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 |《美联储(下)》:“美国经济主导者

经管 |《美联储(下)》:“美国经济主导者

00:00
23:34

美国《国家》杂志:“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济政策类书籍”,带你了解“比中央情报局更机密,比总统和国会更强大的神秘机构”。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喜马讲书”主讲人齐明老师热播专辑《金融史话:华尔街的100万种投资》上线,点击收听


精华笔记 

三、二战后,美联储为何放任美元超量发行?


首先,在1935年改革之后,埃克尔斯承认财政部在经济政策中的主导地位。这种理念放任政府大肆举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政府支出大部分靠借债,而不是税收。1933年,罗斯福刚入主白宫时,美国国债只有220亿美元;1941年珍珠港被袭击后是480亿;1945年二战结束时,这个数字高达2800亿。通货膨胀如期而至,1946年达到8.5%1947年上升到14.4%。美联储缺乏独立性的弊端凸显出来。


1948年,总统杜鲁门拒绝再次任命埃克尔斯为美联储主席,但埃克尔斯还保留了联储委员的职务。他和其他委员一起跟财政部谈判,而美国政府也终于意识到通胀水平过高的危险性。1951年,财政部和美联储达成协议,规定美联储可以独立决定利率水平,财政部今后无权像二战期间那样,要求美联储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买入国债。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1951年协议代表美联储彻底获得了独立地位。


1950年到1960年,美国短期国债利率从2.3%上升到4%,通胀率却始终徘徊在1%左右。通胀水平过低意味着消费类企业的利润增长很慢。选民对这种局面很不满意,1960年,他们将锐意改革的年轻政治家肯尼迪选为总统。肯尼迪上台后,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政策,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办公立学校和医院,并提高福利待遇。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继任者约翰逊延续了他的政策。从19612月到196912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06个月,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


这一时期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是威廉·马丁。他出身于银行世家,父亲老威廉·马丁是美联储的缔造者之一。马丁比较了解西部银行业从前的困境,也支持前辈埃克尔斯的金融理念,即货币政策应该符合实体经济增长的需求。他有一句名言:美联储应该在宴会开始之前撤掉大酒杯。然而,尽管他拥有这种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强大的政治阻碍。


1965年,多数美联储委员认为应该开始加息控制通胀了。但刚把利率稍微上调了一次,马丁就被总统约翰逊传唤到度假别墅,遭到当面批评。最终,在政府的威胁和干预下,威廉·马丁还是决定保持温和货币政策。1970年尼克松当上总统,立刻把美联储主席换成他自己的经济顾问伯恩斯。伯恩斯对尼克松放松货币政策的要求基本上百依百顺,美联储就这样失去了赶在通胀失控前采取行动的机会。


当时局面发展下去只有一种可能结局,那就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垮掉。幸好美国又出现了一位救世主,那就是保罗·沃尔克。


四、保罗·沃尔克如何拯救了美国经济和美元信用?


沃尔克在哈佛大学拿到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顺理成章地进入纽约联储任职。1962年,他又进入美国财政部工作。


沃尔克在纽约联储工作的时候,美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新思潮,人们称之为货币主义。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这个理论的领军人物,他认为不应该把焦点放在控制利率上,而是应该像二战前那样,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


尽管货币主义理论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但客观上,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确实必须抛弃对外国金融市场的责任。1971815日,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当时担任财政部副部长的保罗·沃尔克用高超的谈判手段,劝说各国政府接受美元可控大幅贬值。


摆脱了国际责任之后,按照货币主义理论,美联储应该专注于国内货币供应量。但尼克松任命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并没有这样做。1972年,美国银行家们普遍认为通胀即将抬升,12家地方联储银行主动建议采取紧缩政策,以防范恶性通胀,但都被美联储拒绝了。最终,尼克松成功连任,但美国的通胀率也一发不可收拾。


1977年,民主党人卡特当上了美国总统。卡特让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希望能控制通货膨胀,但一点用都没有。到19796月,通胀率依然是两位数,而且还不断恶化。但美联储已经把基准利率提到了10%,这已经是极限,再高的话会重演大萧条时的经济崩溃。卡特找不到一个愿意继续提高利率的美联储官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顾问们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保罗·沃尔克。


