得上一个完美女子,善解人意、手段高超、能力出众,美貌和气质也是出众,这样的女子如果放在今天必然是受到千万人追捧的。我们应该学习学习薛宝钗为人处世之道和非凡的处理能力。

  • 全额剑豪

    贾母疼爱黛玉,宝黛亲密无间,童年就是如此天真烂漫,守着自己小小的一片天空。宝钗一来,就把黛玉比下去了。黛玉自然会有些不开心。宝玉宝钗都没发现,其实也正常,毕竟是小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还逊色不少。太过亲密,常有料不到的矛盾。我想不用我说你就知道,我想你待我比他人更好,也许是黛玉的心思吧。

  • 庄思玄214

    宝钗黛玉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生性孤傲多疑,一个善于交际。 书中这般记载: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 由此可见,同为金陵十二钗之首,但薛宝钗却比林黛玉更懂人情世故,林黛玉是身负才华,锋芒毕露;薛宝钗则是藏愚守拙,随分从时,加上薛宝钗出身官商之家,所以在阅历上比林黛玉更加丰富,她懂得如何处理人情关系,这是林黛玉所不及的。

  • 雪落冬已深

    前文曾有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宝钗来临之时 “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宝钗比黛玉更懂人情世故更受众人的喜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要是小孩子,我也喜欢宝钗。而黛玉清新脱俗,虽然让人倾佩,但毕竟不是为人处世之大学问,宝钗处事之道便值得揣摩与学习。

  • 听友209973325

    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且行为豁达,如果说她的相貌确实不如书中描写黛玉的那样标致清秀,可这后一点行为豁达却就是黛玉远不能及的了。“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宝黛之间出现了不合,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短短几句刻画出了二人从争执到和好的过程,但似为后文埋下伏笔。接下来为写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找了个好地方,“神仙也可以住的了”,在这甜香美妙的房间里午睡,又怎能没有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