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有味道”的视频引起大家热议:一位老人赤脚站在缸中,脚下反复踩的,正是杭州人过年必备的冬腌菜。老人说,自己从十七八岁就开始踩了,脚踩出的菜,香。一番话语,让不少网友惊掉下巴。今天,我们就从“脚踩腌菜”说起,聊聊那些“难以理解”的传统饮食。
视频里,老人踩得卖力;视频外,唤醒了一些网友的记忆,“小时候踩过”“以前过年,家里的大人也这么踩”。但更多网友表示“劝退”:“太不卫生了”“再也不想吃冬腌菜了”……镜头在一双脚和一缸菜间来回切换,记忆里的鲜香也变了味。在越来越多人注重健康、养生和饮食质量的当下,网友的“嫌弃”不无道理。
一缸冬腌菜,踩出一串尴尬。人们发现:不少地方保留的传统饮食,已成了时下年轻人眼中无法接近的“黑暗料理”:正在孵化中的鸡蛋“活珠子”、取牛肠牛胃中尚未消化的草料做成的汤,还有油炸昆虫、麻辣蝌蚪,等等。为何风靡一时?怎么吃得下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三连问背后,是这届年轻人不懂欣赏传统食物之美,还是这些食物应该退出舞台?
面对这些代代相传的“黑暗料理”,不必忙着“群起而攻之”。毕竟,每道食物的产生都混合着故土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是曾经的生活条件、认知水平和礼乐秩序共同析出的凝结物。从空间的角度衡量,不同地域养育出的物产与口味难免天差地别,松花蛋被外国人认为是“魔鬼生的蛋”,这并不妨碍它在中国餐桌上大显神通;广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云南炸三虫、柳州螺蛳粉,在一些人看来就是“怪力乱神”。这样的差异多由生活习惯、个人喜好造成,没有对错之分。美食本身就是丰富的,做到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迫他人接受,大可并行不悖、相安无事。
从时间的角度看,美食讲究“适口者珍”、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身处现代社会,文明、卫生理应成为饮食的基本底线。如果说脚踩腌菜有助于入味,那么所谓“属鸡男人踩出来的腌菜更好吃”的说法,就有迷信的成分,这样的传统不继承也罢。也有人说,被认为营养丰富的毛鸡蛋细菌颇多,不建议食用。再比如,传说中的火烤活鹅,这样残忍的菜品有悖于动物伦理,即便好吃也并不值得提倡。在讨论色香味形之前,拒绝饮食中的陋俗应该成为基本前提。
钟爱中国食物的英国作家扶霞说,她在不同的中国菜里吃出不同地方独一无二的气质,找到了过去遥远的回响。炊烟袅袅中,舌尖上回味的是一方水土的风物,承载了文化与认同。我们不必将冬腌菜“一棒子打死”。毕竟,赤脚不是冬腌菜的精华。“小雪入缸,大雪出缸”的时机,粗盐与长梗白菜的结合,“镇得住”的腌菜石头和瓦缸,恐怕才是冬腌菜的精魂所在。时下腌制时,铺上塑料布,穿上干净的套鞋踩菜,适当少放点盐,不也同样备受欢迎?是啊,食物的基调是生活,食物的制作工艺随着日常生活一同“进化”,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传承和变化的何止是饮食。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时常有人担忧包括传统饮食在内的文化遭到冲击,担心它们与生活渐行渐远,被简化、改变甚至消失。事实上,岁月不居,传统的模样本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冬腌菜的工艺和口味发生变化,但冬日饮食的仪式感没变;过年方式不断“升级”,寄托的情感与祝愿却一样。有价值的文化内核会在“创造性转化”中赓续,就算变换了形式和载体,扬起的也是更青春、更有生命力的脸庞,而另一些不适应当下生活方式与理念的,或许将留存于博物馆和书本中,慢慢消散。传统是标注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又何尝不是发展的度量衡,千百年来,这种变与不变也是传承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年关将近,又有人吟唱起老歌谣。正如莫言所说,“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如今孩子们关于传统的集体记忆,或许日后也会成为别人想要回味的曾经,但就是一代一代人在自己的守护和创造中,书写出时代生长的轨迹与温度。美食如此,生活也无非是这样。
这正是:岁月流转传承在,更新换代感情真。大家晚安。
(文|管璇悦 主播|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