沃尔克上任后,果然义无反顾地继续加息。但只加了半年,卡特就受不了了,派人传话给沃尔克,希望他暂缓加息。没想到沃尔克完全不为所动,在1980年进行了更大力度的货币紧缩。到年底总统大选投票时,美国基准利率已经上升到接近20%的历史高位。


沃尔克的加息是缺乏理论支持的,于是沃尔克不得不寻找新的经济学理论来支持他的政策,他想到了货币主义。1979年他上任后,宣布美联储以后将根据货币供应量来制定政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货币供应量达到标准,利率飙升到再高的水平,美联储也不会干预。他这种坚定的态度让资本市场为之一振。这一次,美国人明白了这位美联储主席跟他的前任们截然不同,他有能力对抗政治压力。美国的通胀预期终于开始下降。


19827月,美联储开始降低利率,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拉开了二十年稳健增长的序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开始兴起,而这些产业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称霸全球的基础。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里根和沃尔克,谁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功臣?里根虽然表面上非常乐观坚定,但里根集团内部的摇摆不定非常明显,经济顾问们经常发表自相矛盾的言论,只有沃尔克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政治往往会听从那些意志坚定的领导者。所以,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轮美国经济增长更多要归功于沃尔克。


然而,沃尔克给美国带来的经济转型也留下了很多隐患。其中之一就是金融业的过度繁荣,以至于出现了大到不能倒的现象。这次经济转型的另一个重大缺陷是彻底抛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美元的强势,这些产业大部分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这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好处,他们可以买到便宜的外国制造,但严重影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地区的就业,造成了产业空心化。





作者:威廉·格雷德

解读:刘美

解读者简介:《环球财经》编辑部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理科硕士。从事金融媒体工作十年,专注于国际财经报道。

播音:Sofa

策划编辑:李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涂玉芳

    1935年改革之后,财政部在经济政策中占主导地位 1951年,财政部和美联储(下称M)达成协议,M可独立决定利率水平 1961年2月到1969年12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 在政府的威胁和干预下,M的威廉•马丁保持温和货币政策 1970年尼克松当上总统,M失去赶在通胀失控前采取行动的机会 1979年,保罗•沃尔克上任后,宣布M将根据货币供应量来制定政策,美国的通胀预期开始下降,但也给美国带来的经济转型留下了隐患:金融业过度繁荣;彻底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严重影响就业,造成产业空心化 感想:感觉很难有十全十美的经济政策,能推行利大于弊的政策已经不错了 ​

  • CQYD

    ⑴客观的需要。任何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机构,都是因为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都是时代的产物,美联储就是为了解决周期性金融危机、强化金融监管应运而生的。⑵分权的制衡。美联储的组织结构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被利用控制。美联储采用的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的双重结构,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相互制衡中博弈中产生。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有三个工具:折扣贷款窗口、储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个工具的运行,全程体现分权原则。⑶现实的复杂。金融领域是个复杂系统,与人性的贪婪、恐惧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尤其难以揣摩和把握。所谓正确的理论,也只是阶段性符合当时的条件;有时候甚至是为已经存在的现实找的一个理由。

  • arkrsr

    沃尔克是一个富有责任感和政治智慧的人,敢作敢当,也因此树敌无数。总之是他拯救了美元体系,但又让金融业过度地繁荣,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映。这不仅是沃尔克的个人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的缺陷,因为资本的野心就是利益最大化。不仅是美国,中国也值得思考。

  • 舒心的舒欣

    货币理论,就是放弃国际责任,不再兑现承诺。这就清晰了

  • 太阳aaaaa

    未来美国经济堪忧啊

  • Lark云雀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听友200920519

    美国现在就是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未来担忧

  • 1529086xbif

    为啥美国大选,就预期通货膨胀,为啥通货紧缩了卡特就落选了,作为小白,真心求教期待大佬出现

  • 1311904palh韭菜

    主播真讲得很好!把一本工具书式的历史讲得激情四射!

  • 顾言午

    差一点就听懂了